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苗刘兵变”让赵构下定打压武将的决心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4 14:29:00 来源:戏说三国

应该说,宋高宗赵构能力还是有的,至少比那些南明的宗室王爷强多了。赵构能够以一个普通皇子身份在江南之地,几乎是以光杆司令的情况下不断地积蓄力量,收集残兵败将,带领一群属下剿抚并用平息各地土匪,盗贼,自立为王者,规范社会秩序,安定地方官员,可以说展现了相当的政治水平。至少比他爹和大哥强多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中兴四将就是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是战斗成长起来的一线将领。赵构给了他们极大的军事自主权,宰相向赵构报告地方官员的任免,赵构道:“身为宰相,此事可以便宜行事,不必事事禀告我知”。可以说,此时的赵构有一派雄主的风范。而这时突然爆发“苗刘兵变”彻底改变了赵构的政治观和政策导向,抑制武将成为赵构的最大问题,也是后来杀害岳飞的起因,让赵构觉得老祖宗(赵匡胤)的政策太英明了。

“苗刘兵变”让赵构下定打压武将的决心

南宋建炎二年,赵构在位已经两年了,朝廷驻跸杭州,以杭州为行宫。基本上也算安定下来,但主和的基调也基本确定了,罢免主战派宰相李纲。立汪伯彦、黄潜善主和派(投降派)为宰相,也就基本上决定直把杭州做汴州了。但杭州突然发生军事政变——禁卫军军官苗傅、刘正彦逼迫赵构下台,史称"苗刘之变"。

苗傅和刘正彦都是职业军官,家里几代人都是武将出身,苗傅是张俊的部属、刘正彦是地方武将,由于颇有战功刘正彦和苗傅得以他人推荐,一起统掌御林军,如果不是深得赵构信任,他们也是不能执掌禁军的,高宗从镇江跑到杭州,都是二人陪护,应该说,二人都瞧不起赵构,二人根本不信康王泥马渡江,不知道的还以为骂人呢,瞎话都不会编,而当时的主将刘光世、张俊、杨沂中、韩世忠等人皆被外派。扈卫皇驾的只有苗傅和刘正彦。

“苗刘兵变”让赵构下定打压武将的决心

当时,在杭州的最高武将的是王渊,此人打仗不行,但搜刮财宝却是一把好手,从扬州败退的时候。运载十多艘大船的私人财物和跟随的太监,浩浩荡荡驶进杭州靠泊,百姓愤怒,皆指着大船道:“船上的东西,都是王渊平时掠积的富人财物”,导致舆论沸腾。苗傅宿卫宫中,自持扈卫保护之功。根本看不起王渊这样的长腿的将军,自然是心中不忿,刘正彦也是抱怨赵构功高不赏。两个夯货从来和金兵打过一仗,却瞧不起和金兵打过败仗的王渊骑在他们的头上,于是,二人密议准备发动兵变,而且联络了王世修、张逵、王钧甫,马柔吉等人准备趁机起事,,目的是杀王渊和内侍宦者,人人可富,朝廷法不择众,大家肯定没事。意思就是有财大家发,吃大户。

合该王渊倒霉,某日王渊退朝,骑马经过城北桥,早就埋伏在此处的苗傅、刘正彦立即带兵杀出,王渊虽说是武将出身,但实际上也是一个笨蛋,被众兵擒于马下,而且诬告他要谋反,王渊惶恐和愕然之间,王渊看见了自己的老部下刘正彦,急忙喊"老刘你替我说话".刘正彦真行,大步上前一刀就把王渊脑袋砍下。此时苗、刘此时已经是杭州最高军事长官,此二人率领八千禁卫兵,四处捕杀宦者,由于无法确认谁是太监,凡是杭州没有胡子的尽杀之,宦者被杀百余,也肯定有不少冤枉的普通人,而真正的太监康履趁乱逃入内宫报告赵构。

