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印江新农人杨秋萍回乡打造村民增收新“引擎”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26 15:20:00 来源: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赵超超 冉秀娟)初夏的田野里,在和煦的阳光下,刀坝镇罗南溪村的水稻田内旋耕机在水田里来回犁田,十来位工人用勤劳的双手将一株株代表着丰收的秧苗插入稻田里,新绿的水田中倒映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其中一道年轻靓丽的身影格外引人瞩目,她便是罗南溪村新农人——杨秋萍。

印江新农人杨秋萍回乡打造村民增收新“引擎”

“拼搏到无力,努力到感动自己。”这是杨秋萍时刻激励自己的一句话。2015年至2019年这4年时间里,她辗转多个地方,先后在湖南、印江县城经营粉店、餐馆,虽然在经商的这4年间都有不错的收益,但她的心却始终牵挂着家乡这片土地。

印江新农人杨秋萍回乡打造村民增收新“引擎”

“2019年回家过春节时与家中长辈闲聊得知,村里基本是老人在家,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寨中的大量土地闲置,看见原来承载一家人希望的良田杂草丛生,深感痛心。于是,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我要回来,这地他们不种,我来种。”谈到返乡原因杨秋萍说。

2019年,正值刀坝镇发展辣椒产业,通过村委协商个人出资,杨秋萍与罗南溪后河撂荒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由于当时资金不够,杨秋萍便将印江所经营的餐馆进行转让,筹集资金将80亩撂荒地开垦出来,种上了辣椒。到2021年,又开始实行油稻轮作,标准化水稻种植。

印江新农人杨秋萍回乡打造村民增收新“引擎”

“从犁田、搭耙、耙田、育秧、插秧,每道工序我都清清楚楚,也都亲自参与,小型机械操作、维修我也手拿把掐,他们都喊我‘女汉子’。”谈到稻田耕作时杨秋萍自豪地说。

印江新农人杨秋萍回乡打造村民增收新“引擎”

“我们每天早上6点开始栽秧,中午11点吃饭,下午两点钟开始,太阳大的时候我们就是三点钟再开始,七点钟就吃饭回家了。”刚刚插下一株秧苗的李妹大笑着说,“我们年纪大了,外面找不到工作,在她这里帮忙,除照看家里的老人和自己种地,每年两季都还有10000元的收入。”

“由于地理原因,我们是全人工耕作,长工有10人,忙的时候有二三十人,每人每天80元工资还包吃,土地流转费每亩每年300元。”谈到村民增收时,杨秋萍开心地说,条件虽然艰苦,但依然要坚持,看到荒地重新焕发生机,我就会感到满满的幸福!

印江新农人杨秋萍回乡打造村民增收新“引擎”

从一位经营店面的老板娘,到如今人们口中的“女汉子”,杨秋萍用了整整5年的时间,这5年间她每天想的是如何将土地利用好,让土地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虽然每天很苦很累,但当她看见经过自己的努力,撂荒的土地被盘活,村民们足不出村就能找到工作有收入,她的脸上不由得泛起了一丝笑意。

印江新农人杨秋萍回乡打造村民增收新“引擎”

问及以后的发展目标,坐在田边的杨秋萍坚定地说:“将继续用心用情种好土地,流转更多田地。”这位“女汉子”眼里充满着对未来丰收的憧憬。

据了解,2023年杨秋萍的种植基里共种植油菜80亩、水稻80亩,年产值达18万元,发放劳务工资4.1万元,带动本村及周边村群众就业512人次。2024年,该基地已收获80亩油菜,共计28000斤菜籽。种植辣椒60亩,预计种植80亩水稻,目前已栽种76亩。

