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国际社会看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7-25 10:28:00 来源:杭州网

人民日报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一个拥有5000多年璀璨文明史的大国,一个有着深厚天下情怀、致力于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民族,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人类文明进步一边,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己任,不断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前景阔步前行。

中华民族传承和追求的是和平和睦和谐理念

九万里神州惠风和畅,五千年文明礼乐和平。不久前,由故宫博物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落下帷幕。展览共展出400余件文物精品,通过“天地同和”“万邦协和”“宜民安和”“乐在人和”4个贯穿一体的单元,探寻中国“和合”文化的历史渊源。

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

中国自古就提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2000多年前,中国人开通了丝绸之路,推动东西方平等开展互利合作和文明交流。600多年前,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7次远洋航海,到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撒了和平友谊的种子,留下的是同沿途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从未主动挑起一场战争,从未侵占别国一寸土地。

加纳大学中文系主任布赖特·恩克鲁玛说,中国自古倡导和平发展,不主动挑起冲突,同时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这一点非洲民众感受深刻。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和平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习近平主席向世界郑重宣示:“中华民族传承和追求的是和平和睦和谐理念。我们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侵略、欺负他人,不会称王称霸。”

中国以实际行动,向世界传递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

从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到参与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进程;从为解决国际热点问题努力劝和促谈,到提出并践行全球安全倡议,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

从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广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平台,到发起全球发展倡议,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中国始终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实现共同发展。

从提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到探索“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中国始终坚持走合作发展的道路,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泰国前总理阿披实·维乍集瓦表示,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为维护多边主义和促进共同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古巴国际政治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爱德华多·雷加拉多认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仅为自身的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

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

今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山河万里远,咫尺玲珑心。”哈萨克斯坦歌手同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对话跨越时空。中国同中亚五国歌手齐声高唱《美美与共》,歌声久久回荡。一场文艺演出,尽显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包容四海的雍容气度。

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习近平主席在国际场合的话语掷地有声:“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回顾人类文明的演进史,不难发现,文明之间如果一味采取对抗姿态,只会穷途末路、两败俱伤。唯有选择文明对话,才是坦途正道。

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中华文明从不追求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而是在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寻求价值相通、心灵契合。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新时代的中国,赋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一中华文化蕴含的“天下观”崭新内涵。今年3月,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语言与文化研究学院副教授哈内斯·费尔纳表示,中国在其悠久的历史中,积极与外部世界保持交往,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如今,中国是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既积极借鉴世界先进经验以促进自身发展,也打造了多种全球公共产品以推动实现共同发展。

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拉贝希表示:“中国认为没有一个文明是优于其他文明的。中国非常尊重非洲的需求和愿望,也愿意用非洲人最能接受的方式帮助非洲。中国从不干涉非洲国家内部事务,也不会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

中国的事业是得到世界各国人民支持的事业,是向世界开放学习的事业,是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不论发展到什么水平,中国都虚心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人类共同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又一次站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

