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棣为什么会选择朱高炽作为太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2 14:2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历史记载,明仁宗朱高炽从小喜静厌动,体态肥胖,而且据说身有脚疾,需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走路,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这对于一生嗜武的明成祖朱棣来说,身体虚弱,形象欠佳的朱高炽并不是他满意的接班人。

朱棣为什么会选择朱高炽作为太子

但选太子又不是选美,看重的是能力德行,而不是外貌。朱高炽胖得快走不动道,并不代表其就因此被取消了继承皇位的资格,以貌取人这一条标准,怎么都讲不通。人家康熙还满脸麻子呢。

朱元璋恢复汉家天下后,就极力恢复汉家礼制,这一治国理念被朱棣所继承。当然也包括皇位继承制度当中的嫡长子继承制。朱高炽是朱棣的嫡长子,按照朱元璋的《皇明祖训》,他就应该是太子。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皇明祖训》

所以,出身是朱高炽被立为太子的关键因素。

当然了,朱棣是个强权人物,加上他自己也是得位不正,不是嫡长子,却当上了皇帝。所以他本身就违背了《皇明祖训》,开了先河。如此一来,他如果不按照朱元璋的规矩来,也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朱棣为什么会选择朱高炽作为太子

而朱棣武将出身,常年征战沙场,对于朱高炽这种连走路都费劲的胖子,估计也不会有太大好感。反而是次子朱高煦,为人勇武,颇有朱棣年轻时候的风范。特别是起兵靖难之后,朱高煦和父亲朱棣,在战场上共同拼杀,生死与共,这种背景下结下的感情更是深厚。

单从个人喜好来说,朱棣更喜欢朱高煦。但他最后依然选择了朱高炽,因为他知道,朱高炽才是自己最优秀的儿子。

朱高炽虽然身体一般,但脑子好使。

此人端重沉静,大智若愚,不仅行政能力强,而且德行极佳。无论是朱棣靖难南征,还是驱虏北伐,朱高炽在后方都将一切打理得仅仅有条,全然找不出什么缺陷。

比如当初朱棣带着朱高煦起兵靖难,让朱高炽在北京留守。结果北京城遭到了建文帝麾下大将李景隆的50万大军围攻。当时朱高炽手中仅有万余兵马,要是一般人面对这种场面估计早就投降了。

要知道当时建文帝可是派人送信给朱高炽,让他大义灭亲,然后承诺不追究责任,还给其裂土封王。但是朱高炽没有背叛自己的父亲,同时还领军守住了北京城,保住了朱棣的老巢。

朱棣为什么会选择朱高炽作为太子

否则,就算朱棣和朱高煦再怎么勇武,也免不了被釜底抽薪。所以,靖难之役,朱高炽功不可没。其作用堪比刘邦之萧何,曹操之夏侯惇。仅仅这一点,就足以让他稳坐太子之位。

而在其后的太子生涯中部,朱高炽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朱棣远征时,一般都是由他以太子身份监国。其不仅将内政治理的井井有条,还保证了朱棣多年来南征北战的粮饷供给。朱棣的永乐盛世,有他朱高炽一半的功劳。

当然,除了能力以外,朱高炽的德行也是极佳的,这从他明仁宗的庙号就看得出来。在他登基做了皇帝后,改变朱棣大兴兵戈的做法,而是选择与民休养生息。正是朱高炽的这些决策,才开创了“仁宣之治”的局面。这一点,似乎和西汉初年很像,西汉初年,施行黄老学说“无为而治”,使得百姓可以休养生息,才开创了西汉的“文景之治”。

而在他当太子时,面对弟弟朱高煦的嫉妒排挤,他彰显兄长风范,从来都是以德报怨,这些,朱棣都看在眼里。朱棣很清楚,朱高炽身上的这个特质,注定他日后将会是一代明君。

朱棣为什么会选择朱高炽作为太子

当然,这么讲或许有些虚无缥缈,毕竟谁也不知道朱棣是怎么想的。但是,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朱高炽的德行威望,赢得当时朝中许多重臣的支持。与常年追随在父皇身边,好武嗜杀的两个弟弟朱高煦和朱高燧不同,太子朱高炽好学上进,礼贤下士,他的师傅有后来入仁、宣内阁的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和大儒黄淮等人,在这些大臣的悉心指导下,太子朱高炽在成祖北征奉命监国期间政绩有目共睹,这无形之中也为他稳固储君之位加分不少。

比如当初立皇太子,大学士解缙、黄淮就力挺朱高炽。大学士解缙更是当着朱棣的面表示:

“世子忠敬仁孝,天下莫不闻,守成令主也,且夺长为乱道”

意思是天下人都知道朱高炽,仁义孝顺,守成之主的人选,不立长恐怕对朝廷不利。

而这些人可都是朱棣手下的重臣,他们的意见,朱棣必须要考虑。明朝自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来,内阁一直是连接皇帝和臣僚的最高机构,内阁的一切决定,皇帝都不能轻易一概否决,更何况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嫡庶分明的制度都在某种程度制约着他。

