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2023年北京财政预算具体怎么花 13个方面支出安排公布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2-01 21:12: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贺勇

2月1日,北京市《关于北京市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的报告》正式对外公布。

2023年北京财政预算怎样具体安排?报告公布市级支出政策及保障重点。

教育方面,市级支出安排477.2亿元,其中:市本级328.9亿元,市对区转移支付148.3亿元。主要是落实中央教育投入增长要求和义务教育“双减”政策,支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重点支持继续落实普惠性幼儿园财政补助政策,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巩固提升“双减”工作成效,支持出台中小学学位建设专项行动计划,新增学位2万个,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深化市属高校分类发展改革,继续支持沙河、良乡高教园区加快建设;支持改善办学条件,保障校园安全;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推进教育公平。

科学技术方面,市级支出安排401.2亿元,其中:市本级398.2亿元,市对区转移支付3.0亿元。主要是更好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塑造首都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重点支持建设高水平国家实验室,加快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快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前沿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布局建设,加大机构经费使用自主权;支持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颠覆性技术攻关,实现更多“从0到1”突破;聚焦支持“三城一区”创新发展,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和高精尖产业主阵地;支持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加强“一区多园”统筹协同发展;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创新,激发创新主体活力,营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方面,市级支出安排134.4亿元。主要是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促进首都文化繁荣发展,提升大国首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重点支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加强首都红色文化建设;支持深化文明城区创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深入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推进核心区腾退保护利用;加强老字号传承创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统筹推进“一城三带”保护发展,支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支持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充分利用冬奥遗产,支持举办重大国际冰雪赛事;助力高水平办好北京文化论坛、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设计周等活动。

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市级支出安排407.0亿元,其中:市本级236.0亿元,市对区转移支付171.0亿元。主要是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重点支持实施新就业形态发展计划,做好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开展大规模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和人才专业技能;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促进残疾人就业;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优化养老服务机构设施规划布局,继续扩大普惠性养老服务供给,修订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运营补贴等政策,促进失能失智老年人服务政策落地实施,为破解全国大城市养老难题提供“北京方案”;进一步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继续提高优抚对象抚恤优待保障待遇;继续落实供热补贴、困难群众价格补贴,降低百姓生活成本。

卫生健康方面,市级支出安排327.7亿元,其中:市本级291.3亿元,市对区转移支付36.4亿元。主要是支持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健康北京建设。重点支持落实好新阶段疫情防控举措,保障医疗服务有效运转,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支持实施首都防疫设施专项规划,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开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投入,加强医疗设施配备,提升基层救护能力;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实施中医药薪火传承工程,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完善生育配套支持政策和妇幼健康服务,加快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公共安全方面,市级支出安排270.0亿元,其中:市本级257.5亿元,市对区转移支付12.5亿元。主要是严格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北京。重点支持做好大型会议及活动安保服务;持续推动科技兴警、装备强警,深化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支持提升诉讼服务能力,推动知识产权法院、互联网法院迁址提升,持续推进基层法院人民法庭和诉调对接场所建设;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节能环保方面,市级支出安排176.4亿元,其中:市本级132.1亿元,市对区转移支付44.3亿元。主要是大力实施绿色北京战略,持续推动绿色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重点支持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开展低碳技术攻关和低碳试点,实施市级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改造;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一微克”行动,实施城乡水环境治理行动,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支持推进机动车“油换电”;支持开展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城乡社区方面,市级支出安排279.9亿元,其中:市本级267.3亿元,市对区转移支付12.6亿元。主要是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持续提升首都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重点支持推进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打造更多精品宜居街巷;持续开展重点地区及城市环境薄弱地区的环境综合提升工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环境诉求;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支持全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支持开展物业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多措并举破解老旧小区物管难题。

农林水方面,市级支出安排209.9亿元,其中:市本级103.8亿元,市对区转移支付106.1亿元。主要是支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保障本市水资源及供水安全。重点支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中关村建设,打造“种业之都”;落实各类农业补贴政策,确保粮食和“菜篮子”产品自给率;支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培育农业支柱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险保障;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家园;支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继续做好南水北调调水和永定河生态补水,保障全市水资源及供水安全;深化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实施京冀密云水库流域水生态保护共同行动;健全完善河长、林长、田长“三长联动、一巡三查”机制。

交通运输方面,市级支出安排353.6亿元,其中:市本级351.7亿元,市对区转移支付1.9亿元。主要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战略,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养护管理长效机制。重点支持落实轨道交通授权服务机制,提升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服务水平;持续完善城市及高速路网,优化公交线网和场站布局,提升地面公交运行速度和准点率,完善步行和自行车道网络,营造便捷舒适的绿色出行环境;促进环京地区通勤圈深度融合,完善区域快线连接,进一步提升交通互联互通水平。

