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9岁的苏州小天使“重返人间”
数字时代,我们面临怎样的心理挑战?
睿睿
2021年儿童节,身患胶质母细胞瘤的苏州女孩睿睿离世。父母强忍悲痛,捐献孩子的眼角膜给其他患者,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他们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这个清明节,睿睿家人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在南京AI团队的帮助下,睿睿小天使以数字生命的形式与家人“重逢”。
睿睿和家人感动“重逢”
9岁的小天使睿睿离世后,如今三载光阴匆匆过,家人对她的思念却未减分毫。家里至今还保持着女儿学习桌的原样,她留下的画板。
南京的“超级头脑”团队,已经用AI成功帮助600多个家庭“复活”亲人,实现疗愈。“超级头脑”创始人张泽伟告诉记者,“我们接到过很多此类委托,父母给孩子做数字生命。但睿睿比较特殊,家人已经把她的遗体捐献出来帮助更多的人,睿睿和她的家人很伟大。所以当他们找到我们团队,我们就决定免费给他们制作。”
睿睿的家人提供了特别多的素材,张泽伟说,制作的过程特别揪心。“希望我们所做的,能在清明节这一特殊的时刻,给父母带去慰藉。”
走了三年,迎来重逢。令团队欣慰的是,“当把睿睿的数字生命提供给家人的时候,他们特别感动,对我们表示感谢,我们内心非常能共情。以后睿睿的数字生命可以永远陪在家人身边。”
数字永生必须尊重家人意愿
随着AI技术、云技术、元宇宙成为殡葬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清明之际“超级头脑”团队也接到了不少“数字永生”委托,目前团队正在无偿为渐冻症患者制作数字分身。从技术层面来讲,只要拥有逝者生前的视频、音频数据,就可以用AI技术复原他的形象和声音,让逝者再现于亲人眼前。
张泽伟表示,“数字遗照”是基于AI技术合成的一种数字照片,可以拥有简单的动作和表情,也可以有简单的对话;而“3D超写实的仿生数字人”则是以3D全息呈现的立体形象与人进行互动。“真正的数字永生一定要带有交互,而且不仅仅是外形和声音,更重要的是,这个数字分身的说话习惯和思维,我们可以去训练它,而且是连续训练,拥有长期的记忆能力。”
AI复活亲人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也引发不少争议。作为AI数字永生的早期创业者,张泽伟认为,首先用AI技术复活已故的人,主要看当事人的意愿。如果当事人不在了,那一定要获得当事人直系亲属的同意,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愿意他们的长辈或者孩子被用这种方式去复活。“对于使用范围,会在前期做一些约束,签一份网络协议,不可以用于违法违规用途。”
我们将面临怎样的心理挑战?
“数字永生”这个话题在清明之际被更多讨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江苏·南京12355心理专家智库成员、南京交通技师学院思政高级讲师韩宁认为,数字永生为活着的人提供了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数字永生提供了一种新的疗愈方式,帮助人们逐渐接受和适应失去亲人的现实。
然而,数字永生技术的兴起,也伴随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问题和挑战。当人们与这些数字人交流时,很容易回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从而引发悲伤、愤怒或失落等复杂情绪。这些被触发的情感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和表达,可能会对人的心理健康造成长期影响。在享受数字永生所带来的便利与慰藉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时刻警醒自己,要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数字永生技术可以作为一种缅怀和纪念的方式,但它绝不能成为真实生命的替代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7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