朱棣为什么会选择朱高炽作为太子

如若不然,他就得为朱高煦再换一套行政班子,就如同当初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死后,大杀开国功臣,其实就是为朱允炆剪除威胁,为他更新系统。当初朱元璋是没得选,但这次朱棣显然有更好的选择。

其实,对于朱高炽当太子,朱棣是没多大意见的。他唯一担心的是朱高炽的身体,其肥胖多病,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挂了。所以他当年才会对朱高煦说:“努力吧,皇太子身体不好,多有疾病。”

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

从这句话里也看得出来,朱棣是想让朱高煦做太子的备胎,而不是取而代之。

但是,这唯一的担忧,也被解缙用“好圣孙”三个字搞定了。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是个厉害人物。这个皇长孙打小就讨朱棣喜欢,他的出现给朱棣吃了一颗定心丸。因为就算朱高炽身体不好挂掉了,自己这个孙子也可以补上,他就是大明朝的未来。而如果自己不立朱高炽为太子,那么朱瞻基就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这显然不是朱棣所希望看到的。

朱棣为什么会选择朱高炽作为太子

因为朱瞻基的存在,朱棣给朱高炽隔代指定了一个接班人,实际上等于对朱高炽将来作为皇帝的权力已经做出了一些限制和剥夺。朱棣自己当了皇帝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永乐二年,就宣布立朱高炽为太子,而到了永乐八年,就宣布立朱瞻基为皇太孙,而且经常当着朱高炽的面指着朱瞻基说:“这是将来的太平天子。”

九年十一月,立为皇太孙,始冠。自是,巡幸征讨皆从。尝命学士胡广等即军中为太孙讲论经史。每语仁宗曰:“此他日太平天子也。”

这意思就是再明确不过了,就算是朱高炽死在朱棣前面,继位的也是朱瞻基,不会是朱高煦了。

所以,结合以上种种因素考虑下,朱棣最终还是选择了长子朱高炽,而不是他更喜欢的次子朱高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2 1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仁宗朱高炽与朱瞻基之间的隐秘较量
朱棣活着的时候,朱瞻基是备受宠爱的皇太孙。这段时间,实录上关于他的记载相当多。朱棣也经常把他带在身边,甚至把他带上战场。但是朱棣去世、朱高炽登基之后,朱瞻基虽然晋升为皇太子,却几
2024-02-29 20:11:00
假如朱高炽死在朱棣之前,朱棣会不会传位给朱瞻基?
...兑现承诺了。他犹豫了整整2年,终于还是为了宝贝孙子朱瞻基,而把长子朱高炽立为太子。受挫的朱高煦,并没有因此放弃,一直想办法攻击太子,争夺皇位。这场储位之争,长达20年,最终以
2023-06-30 14:49:00
朱棣明明很看重朱高煦,为何最终却传位给朱高炽?
...有好处,朱棣和朱元璋十分相似,朱棣对于自己的嫡长孙朱瞻基也是十分的喜爱。让朱高炽成为太子的好处,不仅仅在于可以保障最后朱瞻基能够顺利地接班,还可以保障大明朝代的安康。回想当年
2023-05-04 05:16:00
朱棣为立谁作太子左右为难,解缙说了三个字让他下定决心
...孙”的意思是朱高炽有一个很符合朱棣喜好的儿子,名叫朱瞻基,所以朱棣当年立下朱高炽为太子并不是看中的朱高炽的帝王才能,而是寄希望于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朱棣为何如此喜欢朱瞻基呢?
2022-12-30 17:04:00
明仁宗张皇后:历经六朝,被称女中尧舜,曾有机会避免土木堡之变
...”的太皇太后,经历了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6个皇帝,一路走来,可以说是步步惊心。她或许曾经有过2个机会,可以让明朝避免走向土木堡之变。但是她都放弃了。本
2024-12-08 09:59:00
朱瞻基身上有哪些谜团,600年来至今无解
...帝位之争也注定没有停歇的时候。其中,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的继位就是历经坎坷,而他身上也存在了600年来至今无解的谜团。朱标身死,朱棣谋位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母亲是孝慈高皇后马
2024-05-07 20:47:00
朱高炽登基9个月便驾崩,朱瞻基与此有关
...了,似乎有某种遗传病,却没有相关的史料可以佐证了。朱瞻基谋害说在朱高炽死因的诸多说法当中,如“中毒”、“金丹”、“朱高煦陷害”、“纵欲”等等,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朱瞻基谋害说”
2023-06-30 22:13:00
朱棣吃了皇太孙制度的亏,为什么还封朱瞻基为皇太孙?
...。但在朱高炽还在世的时候,朱棣早早就立了朱高炽之子朱瞻基为皇太孙,这又是何用意呢?朱瞻基被立为皇太孙时,只有14岁。宣德帝朱瞻基一是因为有靖难之役的事存在,加上太子朱高炽身体
2023-01-21 21:51:00
明朝有7个太子是嫡长子,4人顺利登基,其余3人为何无缘皇位
...制的。朱棣还有个无比宠爱的孙子,那就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若传位给朱高煦,那朱瞻基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在多番考虑之下,朱棣最终选择了立朱高炽为太子。朱高炽也成为明朝第一个以嫡长
2024-04-26 21: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