“苗刘兵变”让赵构下定打压武将的决心

八千禁卫兵挑着王渊首级,在苗傅、刘正彦带领下引兵直朝高宗所在的皇宫而来,而当天值宿守卫皇宫中军统制吴湛真对的起赵构,立即打开皇宫大门放入乱兵,然后就向赵构报告:“苗傅不负国,只为天下除害”。杭州(市长)知州康允之闻知军事政变,还算不错。立即入宫叫赵构往宫城内的城楼躲避,朝中国百官也一切和赵构避祸于皇宫内廷,随即赵构登上城墙排列停当,殿前禁军军官仍旧依礼大呼"皇上驾到",苗傅、刘正彦看见赵构还算不错,三呼万岁。

赵构壮着胆子凭栏而问:"爱卿你们因何而来,苗傅、刘正彦丝毫不惧,大言不惭地说:"陛下信任宦官,军士有功不赏,谁和宦者关系好谁就得高官,黄潜善、汪伯彦二贼误国,但依旧为宰辅,王渊在扬州遇敌不战而败,但官居枢密。我二人为立功甚多,只获微官,今天已经把王渊宰了,望皇上下旨杀康履、蓝珪、曾择三个太监,宦者以谢三军”细品此言,不过嫌弃的官小,未必有啥大出息。

“苗刘兵变”让赵构下定打压武将的决心

赵构毕竟也是见过大风浪,也算有些政治能力,立即表示要把三个太监流放,黄潜善、汪伯彦立即罢相,你们不是要官吗,好说,赵构口随旨出,命苗傅为御营都统制,刘正彦副都统制。但现在希望二人立即率将士回营。苗傅、刘正彦二人不答。他们身后的数千官兵更是群情激愤。赵构此时蒙了,不知道如何是好,有人提议把大太监大孟履交出由军士处理(报信那位)。高宗不想干还犹豫间,有人插言:"陛下就可惜康履这么一个东西吗?"赵构无奈,只能让人把康公公绑个严实,推下楼交给苗傅等人,下面的士兵也不客气,大刀一挥康公公断成两截。

“苗刘兵变”让赵构下定打压武将的决心

此时的苗傅、刘正彦得寸进尺,大言不惭地说:"陛下您不该当皇帝,渊圣(钦宗)归来,当何以处之!"这一句话立即让赵构神经过敏起来,赵构立即让右相朱胜非下楼疏导,苗傅、刘正彦二人非要让表隆祐太后(哲宗皇后)垂帘听政并与金人议和归还二帝。再立皇太子。意思是让高宗退位当"太上皇",众臣只得暂先把隆佑太后请出。孟太后知情达理妇人,晓谕二人道:"道君皇帝任用蔡京、王黼,更改祖宗法度,加上童贯挑起边衅,最终招致金人之祸。当今皇上英明诚孝,没有失德之处。国家大乱,有赖长君。让我一个妇人家在帘后抱个三岁小儿(皇子赵旉)坐江山,何以号令天下!"。

“苗刘兵变”让赵构下定打压武将的决心

苗傅和刘正彦则说:"太后不答应我们所请,我罪当受斩!"还威胁道:"事久不决,恐三军生变!",赵构此时显示出个人政治能力,以退为进,立即表示退位,太后垂帘。随即,苗傅、刘正彦把赵构被软禁于显忠寺。苗、刘二人以"太后垂帘决事",实际上杭州城内万事由苗、刘二人作主。苗傅、刘正彦这次军事政变,没有任何政治基础,以军人威迫皇帝退位,即使是乱世,也是天下人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各个地方得知消息以后,皆不受诏和承认,武将张浚、韩世忠等人,更是闻讯而起发兵杭州,,准备拥高宗复位,诸路大军汇合杭州,此时苗傅、刘正彦二人慌了,不知道如何是好,如果有点政治见识了,立即把赵构宰了,赵构一死。所有的人只有认皇子赵旉为皇帝(赵构唯一的儿子)而苗傅、刘正彦在外界压力下,只有让高宗复位,赵构贬苗傅为淮西制置使,刘正彦副之.至此,苗、刘"政变"以失败告终。

