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宋江平定与武松传说的差异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8 11:3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方腊起义是宋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远远超过了同一时期的宋江起义。有趣的是,根据经典名著《水浒传》的记载,方腊起义最终被宋江所镇压,宋江投降了朝廷。

其实,宋江镇压方老起义只是小说,历史上镇压方老起义的肯定不是宋江。是谁活捉了方老?方腊的结局如何?这里有几个问题。

宋徽宗对艺术的追求激发了方腊起义

宋徽宗赵佶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他不是一个好皇帝,在位26年,导致宋朝灭亡,甚至发生了靖康之变,亡国灭种。然而,宋徽宗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英明的皇帝之一。当然,这个"才"并不是指他在治国方面的天才,而是指他在艺术方面的天才。

揭秘宋江平定与武松传说的差异

在历史上,宋徽宗绝对是一位著名的艺术皇帝,他酷爱书画,当年的《瘦金体》就是一幅绝妙的书法作品,即使他不是皇帝,也绝对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只可惜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皇帝。

宋徽宗爱好艺术,也热衷收藏,他喜欢收藏一些奇花异石。他善于抚尊亲近,为了讨好奸臣,他提议在江南开风物局,专门在江南地区开风物局,成全他收藏江南奇花异石的爱好,向《水浒传》致敬,他称之为花石小品。

当时,宋徽宗的奸臣蔡京劝说朱轼做封疆大吏,主管江南事务,这个朱轼贪婪至极,打着为宋徽宗寻找奇花异石的幌子,掠夺江南地区的民脂民膏,一方面是蔡京的孝心,一方面是自己的,可谓贪得无厌。

揭秘宋江平定与武松传说的差异

朱卫不仅操纵江南向冯局靠拢,还将江南设为冯局,所有费用由江南居民均摊。后来他又出台了筹备花石藏的规定,所有运费都由当地百姓承担,这意味着百姓不仅要支付向皇帝献宝的运费,还要打包寄回家给皇帝,于是江南不得不成为冯局,江南百姓怨声载道。

这使得方腊得以鼓动百姓起义。方腊是浙江省睦州青溪县(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人,原是湖滨园主,信仰摩尼教,是江南摩尼教领袖。

摩尼教是江南民间流传的一种宗教,起源于伊朗的拜火教,在江南民间又称明教。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在其作品《倚天屠龙记》中描述的明教故事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在历史上,方腊其实是当时江南地区摩尼教的教主,用金庸先生的武侠术语来说,他就是当时明教的教主。

揭秘宋江平定与武松传说的差异

起初方腊不愿反抗,但朱轼经常掠夺他的湖园,最终他忍无可忍,对北宋王朝恨之入骨,决定借江南应奉处告状太多的机会,召集江南百姓准备造反。

宣和元年(1119年),天下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江南百姓不得不增加赋税,江南百姓苦不堪言。因此,方腊抓住时机,开始组织信徒,鼓动人们仇恨北宋王朝,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方腊正式宣布起义。

方老造反之初,宋徽宗并没有想象到,他只以为这和宋江之前的造反一样,属于流寇造反。然而,事实很快证明宋徽宗的错误判断是错误的。

宋江等人确实是一群土匪,他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和宗旨,主要是占据州县攫取钱财,打枪换城,虽然宋江一伙有灵活的游击战术,但造反没有明确的目的,可以说宋江的造反只是一群农民的造反。因此,宋江的叛乱很快就被镇压了,宋江不得不投降皇宫。

揭秘宋江平定与武松传说的差异

与宋江不同,方腊在起义之初就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以宗教教义作为精神准则;他的起义军比宋江更有纪律和组织。

起义之初,方腊决定先在重要城市扩张建立根据地,然后再与北宋对抗。因此,在攻下杭州后,方腊自称"圣公",改名"永乐",表明方腊起义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明确目的的政权。

此后,方腊先后攻克宋朝六府五十二县,义军人数达到十余万人,与宋江起义相比,他只攻克了十几个县城,宋江的义军从来不敢与朝廷正规军作战,所以宋江的义军人数和兵力规模都远不如方腊。

直到方腊改朝换代,建立政权组织,宋徽宗才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宋徽宗意识到,当时方腊统治下的人数已经超过了200万,他非常害怕。

揭秘宋江平定与武松传说的差异

方腊最后是怎么失败的?结局如何?