“合则强,孤则弱。”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中国积极践行合作共赢理念,推动国际合作深入发展。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到推动创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等多边机构;从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到团结各国共同抗击新冠疫情;从推动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到推动制定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并率先发布国别方案,中国始终把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中,始终把中国人民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中国在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力所能及地帮助其他国家发展,通过合作与各国实现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葡萄牙里斯本大学教授安东尼奥·奎罗斯表示。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各方应该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习近平主席多次深入浅出地阐释这一道理:“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中国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始终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中国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同时开创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俄罗斯报》社长涅戈伊察表示,中国对现代化的追求为各国进一步深化互利合作提供更多新机遇,为人类共同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一个鲜明特点是走和平发展道路,这值得世界各国学习。”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说,中国始终坚定践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公平正义,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权利,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强劲正能量。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以更宽阔视野、更开放胸襟、更积极姿态,同国际社会一道,为世界的和平稳定尽责,为人类的繁荣进步出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5 14: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和谐共生;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旗帜,追求和平发展道路。其次,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提供了中国特色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现代化之路不
2024-04-15 06:01:00
【地评线】东湖评论: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作出全面阐述,深刻揭示出“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并鲜明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课题。2023年10月27日,二十届
2024-02-21 15:07:00
...往来。中国前行之路势不可挡,也是因为中国选择的和平发展道路得人心、合潮流、顺大势。中国始终把自身命运同各国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世界各国共同
2023-07-06 22:43:00
传承千年文脉 谱写文明新篇
...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
2023-06-11 10:57:00
山东中华文化学院举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
...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齐鲁文化中与中华文明五大特性高度契合的优秀因子,对其进行准确无误的解读,阐释其古典含义,并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彰显永恒价值,为建设中
2023-06-20 09:22:00
...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符合各国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国际社会共同发展。塔依认为,将自己的价值观和发展模式强加于他国是霸权的体现。“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2024-01-13 05:46:00
...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现代性”因中国式现代化而独特,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而独特,因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而独
2023-11-10 09:52:00
田飞龙:“中国统一台湾就是世界大战”?西方搞错了什么
...励,“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非西方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全球南方国家瞩目的新选项。对比美西方与中国对全球南方的合作、援助与成效,事实胜于雄辩,全球南方的觉醒和行动超出美
2023-08-12 09:15:00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出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发布的《携
2023-10-02 05:50: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海外网10月31日电 据美国《纽约时报》10月30日报道,因美国联邦政府持续停摆,路易斯安那州五分之一的居民正因援助断供而面临饥饿
2025-10-31 17:14:00
韩国现一中高中男排访问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中学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冯小伟)2025年10月29——30日,韩国现一中高中男排访问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中学并举行了友谊赛
2025-10-31 13:34:00
中国网10月29日讯 据中国驻荷兰王国大使馆消息,近日,荷兰发生一起涉中国公民交通事故。中国驻荷兰大使馆提醒在荷中国公民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2025-10-29 21:52:00
中国网10月29日讯 据中国驻英国使馆网站消息,日前,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就英首相斯塔默涉华言论答记者问。记者:据报道,英国首相斯塔默近日接受采访时称
2025-10-29 15:01:00
中国网10月29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25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阿尔及利亚国务部长兼外长阿塔夫通电话
2025-10-29 20:49:00
中国网10月29日讯今天,中国驻札幌总领馆再次提醒领区公民警惕“熊出没”,加强安全防范。近来,日本野熊袭人事件频发。据不完全统计
2025-10-29 14:29:00
利比亚紧急救援服务部门发布消息说,一艘偷渡船28日凌晨在利比亚西部城市扎维耶附近海域倾覆,造成18人丧生、18人失踪,另有92人获救
2025-10-29 13:33:00
中国网10月29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28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2025-10-29 09:47:00
“福州—泗水”国际客运航线顺利启航
福州新闻网10月28日讯(记者 宋亦敏 通讯员 王蔚然 彭新建 江瑾婷)28日上午9时20分,搭载着136名旅客的MF8721航班从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平稳起飞
2025-10-29 00:41:00
联合国、法国27日谴责以色列军方日前再次袭击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维和人员的行动。以军承认投掷了弹药,但否认向联黎部队开火
2025-10-29 00:3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通讯员 王子毅 记者 谢嘉迪)10月27日,厦航MF8661航班从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平稳起飞,标志着泉州至吉隆坡直飞航线正式通航
2025-10-28 07:5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佘峥 通讯员 戴佩琪)基于历史事件创作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中的主角吴石保护下来的“末次资料”,到底有啥意义
2025-10-27 16:27:00
东航恢复中印航线:上海浦东⇌德里航班11月9日开飞
@中国东方航空 介绍,11月9日起,东航将开飞中国上海往返印度德里航线,由空客A330-200宽体客机执飞,每周三、六
2025-10-27 14:41:00
两架美军机在南海相继坠毁
据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发布消息,当地时间10月26日下午2点45分左右,美国海军一架隶属于第73直升机海上打击中队的MH - 60R“海鹰”直升机
2025-10-27 14:07:00
政府“停摆”持续 美低收入人群食品援助将于11月1日停止
当地时间10月25日,美国农业部在其网站上发布通知称,美国联邦政府的“补充营养援助计划”将于11月1日停止。美国农业部称
2025-10-27 13: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