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在清朝末年,刽子手的收入如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4 15:3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单纯就收入来说,清朝末年的刽子手们,也堪称白领中的白领了。

试想一下,有着朝廷身份背书,吃着皇粮保丰收,再加上“灰色收入”,刽子手的钱基本上多到花不完。

这可不是我的一面之词,据大清最后一个刽子手邓海山回忆,他在做刽子手的那几年里,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赚了多少钱。

在清朝末年,刽子手的收入如何

就是这样一份旱涝保丰收的职业,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争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份职业“有损阴德”。

刽子手行业的“潜规则”

刽子手这个行业的门槛不高,但是入行的人却不多。虽然赚钱多,但是古代的老百姓并不随意选择“恰烂钱”。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个以砍头杀人为主要职业的工作,实在是有损阴德,要不是走投无路且有因缘巧合之下,很少人愿意主动入这一行。

古代的刽子手来源无非是以下两种,一种是世袭祖上,从小便耳濡目染,对这一行不抵触从而加入其中。另一种便是由于自身或者家庭愿意,无法像其他人一样在社会上找到一个“正经职业”,迫于无奈选择加入刽子手这一行业。

在清朝末年,刽子手的收入如何

即便是如此,真正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刽子手,也是要经过“考验”才能够顺利胜任。所谓的考验,总结下来无非是以下两点:

(1)心理承受能力好,胆子够大;(2)手眼协调能力好,技术高超;

没有这两项基本能力,刽子手这个行业的门便始终是关着的。古代的刑罚较多,刽子手需要掌握的技巧也并不局限于这一种。

如果不是涉及到大恶不赦之罪,基本多以砍头为主,如果是被统治者格外关注的犯人,就有可能被判凌迟之刑。

像在晚清十分影响巨大的太平天国运动,在运动失败之后,不少被俘获的太平天国首领被凌迟处死,其中以石达开最为著名。

不管哪一种刑罚,要想完全熟练的掌握,都要经过刻苦的训练才行。单说砍头,刽子手在上岗之前,便要经过刻苦的训练。

他们会寻找类似于人头大小的冬瓜,然后在冬瓜上面画一条直线,然后新手刽子手双手持刀,一刀斩下去,冬瓜不偏不倚的沿着线被切为两半,连续多次达到这个效果,视为合格。

在清朝末年,刽子手的收入如何

砍完了冬瓜之后,下一步便是砍香火。点燃一根香,刽子手双手持刀,站在香炉的侧面,一刀砍下去,能够将香火的发光之处砍下去,还不损坏其他未发光部位,连续多次成功,即可视为合格。

凌迟相比砍头,技术要求更为严格,他们除了计算刀数之外,还要躲避犯人的动脉,防止犯人提前因失血过多而死。

负责凌迟的刽子手前期先是用土豆之类练手,之后便长期混迹于肉铺,以提高自己的刀法。只有经过层层考核,才会最终正式上岗,在这里便不再赘述。

正式上岗的刽子手,在刑场行刑会遵循一个“防前不防后”的原则。

这也算是个行业“潜规则”,犯人被押赴刑场之后,犯人的身前身后会站着两个刽子手。当行刑时间到了之后,犯人第一感觉便是看着身前的刽子手,可就在这个时候,身后的刽子手上来一刀,结束了犯人的生命。

如此一来,此举既能够让犯人在不紧张的情况下结束生命,又能够避免犯人因为过度紧张而影响砍头的整体效果,可谓是一举两得。

在清朝末年,刽子手的收入如何

刽子手的禁忌

刽子手毕竟是以杀人为业,背后的讲究自然少不了。像在刑场之上,刽子手选择在犯人背后下手,最直观的一个原因便是担心自己的模样被犯人看到眼里,其实最大的原因还是他们不忍正视犯人那可怜的眼神罢了。

为了避免被犯人的“亡魂”所扰,在行刑完毕之后,刽子手多会选择绕路回县衙复命,一路上不会与路人交谈,更不会回头看。

除此之外,刽子手行业还流传着“刀不过百”的行业红线。“杀人过百,断子绝孙”,这个诅咒让无数刽子手手心发凉。

据传,最后一个刽子手邓海山便是破了这“刀不过百”的禁忌,他一生砍了近400个脑袋,赚了不少钱却越长越丑,连个老婆都没有讨到。

到了晚年,邓海山病痛缠身,在病痛与孤独中了此残生。

除了“刀不过百”之外,刽子手们自己从不磨刀。在影视作品中,刽子手坐在磨刀石前疯狂磨刀的镜头,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刽子手们一直不承认自己是“杀人凶手”,他们认为杀人的是刀,而不是人。因此,即便是刀再钝,他们也不会去磨刀。

