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清朝最后一位刽子手——邓海山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31 19:3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封建社会,当权者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通常都会发明一些骇人听闻的刑罚,斩首示众就是其中之一,因此不管是当官者还是为民者都对砍头谈之色变。

尤其是在清朝,我们经常会在一些影视剧中看到犯人被砍头的场面,他们被五花大绑到菜市口,监斩官一声令下,手拿大刀的刽子手就会对着犯人的脖子咔嚓一下,场面可谓是血腥至极。

聊聊清朝最后一位刽子手——邓海山

虽然刽子手这个职业并不讨喜,但里面的门道却有很多,据说清朝最后一位叫邓海山的刽子手,一生砍了300多个犯人的首级,导致晚年流离失所,惨遭报应。

门槛高的可怕职业

刽子手这个职业虽然在民间不受待见,然而在官府可是个正当的工作,不过在古代讲究因果报应,古人对于杀生是极其忌讳的,所以一般的人对刽子手这一行是能避多远就避多远。

聊聊清朝最后一位刽子手——邓海山

但是这个不受待见的职业却有很多限制,例如身材,力气都有诸多硬要求,因为想要让犯人痛痛快快的走,刽子手必须要虎背熊腰,孔武有力才能利索的完成砍头的动作。

其次要胆子大,要知道头部是身体最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行刑的时候,刽子手必须心狠手辣,才能在血液飞溅的时候,压下心中的恐惧,一些经验老道的刽子手甚至能做到眼都不眨一下。

聊聊清朝最后一位刽子手——邓海山

最重要的是要守规矩,我们都知道每一个行业都有不同的要求,刽子手同样如此,由于神鬼之说在古时候十分的盛行,人们都认为行善积德得福报,杀生造孽尝因果,更何况是刽子手这种血腥的行业。

并且在这一行之间还有着两个极为讲究的规定,第一个就是斩够99个头就必须金盆洗手,因为9是极数,有着至尊之意,倘若超出必然会导致天怒人怨。

聊聊清朝最后一位刽子手——邓海山

第二个就是刽子手不能磨刀,夺人性命本就伤天害理,但刽子手毕竟是奉命而行,若是专门磨刀就会有着刻意谋害的嫌疑,为了不徒增罪孽,刽子手自然不会干这事。

由此可以看出,刽子手这个行业的诸多要求是很多普通人做不到,但有个人却打破了行业间的规定,他就是邓海山,他的贪婪不仅让他一贫如洗,最后还无罪而终。

拜师学艺,利欲熏心

说起邓海山这个人,他从小的命运也是十分悲苦,不仅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里,更是连学都没上过,随着一天天的长大,邓海山也准备出门找个活干,为家里贴补些家用。

聊聊清朝最后一位刽子手——邓海山

但他不识字不认数,因此找工作就更加雪上加霜,偶然一次他听说刽子手这个行业需要人,而且官府给的银钱还不少,于是他就准备尝试一下。

虽然这个行业有损阴德,但是连饭都吃不上的邓海山自然顾不得那么多,但刽子手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更何况他也没有认识的人,心灰意冷的他很快就成了乞丐。

聊聊清朝最后一位刽子手——邓海山

一次偶然在街上乞讨的邓海山和佟绍箕偶遇,佟绍箕见他一脸凶相,是当刽子手的好苗子,就上前问他愿不愿意干这一行,邓海山也痛快,说只要吃饱饭就行,然后两个人就成了师徒关系。

想要成为合格的刽子手就必须勤加练习,为此师傅让他用西瓜,冬瓜练习劈砍的动作和力度,佟绍箕还在上面还画上一条线,让他用来锻炼准度,就这样日复一日,邓海山终于成功出师。

聊聊清朝最后一位刽子手——邓海山

就在他准备离去的时候,师父郑重其事的告诉他,砍头一定不要过百,否则会有承受不起的报应,但是邓海山显然没有当一回事。

邓海山之所以不把这句忠告当回事,是因为在学艺的时候,他看到了刽子手这一行业赚的盆满钵满,自己有这样的本事肯定要牢牢把握,实际上邓海山看到的确实没错。

聊聊清朝最后一位刽子手——邓海山

俗话说“砍刀一响,黄金万两”,由于这一行的特殊性,官府给的工资十分诱人,清末民初刽子手的俸禄就多达四块银元,尤其是遇到一些大冤案或者犯人较多的场面,更是能让刽子手暴富。

再加上囚犯的家里人也会给刽子手“送礼”,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亲人能走的轻松一点,邓海山就是看重这一点,在囚犯家人寻来送钱求情后,邓海山也并未拒绝,反而来者不拒统统收下。