宋徽宗认为方老的反抗声势太大,他害怕了,于是使用了仁义和权谋两种手段。首先,他任命北宋历史上最有才能的宦官童贯为征讨方老的总指挥,同时发布圣旨,宣布撤销江南应奉局,罢免朱里贪官,并下诏为江南居民赎罪。宋徽宗的策略非常明确:一方面用武力镇压方赖起义,另一方面对江南百姓进行赔罪安抚。

然而,这让方腊低估了宋军,因为义军发展迅速。方腊之所以率军迅速攻城,就是利用了北宋江南地区武器装备落后的特点,因为当时北宋最精锐的部队都在西北和东北,而不是江南、因此,方腊从未接触过北宋真正的精锐部队,这导致他错误地判断宋军并不比北宋军队强。

揭秘宋江平定与武松传说的差异

为了平定方腊起义,宋徽宗将驻扎在西北和东北的精锐边军调往南方平定方腊。虽然宋朝的武功普遍较弱,但由于与西夏、大夏和辽的冲突不断,驻扎在西北和东北的宋朝边防部队战斗力很强。

方腊义军人数虽然超过十万,但义军的聚集是一时的,义军的战斗力只是永恒的,而宋朝边军西夏与辽国的矛盾不是一个档次的,宋徽宗为了迅速平定方腊起义,故意撤去防守方腊的十五万边军,所以当宋徽宗撤去边军时方腊起义就注定失败了。

宋徽宗撤走15万边军时,不仅给童贯一个统帅,还把大军分为两路,一路由童贯指挥,另一路由另一个宦官谭震指挥,谭震是大军之后的统帅。别看童贯和谭震是最高统帅,实际运筹帷幄的仍是边军最高统帅王栋和刘延庆。

揭秘宋江平定与武松传说的差异

王禀和刘延庆在边疆服役多年,与西夏和大辽的久经战阵的将领对垒,本可以完全独立于军权之外,但宋太祖赵匡胤以来的宋朝并不信任武将,历代皇帝也非常忌惮武将掌兵权,于是任命童贯和谭稹这两个宦官为名义上的最高统帅。

宣和三年(1121年)正月出发的两路宋军很快就与方来发生了冲突,实际上方来面对的是精锐的宋朝边军,这立刻迷惑了方来,朝廷军队很快就击败了方来的义军。

到了二月,王杰夺回杭州,宋江投降朝廷,并俘虏了方腊的弟弟方七佛,方七佛负责杭州的防务,率领大军。

王杰和刘延庆收复杭州后,并没有急于攻打方腊的老巢睦州,而是采取了张牙舞爪的策略,先后攻占了方腊占领的其他地区,最后将矛头对准了睦州。

揭秘宋江平定与武松传说的差异

3月,方腊负责防守睦州,但王祖自然不肯给方腊机会。刘延庆正在解放其他地方,王祖决定向睦州发起总攻。4月,睦州被攻破,方腊不得不退守家乡清溪。此时,刘延庆和名将杨惟忠已抵达睦州与王祖会合,王祖决定向清溪发起总攻,一举擒获方腊。

四月下旬,王福、刘延庆下令总攻矿源,七万多方腊居民最终被歼、被杀、被俘,被俘士兵被童贯下令杀入山洞,轰轰烈烈的方腊起义就此失败。

不过,方腊最终被擒在当时引起了小小的骚动,因为根据小说《水浒传》的记载,花和尚鲁智深最终擒获了方腊,而在坊间的评书和影视剧中,都认为是武松擒获了独臂方腊。由于评书、影视剧的传播影响,现在有了谁捉方腊的说法,很多人可能会说是武松捉了独臂方腊。