在清朝末年,刽子手的收入如何

只要是磨刀,就成为了刀的帮凶,不但刽子手自己不磨刀,就算是以磨刀为业的磨刀人,他们也拒绝磨刽子手的刀。

最后一个禁忌便是不留浮财;从这也可以看出来,刽子手们的收入真的不错。除了用于生活基本开销之外,刽子手们多会将浮财散去,或者是跟别人吃吃喝喝,亦或者是花重金娶个老婆。

为的就是通过散财将死者的怨气分担一下,可在很多时候,他们即便是想要散财,可是效果并不非常理想,人们更多的还是不愿意去招惹这份晦气。

刽子手的收入如何,砍一颗头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古人多会选择秋后问斩,刽子手的旺季,基本集中在秋天。在清朝末年,刽子手每出场参与行刑一次,就会得到4块银元。

由于地区不同,这个价格也会存在波动,基本会在2块到4块之间。每个月还有不少于1块大洋的底薪。

这还不算家属送给的灰色收入,要知道为了让犯人少受罪,亦或者是求一个“全尸”,都要给刽子手额外送钱的,而这笔钱,要比他们正经的底薪+提成多得多。

这样不算旺季,平均下来每月砍一个人头的话,加上家属送给的“红包”,每月至少也得10个大洋。

在清朝末年,刽子手的收入如何

在当时,1块大洋可以购买500个包子,可以供一户普通老百姓生活半个月,大致估算一下,1个大洋相当于现在1000块的购买力。

如此一来,一个刽子手一年平均下来年薪至少可以12万以上。如果赶上秋季罪犯多,一刀下去就是4000块的提成,因此刽子手的收入天花板,是我永远都摸不到的地方。

后记

由此可以看出,刽子手很显然是一个高收入群体,旱涝保收,即便是折算到现在,年收入保底也在12万以上。

可是同样不得不说,刽子手更是一群忍受寂寞孤独的可怜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4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师父告诫他砍头不过百,此人不听劝,砍了99颗后仍继续,下场凄惨
...年轻人,通常打死都不会去做这个工作!这个工作就是:刽子手!刽子手这门古老的职业,上世纪初,斩首死刑废除之后,才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古代,干刽子手的都是家境贫寒,生计艰难的贫民。
2024-12-28 20:17:00
民国时期的刽子手是怎样炼成的
...据民国《顺天时报》记载,邓海山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刽子手,那么他最后的生活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说起来,刽子手这个行当早在春秋战国时的史书上便有零星记载,到秦汉时期已经成了衙门里
2023-08-12 06:05:00
古代刽子手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
刽子手一年或许砍不了几个头,但每砍一个,就够他吃大半年的了,绝对属于高收入群体。刽子手的工资收入为什么高?所谓刽子手,就是古代专门对死刑犯进行砍头的一种职业,属于是下九流的范畴,
2024-07-01 16:31:00
清朝最后一位刽子手邓海山,一生砍了300多个脑袋,晚年终遭报应
我们从小就知道,在古代的时候,有一个职业叫做刽子手。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刽子手是一个十分残忍的职业,很多人都非常的畏惧。但是对于古代人来说,这是一个十分光荣的职业。刽子手会通过一
2025-05-04 20:09:00
古代刽子手为何很多都没有娶妻生子
...和,肩膀上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命运。家族中代代相传的刽子手之职,将命运的重担无声地转移到了他的肩上。林风成长在一个充满了古老传统和禁忌的家族中。家人告诉他,刽子手这个职业是为了
2023-06-28 21:49:00
大清最后的刽子手:一生砍了300个脑袋,无儿无女,晚年凄凉无比
...被绑缚刑场砍头示众,而这砍头也就催生了一种职业——刽子手。他们胆大心细,需要一段时间上的练习手法、刀工,炼成后的刽子手收入是非常的可观的,基本上每个刽子手的生活都过的非常的滋
2023-08-24 10:06:00
聊聊清朝最后一位刽子手——邓海山
...他们被五花大绑到菜市口,监斩官一声令下,手拿大刀的刽子手就会对着犯人的脖子咔嚓一下,场面可谓是血腥至极。虽然刽子手这个职业并不讨喜,但里面的门道却有很多,据说清朝最后一位叫邓
2023-01-31 19:36:00
古代刽子手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
刽子手是古代专门执行死刑的人,相信大家在各种古装剧中肯定都见过刽子手大概是什么样。当然刽子手这个职业可不是人人都能干的,当好刽子手必须要有很好的手法以及心里承受能力,如果手法不好
2023-05-03 06:49:00
古代刽子手的收入是什么样的
说到刽子手大家都会想到砍头这个事情的,其实还是挺需要一些勇气的,没点本事还真的干不了这个事,所以还是挺佩服这些刽子手的,那么既然一般人都做不了这个事情,那么想必这个事情的待遇一定
2023-05-05 16: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