援助其他地区方面,市级支出安排49.5亿元。主要是落实中央脱贫摘帽“四个不摘”要求,巩固拓展对口支援成果。重点支持深入做好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协作,助力受援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住房保障方面,市级支出安排34.6亿元,其中:市本级31.5亿元,市对区转移支付3.1亿元。主要是完善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重点支持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推进重点区域棚户区改造,改善居民住房条件。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方面,市级支出安排18.9亿元,其中:市本级17.6亿元,市对区转移支付1.3亿元。主要是积极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提升全市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重点支持推动燃气等城市管道更新改造,提升城市生命线工程应急保障能力;开展安全生产监管,支持森林消防等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1 22: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突破8000亿
昨日,《关于北京市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请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报告》显示,2024年,北京财政将“适
2024-01-22 12:06:00
北京上半年财政收入3376.6亿元
本报讯(记者 张月朦)7月20日,北京市财政局公布2023年北京1-6月财政收支情况。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376
2023-07-21 15:52: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潘俊强近日,记者从北京市财政局获悉,全市各级财政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资源统筹,更加注重资金使用提质增效,聚焦保障卫生、教育、科技等重点领域。1—11月,全市
2022-12-28 17:16:00
北京市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安排情况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贺勇2023年1月15日,《关于北京市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
2023-01-15 18:20:00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补助资金合计下达约149.63亿元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北京5月9日电 (记者任妍)记者从财政部获悉,为支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日前,财政部发布《关于下达2023年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
2023-05-09 09:51:00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北京9月2日电 (记者王震)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近日,财政部公布2024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央本级科技支出预算安排370
2024-09-02 09:54:00
我市真金白银提升就医幸福感
...好的医疗服务。“可以说,我们的水平就是国家级水平。北京、上海等地有什么新技术和手术内容,我们都可以做到。”江振宇说。卫生健康事业关乎千家万户的生命健康,是民生事业中的重中之重
2024-06-10 01:58:00
20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1万亿元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北京2月1日电 (记者汪文正)记者从2月1日举行的2023年全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1万亿元,增长6.4
2024-02-02 06:32:00
西城区财政局“红墙先锋工程”助力民生事业发展
...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7.3%。此外,西城区连续九年成功创建北京市充分就业区。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西城区常住人口110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31万人。面对“空间资源
2023-11-23 08:39: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大河网讯 近日,随着最后一批录取通知书的封装寄出,河南财政金融学院2025年招生录取工作圆满结束。各类型、各专业生源充足
2025-08-14 16:55:00
金奖!郑州技师学院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能力大赛荣获佳绩
大河网讯 8月9日,在第八届全国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能力大赛 “智能座舱关键技术应用” 赛项中,郑州技师学院机械工程系教师齐明洋
2025-08-14 16:56:00
黄河科技学院 “1+6+N ”铸魂养德工程:创新思政育人体系
近年来,黄河科技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拓展思想政治工作路径
2025-08-14 16:56:00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语润乡村志愿服务团队走进新疆喀什
2025年8月,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语润乡村志愿服务三支团队赴新疆喀什开启为期八天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8 月 1 日上午
2025-08-14 17:04:00
大河网讯 近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程管理类专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再亮新成绩,其积极探索的“赛教一体”模式,构建起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2025-08-14 17:26:00
触摸科技脉搏,推动城市数字化建设
编者按:匠心筑梦绿水青山,技能绘就生态画卷。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建工学院深耕园林技术、园林工程和智慧城市领域,以“专业链”对接“产业链”
2025-08-13 13:43:0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2025年招生再传捷报:规模与质量双提升,彰显办学硬实力!
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及录取工作在夏日中落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本科批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生源质量再创新高,以强劲实力在陕西新高考改革元年交出亮眼答卷
2025-08-13 13:45:00
鲁网8月13日讯近日,由中国水利教育协会主办、江苏科技大学承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落幕。济南大学参赛作品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
2025-08-13 15:37:00
乡土回响 枝江村民点赞“小候鸟”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邓俊芬)一个盛夏,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小候鸟”志愿服务队的身影,深深印在了枝江市顾家店镇和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025-08-13 17:23:00
长春职业技术学校喜迎2025级新生入学
残暑悄催尽,秋气清如水。又是一度迎新季,少年们奔赴而来,行囊装满期待,青春在此扎根。8月13日,长春职业技术学校校园内人头攒动
2025-08-13 20:12:00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副校长张亚东教授应邀参加第十七届高校教育高峰论坛并作主题报告
大河网讯 近日,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副校长张亚东教授一行赴湖北利川参加了由深圳市讯方技术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十七届高校教育高峰论坛
2025-08-12 11:11:00
郑州科技学院获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一等奖
大河网讯 8月9日,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智能+”赛道和虚拟仿真赛道全国决赛在大连落幕,郑州科技学院两个参赛项目斩获一等奖
2025-08-12 11:11:00
2025年河南省教学成果培育专题培训班在黄河科技学院成功举办
8月5日至6日,2025年河南省教学成果培育专题培训班在黄河科技学院成功举办。本次培训班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黄河科技学院
2025-08-12 11:11:00
全球华人化工学会青年学者论坛在河南大学召开
大河网讯 8月4日——6日,国际化学工程前沿论坛暨第十七届全球华人化工学者学会年会青年学者论坛在河南大学召开。论坛由全球华人化工学者学会主办
2025-08-12 11:11:00
以科技力量为乡村振兴按下“加速键” 河南农大专家团队咋发力?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 8月7日,河南农业大学科技特派员张娟娟教授、汪强副教授携手学校马新明教授、王小纯教授组成的专家团队
2025-08-12 1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