揭秘宋江平定与武松传说的差异

武松虽然名垂青史,但并没有参加征讨方腊的战斗。过去,武松曾任杭州知府。蔡京之子蔡俊任杭州知府时,武松侮辱蔡俊,将其免职。蔡俊的仁义引起了杭州百姓的不满,他也拒绝接受武松的官职,这让武松对蔡俊非常不满。一天,蔡俊出门时,武松突然跑去拿刀砍死了他。

被武松杀死的蔡俊当场落网,后来蔡京在狱中将武松折磨致死,但武松死后,杭州百姓怜悯杀死蔡俊的贪官污吏,特意主动将武松的尸体埋葬在西湖西泠桥上,并立了一块墓碑"宋义武松墓",至今西湖边还有一座武松墓。武松被杀时,方腊尚未造反,所以武松与方腊的交手并不多,武松也不可能一只手抓住方腊。

揭秘宋江平定与武松传说的差异

据史书记载,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曾与方流交战。为什么会引起这场风波呢?原来,韩世忠只是刘延庆手下的一个校尉,官职并不高,却有幸跟随刘延庆出征方腊。

王渊将军是刘延庆的部下,韩世忠当时是王渊的校尉。虽然王渊是他的上司,但王渊非常欣赏他,不仅与他结拜为兄弟,还在得知他家境贫寒时,给他钱帮助他。

王渊希望韩世忠能在平定方腊方面取得进展,于是建议韩世忠向当地人打听攻打岗源洞的捷径。韩世忠向当地人打听了一条捷径,于是韩世忠带着骑兵攻打方腊的轿子--江源洞,活捉了方腊。

但统帅辛兴宗通过抢韩世忠的功劳来夺方腊的功劳,辛兴宗一向善于巴结讨好童贯,与童贯的态度十分接近,所以王捐和刘延庆不敢争韩世忠的功劳、但幸亏右军统领杨惟忠忠厚老实,不怕童贯冒险进攻,冒着韩世忠真相的危险向宋徽宗报功,这才使韩世忠封赏官职成吉思汗。结果,方腊因窃取功劳被抓,引起一场小骚动。

被俘的不止方腊一人,还有他的儿子方伯、妻子邵氏和弟弟方肥。童贯将方腊全家送到京城汴京,由宋徽宗审判。同年八月,宋徽宗将方腊一家三口凌迟处死,并将方腊的弟弟方肥斩首。八月二十四日,方腊全家被凌迟处死。

虽然方腊被杀,但叛乱并未被彻底粉碎。童贯杀死了被俘的叛军,并鼓励剩余的叛军继续战斗,方腊死后,他的部下吕师祥和于道安继续领导剩余的叛军。

宣和四年(1122年)三月,方腊起义被彻底平定。方腊起义总共持续了一年零五个月,方腊亲自领导起义的时间也只有半年,但方腊起义对北宋王朝的影响却不小。自此,加速了北宋的衰落,北宋在"靖康之变"失败五年后就奠定了基业。可以说,方腊起义沉重打击了北宋的腐朽统治,加速了北宋的灭亡。

写在最后

因此,所谓的方老起义军总指挥是童贯,实际上在前线指挥作战的是宋朝名将王璜和刘延庆,而生擒方老的则是后晋名将韩世忠。

但方腊被安抚后,辛兴宗抢了这个无赖的功劳,他有多腐败也可见一斑,在北宋统治时期,辛兴宗不仅抢了韩世忠的功劳,同时还抢了宋江方七佛的功劳、在军中撵走宋江,也是因为辛兴宗与童贯关系密切,作为监军是君王的恩赐,辛兴宗管不了辛兴宗,最后宋江变节率众,才会发动第二次叛乱。

