• 我的订阅
  • 国内

充分释放工程科技人才红利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2-08 04:0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作者:林德明 杨中楷

《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08日 16版)

【科学随笔】

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一奖项的出台可谓正当其时。

我国拥有庞大的工程科技人才队伍,但如此巨大的人才规模,以及完备雄厚的工业基础并没有将我国的工程科技人才红利充分释放。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

一是现有工程科技人才层次、领域、空间的底数刻画不够清晰,层次结构不够合理,缺少发挥定海神针作用的核心领军人物。截至2023年底,我国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7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78人,且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

二是工程科技人才的空间布局不均衡,高水平城市存在明显的“虹吸效应”,区域间的人才流动仍存在体制机制障碍。以2022年以来专利发明人数量为例,广东省发明人最多,为433831人,其次是江苏省,为402965人,而西部比较发达的四川省仅有106823人,陕西省也仅有77078人。

三是人才链产业链之间存在相互脱节现象,高校在人才培养环节中占主体地位,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对产业发展的前瞻性、针对性不强,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没有发挥好引导作用,致使部分领域供需矛盾较大,特别是从事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设计的工程技术人才可持续供给不足。

工程科技人才红利的充分释放是以人才梯队的系统结构为基础的。如果将工程科技人才视为一个系统,则在系统内可以划分为青年工程科技人才、中坚科技人才和战略科技人才三个层次。在政策变量和环境变量的作用下,每一位工程科技人才作为系统中的要素,不同层次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学习、相互转换,通过微观到宏观的系统涌现,实现工程科技人才整体的系统功能。

从更高的视野来看,工程科技人才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产业系统三者间形成“双循环”结构。一方面,区域创新系统通过高校培养出青年工程科技人才输送到产业系统,青年工程科技人才在产业系统中不断学习成长为中坚科技人才和战略科技人才,进而为区域创新系统提供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区域创新系统培养出中坚科技人才和战略科技人才,引领产业系统的发展,并利用产业系统进一步培养出优秀的青年工程科技人才,服务于区域创新系统。

在笔者看来,我国应在工程科技人才梯队建设、区域布局和产业链融合三个方面进一步提高完善,以充分释放工程科技人才红利。

首先,加强工程科技人才的梯队建设。打造以战略工程科技人才、中坚工程科技人才、青年工程科技人才为主的工程科技人才梯队。在结构上,以战略工程科技人才作为“塔尖”,代表着工程科技人才队伍的最高水平;以中坚工程科技人才作为“塔身”,这是工程科技人才队伍的骨干力量;以青年科技人才作为“塔基”,构筑起工程科技人才队伍的雄厚基础,进而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工程科技人才的特点进行培养、开发、使用,形成梯度鲜明、分布合理的“金字塔”结构。

在分工上,以两院院士等战略工程科技人才为“头雁”,发挥谋篇布局、指引方向的重要作用,以卓越工程师、高层次领军人才等中坚工程科技人才为“主力军”,在重大科技任务中发挥挑大梁、带队伍的核心作用;以青年工程科技人才为“生力军”,在工程科技一线冲锋陷阵,形成层次分明、协调有序的“雁阵模式”。同时,围绕梯队建设完善工程科技人才的分类评价机制,激发各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以实现人才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其次,优化工程科技人才的区域布局。在北京、上海、深圳三个高度发展的科教资源密集型城市打造世界工程科技人才中心,推动上海实现与国际金融中心相符合的全球工程科技人才资源配置功能,将深圳建设成为面向未来产业的现代化世界工程科技人才中心,从而带动全国加快形成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分别将苏锡常宁都市圈、广佛都市圈、武汉、成渝地区、西安、沈大经济走廊打造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的区域人才中心,辐射带动周围地区的均衡发展。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空间上合理均衡布局,加强区域之间资源共享。通过政策协同、合作共赢、文化交流,共同营造开放多元的社会氛围,激发工程科技人才跨区域流通的活力。

再次,推动工程科技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坚持全局性谋划、系统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实现工程科技人才与产业规划统筹布局、与产业需求准确匹配、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围绕产业链构建人才链,以人才链赋能产业链。围绕产业链构建多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体系,明确企业在使用开发工程科技人才中的主体地位,“以才带产,以产引才,以产促才”。参照“产业链主制”,推行“人才链主制”,支持高校与科技领军型的“链主”企业合作,设立一批学科类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作为人才“链主”。依托“人才链主制”,促进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鼓励重点产业的领军企业参与人才“链主”建设,激励学术团体等社会力量参与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和开发,推动形成多元主体协同的产业人才双循环。进一步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探索工程技术人才的早期发现和培养机制,精准对接人才链与产业链。加快完善工程技术人才流动的市场机制及竞争机制,构建统一、有序的工程科技人才大市场。