“苗刘兵变”让赵构下定打压武将的决心

苗傅、刘正彦在临走之前,让赵构二人"赐予"的丹书铁券,真不知道咋想的,造反这事也能赦免?况且任何"铁券"、"誓书"都有一个前提:"除大逆之外皆赦",二人犯得正是"大逆"。苗傅、刘正彦二人脚跑的挺快,韩世忠自告奋勇一路追杀二贼,还没等到.韩世忠追上,叛军窝里反,当初叛乱的骨干分子均为自己人所杀,刘正彦、苗傅二人相继被生擒,并"磔于建康市"。

“苗刘兵变”让赵构下定打压武将的决心

但对赵构而言,,最不幸的就是当惟一的儿子赵旉惊惧而死,赵构不仅仅个人绝后。而且是宋太宗一系的帝室血脉至此绝嗣。但在赵构的内心的深处留下了武将不可信任。老祖宗定的规矩是对的,这才对南宋是最致命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4 1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韩世忠4个老婆,3个是名妓,为啥他爱娶名妓呢
...流传下来的版本也很多。普遍的说法是,梁红玉原本出生武将之家,祖父和父亲都在军中当值,虎父无犬女,因此她从父兄处习得一身武艺。 后来因为方腊起义,祖父和父亲为此双双被问罪,梁
2024-05-28 17:32:00
梁红玉是怎么成为韩世忠嫡夫人的
...怎么沦落到青楼中的呢?梁红玉是江苏淮安人,她出身于武将世家,其祖父和父亲都是武将。在这样的氛围里,梁红玉不光练就一身高超的武艺,还在排兵布阵上很有见地。既然是出生于武将世家,
2023-07-28 06:32:00
梁红玉从京口营妓到抗金巾帼英雄,首开功臣之妻给俸制度
...”之名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著的《双烈记》。梁红玉出身武将世家,自幼习武的她,在父兄因罪被杀后,被充为京口营妓,后慧眼识珠嫁于名将韩世忠。南宋初期,梁红玉随夫南征北战,先后在平定
2022-12-16 15:28:00
揭秘宋江平定与武松传说的差异
...全独立于军权之外,但宋太祖赵匡胤以来的宋朝并不信任武将,历代皇帝也非常忌惮武将掌兵权,于是任命童贯和谭稹这两个宦官为名义上的最高统帅。宣和三年(1121年)正月出发的两路宋军
2024-04-28 11:39:00
真实历史上,方腊起义真是被宋江平定的吗?
...全可以独立统军,只不过宋朝自宋太祖赵匡胤起就不信任武将,历代皇帝都很忌讳武将掌兵权,所以才会让童贯和谭稹这两个太监成为名义上的统帅。宣和三年(1121年)正月两路宋军分兵出发
2023-03-09 20:12:00
北宋灭亡后,在南宋初期的武将中,后人将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并称“中兴四将”,而在这四人中,论忠贞勇猛以岳飞为第一,论资格功劳则以韩世忠为第一。关于岳飞的“莫须有”冤案,史料
2022-12-27 11:10:00
能文能武的康王是如何蜕变为屈辱求全的皇帝的呢
...难前后到底经历了什么,令其心态大变,不信百姓、不信武将,连搭档秦桧都提防着。这还要从一个被活活打死的兵部尚书说起。金军二次来犯后,钦宗又让赵构出使金营,同他前往的还有当时北宋
2023-01-08 17:19:00
岳飞被秦桧所害,而韩世忠却得以善终,秦桧不敢动韩世忠是为何?
韩世忠与岳飞同为南宋武将,并且,韩世忠还与秦桧有过节,但最终,岳飞被秦桧所害,而韩世忠却得以善终。是韩世忠运气好吗?当然不是,那么,为何秦桧不敢动韩世忠呢?实际上,秦桧并非不敢动
2023-02-17 16:54:00
...,宋高宗逼迫退位,史称苗刘兵变。文臣吕颐浩、张浚和武将韩世忠、刘光世、张俊起兵“勤王”,宋高宗得以“复辟”。他继续派使臣向金朝乞降,哀诉自已逃到南方后,“所行益穷,所投日狭”
2024-05-20 06: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