虽然宋江的第二次起义以失败告终,并被凌迟处死,但宋江和方老的起义都是被宋朝黑暗腐败的领导层所逼,宋徽宗也难逃北宋风气的责任。

方老的结局可以说是悲惨的,他被刺死、被凌迟,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他沉重打击了北宋腐朽蒙昧的统治阶级,加速了北宋王朝的灭亡。只是因为《水浒传》的缘故,很多人认为方腊起义的影响远远小于宋江起义,其实方腊起义的影响和对北宋王朝的打击规模往往比宋江起义大得多,只不过他和宋江都被《水浒传》宣传包装得不好罢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8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瞩目的焦点。她不仅在王公贵族之间活跃,就连当朝天子宋徽宗也爱慕她的才艺,常常前往青楼一游,与她尽情欢畅。而在梁山泊上,有一位反贼宋江,他与吴用等人在草莽间奋斗,想要为百姓谋福
2023-04-21 10:36:00
史书中的梁山好汉三条半:宋江武松是英雄,半条好汉鲁智深娶了谁
...阳军、京东、江北、楚州、海州等地官兵望风披靡,最后宋徽宗赵佶只好让徽猷阁待制张叔夜出任海州知府进行阻击。徽猷阁待制正四品,龙图阁直学士从三品,张叔夜在宋朝也算高级官员副部级高
2024-11-15 11:04:00
梁山上有4位好汉地位超然,宋江管不住,吴用不敢坑,分别是谁?
...些风花雪月的事儿。他还有个心愿呢,就是想见见当朝的宋徽宗。燕青一直都好大喜功,就想着靠着自己那翩翩风度能让皇帝留下深刻印象,好一下子出名。所以燕青开始谋划布局。他晓得李师师跟
2024-08-12 14:03:00
真实历史上,方腊起义真是被宋江平定的吗?
...了方腊?方腊的结局又是如何?下面就来说说这些问题。宋徽宗对艺术的追求激起了方腊起义宋徽宗赵佶是宋朝第八位皇帝,他不是一个好皇帝,他在位二十六年就使得宋朝由盛转衰,甚至最后酿成
2023-03-09 20:12:00
征讨完方腊后,鲁智深暗示好汉们离开宋江,仅6人听懂得以善终
...智深还是觉得,朝廷一定会在背后使用诡计。果不其然,宋徽宗给宋江随便封了官,就打发宋江带着小弟们出去打仗了。梁山明面是朝廷正规军,实际上却没有任何名分,就这样不明不白的为朝廷到
2023-10-11 18:35:00
宋江为何认为武松已经成了废人
...眼睛不好(申王长而有目疾),所以最后立了端王赵佶(宋徽宗)为皇帝。武松断了一条胳膊,虽然是因为征战断掉的,但是也足以使得一群腐儒吃惊了。二是因为宋江认为武松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
2024-06-08 13:12:00
蔡京高俅计算过:十一位梁山好汉手握重兵,有几人能为宋江报仇
...。如果这十一位手握重兵的梁山好汉一窝蜂地起兵闹事,宋徽宗赵佶肯定要把蔡京高俅童贯中的某一个人推出来顶缸。所以对蔡京等人来说,除掉宋江是有风险的,必须经过周密策划,要计算好梁山
2024-10-15 10:48:00
柴进能保武松一辈子,为什么不敢收留林冲,也救不了自己?
...是杀了朝廷命官也没事.大家听听柴进这嚣张的话,如果宋徽宗在现场,估计能气得吐血。不过要说柴进为什么敢这样说,那就得看看他的祖宗是谁了。柴进的祖先是后周世宗柴荣,当年柴荣死后,
2023-10-31 14:44:00
宋江得知武松断臂后,对吴用说了句话,武松懂了,留下照顾林冲
...廷后,还在跟随宋江希望获得功名的好汉一一被册封。但宋徽宗的一杯毒酒将宋江送上了天,临死之后,宋江怕兄弟们造反,更是带着兄弟们一同死去。 一部替天行道的侠义故事,就这样落幕了
2023-08-18 11: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