(作者:林德明 杨中楷,均系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8 05: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并且人口素质稳步提升,人才红利正在逐步形成,且挖掘潜力巨大。深入挖掘人才红利,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我国人才红利拥有巨大潜力20
2023-11-15 07:14:00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牟敏 实习生美尔沃提·叶夏尼)连日来,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科技局深入科技型企业、重点实验室等,将科普“触角”延伸至生产一线,推动企业高质高效发展。今年5
2023-05-31 11:52:00
...造就一大批顶尖科学家、高水平技术工程人才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具有强大的人才集聚和培养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归根到底要依靠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当前,中国正行进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
2023-07-16 03:27:00
中国江苏网10月9日徐州讯 近年来,睢宁县官山镇坚持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为指导,把人才工作摆在优先位置,聚焦乡村振兴,着力抓好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积极为建设“生态官山”
2023-10-09 15:38:00
...出真情实意,通过“引育用留”全链条发力,共享“人才红利”。抢抓机遇精准引才。当前“人才争夺战”异常激烈,只有需求“精准”,引才才能有的放矢。各地各部门在招引人才时应结合自身发
2023-08-19 18:55:00
...设等重点工作,形成了含金量高、针对性强、受众面广的科技人才政策体系。强化科技人才 对产业创新的支撑作用2024版“兴沈英才计划”围绕沈阳市10个重点产业集群培养集聚人才,为产
2024-02-23 03:02:00
全国人大代表杨贤金:加快建立“旋转门”机制,推动校企人才流动
...力度,让企业在积极响应教育强国建设的进程中得到政策红利、技术红利及人才红利。与此同时,人社部门加快建立“旋转门”机制,改革评价方式,推动高校和行业企业间的人才流动,支持优秀的
2024-03-02 14:43:00
...济、食品产业、环保生态等重点产业。近年来,我市加强科技人才政策支持,启动“科技副总”选派工作便是其中一项创新措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转变为企业管理人才,从“潜心在实验室
2023-08-13 07:18:00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科技创新价值转化带来的“财政红利”,降低了企业研发的资金压力,有力提升了公司研发水平。费县通过探索多元转化路径,“杠杆撬动”创新成果,探索“创新红榜变财
2023-08-15 10:0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东营市东营区实验中学开展“警钟长鸣 演练先行”夜间防震避险演练活动
鲁网9月3日讯9月2日晚20时15分,东营市东营区实验中学组织全体住校生开展夜间防震应急演练,旨在提升师生夜间突发地震时的避险能力
2025-09-04 00:22:00
王焱刚:这盛世,我们共同守护!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黔南州都匀市公安局行政拘留所所长王焱刚作为全国公安系统英模代表之一
2025-09-04 00:34:00
“兵支书”黄恒礼:回归“新战场”,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受邀观礼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2025-09-04 00:34:00
贵州司法行政戒毒系统集中收看九三阅兵直播盛况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贵州司法行政戒毒系统集中收听收看直播
2025-09-04 01:05:00
刺梨赋能新茶饮!比赛还没结束,这款刺梨红茶已斩获800万元订单
9月2日,在贵州茶叶创意冲泡大赛半决赛现场,一款贵州刺梨和都匀毛尖创新制作的新茶饮“蔚醺浅啜”,斩获800万元生产订单
2025-09-04 02:39:00
近日,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2025年山东省广告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正式启动。本次竞赛为省级二类竞赛,由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09-04 03:03:00
专业专注铸就新辉煌 同心同行开启新征程——中天远大餐饮集团新学期开工培训暨动员大会隆重召开
胶东在线9月1日讯 8月27日,中天远大餐饮集团以“专业于行,专注以心,齐心致远,一路同行”为主题的新学期开工培训暨动员大会隆重召开
2025-09-04 03:03:00
近日,中国共产党武穴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武穴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激励干部在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中担当作为的意见》
2025-09-04 03:38:00
【阅兵观礼在现场】陈福江:以司法公正共筑和平正义“万里长城”
9月3日的天安门广场,仪仗肃立。礼炮鸣响,国旗冉冉升起。人民军队步伐铿锵,阵列如山,彰显和平之师、正义之师、文明之师风范
2025-09-04 03:42:00
大后方|视频·文澜阁《四库全书》贵州历险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策划/黄蔚视频制作/王子琪AI素材生成/刘畅实景拍摄/周尧图片素材整理/实习生 熊天翔 王文佩编辑/王子琪二审/姚曼三审/黄蔚
2025-09-04 03:42:00
《当代贵州》推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号
点击下方图片阅读文章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多年前,烽火燃遍神州大地,贵州凭借独特的战略区位与坚韧的民族精神
2025-09-03 23:01:00
杨振彬 孙美璆: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一是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从省级、市(州)级、县(区)级相应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党建联动机制
2025-09-03 23:01:00
康梅花:积极探索高校思政工作创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
2025-09-03 23:01:00
池州贵池:“安全+环保”双护航 为船舶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大皖新闻讯 2023年,池州市贵池船舶基地造船完工量已达62万载重吨、交付30艘船舶,全口径统计产值近25亿元,造船完工量占全省一半以上
2025-09-03 17:11:00
聚焦双报到社区建设,济南市激活红色文化传播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自“双报到”工作开展以来,省委党史研究院与济南市委党史研究院充分发挥专业和资源优势,坚持线上线下协同推进
2025-09-03 1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