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德宏团结报
遇见“银珠米”
——一对傣族兄弟的乡村振兴梦
初次听到“银珠米”三个字,就被其吸引了,把白色半透明的米粒比喻成光华夺目的银珠,既生动又形象。仔细一打听,原来是梁河县芒东镇一对姓银的傣族兄弟俩生产的原生态软米,在当地小有名气,其背后还有一段故事。
顶着夏日的阳光,记者一行在芒东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梁河县银珠米业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一摞摞整齐码放的大米,还有一排先进的成套大米加工设备。年仅33岁的银流寿大步迎出来,“2023年,我们公司收购稻谷3000吨,向农户支付购米款2000多万元,辐射面积4000多亩。”这家颇具规模的大米加工厂就坐落在芒梁公路芒东段一侧,估计许多经常往返于这条路上的德宏人,也像我们一样浑然不知。
风景秀丽的芒东镇萝卜坝面积有2万多亩,一条清澈的河流蜿蜒流过,河里鱼虾成群,两岸稻花飘香,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银流寿将我们带进厂内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向我们展示了公司注册的商标。“这个是‘傣银’,2018年注册的,2022年又申请了‘银珠软’这个商标。商标上的图案由傣族人民喜欢的白象、孔雀等组成,是我设计的。我家姓银,又是傣族,所以就想着用‘傣银’‘银珠软’作为商标。”“我们公司是2017年成立的,也算是子承父业吧。我的父母在芒东镇翁冷村开了家小型大米加工厂,我初中毕业后就在家里帮着父母经营。弟弟银流胜去广东惠州打工,去了一年多看了外面的世界,就回来和我一起扩大经营规模,把父辈传下的大米加工销售产业做强做大,振兴乡村。”银流寿说。
从家庭作坊式的碾米房到注册公司、引进80余万元的成套大米加工设备,兄弟俩一路走来经历了很多困难,也发生了许多暖人的故事。成套大米加工设备日处理大米10吨,为了满足生产需求,兄弟俩开着拖拉机到萝卜坝的田间地头收购稻谷。如今,公司的知名度提升了,农户直接把稻谷送到厂里销售。“公司成立以来,我们向农户收购稻谷,从不赊账。”“新冠疫情暴发前,便宜的境外大米冲击市场,当地老百姓种植的大米销路不好,我们就高于市场价收购,帮助群众售卖。”“每次收购时,遇到年老体弱的老人,我俩就主动去帮他搬运稻谷,再多给他们些钱。我们年轻,多出点力没事。”“每年销售种子,遇到困难的家庭,就免费。我们兄弟俩经常在田里转,看到谁家的水稻有了病虫害,就提醒农户迅速防治。”“寨子里的孩子考取大学,我们会给予一定的资助。”“我们希望把好的水稻品种推荐给农民,让他们丰产又丰收。”……兄弟俩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了过去的种种经历。
“进料、去石、碾米、色选、抛光、打包、称重……”在“轰隆隆”的机器声中,银流寿兄弟俩向记者展示了大米加工的全流程。机器一打开,加工好的大米犹如瀑布般倾泻下来,兄弟俩动作娴熟地接米、打包,配合默契。“平时,我们聘请了3名缅籍工人,这久他们回国去办理手续了。大米装卸发车的时候,还要在附近村寨聘请七八名临时工。”
据了解,梁河县银珠米业有限公司销量最好的米是德优8号和软88,每当有经销商打电话来进货,都是兄弟俩不辞辛劳地开着小货车去送货,他们的银珠米销往芒市、腾冲、保山、昆明等地,合作的经销商有20多家。“许多外地客户尝到我们的米,也会从网上下单。我们银珠米最大的优势就是口感好。”银流寿说。谈及下一步的打算,兄弟俩都有扩大生产规模、更换设备的想法,“我们的产品不愁销路,每年的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最亟须的是新建一个稻谷烘烤房、一间仓库、一间产品展示销售铺面。”
乡村振兴,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扎根乡村发展生产、就业创业。“芒东镇人均耕地少,但若是用心耕作,种好烤烟和水稻,收入会比打工强。”弟弟银流胜认为。银流寿兄弟俩作为乡村致富的带头人,为年轻人扎根乡村创业就业提供了案例。希望他们的故事能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让美丽乡村更有人气、更有烟火气。
∗德宏融媒记者 肖素梅 倪桂英 曹园雅 曩 薇 文/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1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