聊聊清朝最后一位刽子手——邓海山

就是凭着高工资和不义之财,邓海山的生活越来越好,直到砍完第99个脑袋后,他想起了师父的忠告,但此时的他已经成为金银的俘虏,为了能拿更多的钱,他狠了狠心决定继续干下去。

凄惨晚年,终有报应

据统计邓海山一生共砍了300多个人头,这个数字让人不寒而栗,后来民国出现了另一种枪决的行刑方式,逐渐代替了血腥的砍头。

聊聊清朝最后一位刽子手——邓海山

可惜邓海山除了刽子手这层身份之外就是一个普通人,枪这种东西他肯定没有机会接触,所以邓海山就成了失业人员。

如果他在年轻时节俭一些,以刽子手这种高薪职业攒的银钱可以让他安度晚年,奈何他这个人花钱大手大脚,并没有留下积蓄,所以再次回到了贫穷的时候。

聊聊清朝最后一位刽子手——邓海山

除此之外,因为他刽子手的身份让很多女子避之不及,肯定都不想嫁给他,所以在年轻的时候,邓海山并没有成家,现在老了也没有子嗣为他养老送终。

就在这双重打击下,邓海山不得不上街乞讨,甚至连一处像样的屋子都没有,这个时候的他再一次想起师父的忠告,悔不当初却并不能改变什么,再加上年事已高,不久就在一间破茅草屋去世了。

聊聊清朝最后一位刽子手——邓海山

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虽然刽子手的身份让他年轻时风光一阵,但奈何他并不懂得适可而止,不仅没有隐退还变本加厉,最后落得个无后而终的下场。

面对欲望,我们必须要保持理性的思维,不能因为一时的贪图享乐而导致万劫不复,否则最后的受害者只能是我们自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1 21: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朝最后一位刽子手邓海山,一生砍了300多个脑袋,晚年终遭报应
我们从小就知道,在古代的时候,有一个职业叫做刽子手。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刽子手是一个十分残忍的职业,很多人都非常的畏惧。但是对于古代人来说,这是一个十分光荣的职业。刽子手会通过一
2025-05-04 20:09:00
民国时期的刽子手是怎样炼成的
...据民国《顺天时报》记载,邓海山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刽子手,那么他最后的生活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说起来,刽子手这个行当早在春秋战国时的史书上便有零星记载,到秦汉时期已经成了衙门里
2023-08-12 06:05:00
古代刽子手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
刽子手一年或许砍不了几个头,但每砍一个,就够他吃大半年的了,绝对属于高收入群体。刽子手的工资收入为什么高?所谓刽子手,就是古代专门对死刑犯进行砍头的一种职业,属于是下九流的范畴,
2024-07-01 16:31:00
师父告诫他砍头不过百,此人不听劝,砍了99颗后仍继续,下场凄惨
...年轻人,通常打死都不会去做这个工作!这个工作就是:刽子手!刽子手这门古老的职业,上世纪初,斩首死刑废除之后,才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古代,干刽子手的都是家境贫寒,生计艰难的贫民。
2024-12-28 20:17:00
大清最后的刽子手:一生砍了300个脑袋,无儿无女,晚年凄凉无比
...被绑缚刑场砍头示众,而这砍头也就催生了一种职业——刽子手。他们胆大心细,需要一段时间上的练习手法、刀工,炼成后的刽子手收入是非常的可观的,基本上每个刽子手的生活都过的非常的滋
2023-08-24 10:06:00
古代刽子手为何很多都没有娶妻生子
...和,肩膀上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命运。家族中代代相传的刽子手之职,将命运的重担无声地转移到了他的肩上。林风成长在一个充满了古老传统和禁忌的家族中。家人告诉他,刽子手这个职业是为了
2023-06-28 21:49:00
在清朝末年,刽子手的收入如何
单纯就收入来说,清朝末年的刽子手们,也堪称白领中的白领了。试想一下,有着朝廷身份背书,吃着皇粮保丰收,再加上“灰色收入”,刽子手的钱基本上多到花不完。这可不是我的一面之词,据大清
2023-05-04 15:30:00
杀人状元刽子手的冷酷与悲剧结局
...不会让人羡慕,反而会遭人唾弃。这是哪一行呢?那就是刽子手。刽子手这一职业最早形成于秦汉时期,到隋朝时曾一度消失,唐朝初期再次设立。清朝灭亡后,民国政府对待死刑犯改用枪决,刽子
2023-10-30 14:31:00
古代有一种刑罚,犯人在行刑前要贿赂刽子手
...判过自己的女儿实行腰斩。腰斩,顾名思义就是用闸刀或刽子手挥舞大刀将犯人从腰部斩断。被腰斩的犯人通常不会立马就死。他们依然保留神志和痛感,直到血流尽而亡。听说历史上有人被腰斩后
2023-05-18 09: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每年的9月18日,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9-18 12:03:00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