一审:何川

二审:林秀姜

三审:文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6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印江周家湾村:让耕地成为强村富民“新引擎”
...社,种植茶叶和红香柚,向土地要收益。”周家湾村位于印江自治县缠溪镇东北部,全村人口为936人,耕地面积为2280.49亩。虽然全村人均耕地面积不少,该村在之前却是不折不扣的贫
2024-04-26 10:21:00
返乡“新农人”渐成乡村发展新引擎
本文转自:驻马店日报返乡“新农人”渐成乡村发展新引擎本报记者 方 祥 通讯员 陈远志9月15日,走进泌阳县铜山乡毛桥村苏彦会苹果园,放眼望去,枝头上挂满了套着袋子的苹果,不少市民
2023-09-20 00:02:00
...端口的形式,嵌入智慧农业项目,也能通过招引数字化‘新农人’的方式壮大村庄自身优势产业,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给村庄发展、村民致富带来的效益日益可观。”平度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
2023-08-30 10:01:00
小木耳撬动大产业!印江板溪镇年产值3000万元的乡村振兴实践
多彩贵州网讯(赵超超)时下,正是黑木耳采收季。走进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板溪镇大坪村黑木耳种植基地,23名群众穿梭其中,灵巧的手指在菌棒间跳跃,一朵朵肥硕的黑木耳被轻轻摘下,装满了
2025-04-01 15:54:00
人才引擎 智赋乡村
...开阔的眼界为乡村振兴路上的村民打开一扇新的大门。“新农人”带头“尝鲜”新产业。“我相信一句话,‘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反哺家乡,而不是为了摆脱家乡’,这也是我选择读农大的初心。
2023-12-29 01:41:00
印江:“扫码巡”进基层,群众心头事“码上办”
...我解决了这件心头事!”为表达对巡察组的感谢,近日,印江自治县木黄镇木黄村村民杨江勇,为印江自治县委第二巡察组送来了一面绣有“倾听百姓呼声,为民办事解忧”的锦旗。今年3月,十四
2024-05-11 14:24:00
南溪:写好库区移民发展“后半篇文章”
...,吸引了很多人过来观光。”日前,临海市杜桥镇南溪村村民徐丽萍向记者介绍起眼前这座美丽整洁的村庄。南溪村位于杜桥镇西北面,是水库移民后扶村,曾被称为“建在废岩仓上”的新农村。从
2023-10-05 00:33:00
...资达200余万元,同时辐射带动碧江、沿河、德江、松桃、印江、思南6个区县的部分乡镇种植香柚。如今,“万山香柚”作为“梵净山珍·健康养生”系列品牌产品畅销全国,供不应求,还曾摘
2023-01-24 08:59:00
朝天椒喜迎丰收 鼓起群众“钱袋子”
...炎炎夏日,河口县南溪镇溪东社区的500亩朝天椒成熟了,村民们穿梭在田间地头采摘红红的辣椒,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走进南
2024-06-03 02:5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 许晓婷 通讯员 余丽清)今明两天,厦门高速持续迎来返程高峰,请司机朋友们提前规划好时间和路线
2025-10-07 08:00:00
10月7日至8日,全省高速公路迎来返程高峰,特别是8日10时至21时返程流量将较为集中。加之未来几天,全省会有分布不均的降雨
2025-10-07 06:54:00
央媒看太原10月3日,央视《新闻直播间》以《千年晋祠迎来客流高峰 加强服务保障》为题,报道了进入国庆中秋假期,古建热不断升温
2025-10-06 07:11: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双节假期,不少人返乡探亲,但也有不少异乡人,因为种种原因,中秋无法与家人团聚。连日来,我市多个社区组织了迎中秋活动
2025-10-06 07:42:00
华商网讯 福建省尤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10月5日发布消息,10月5日9时50分许,尤溪县消防救援局接警,5名人员进入坂面镇一矿山企业的废弃矿硐
2025-10-06 08:12:00
两名女生跟网友上山“探险”被困山谷 救援队助她们脱险
救援队员找到两名被困女生。(十方应急救援队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 许晓婷)树林茂密、毒蛇出没,两名女生跟着40多名网友上山“探险”
2025-10-06 08:50:00
琴动鼓浪屿声传海内外 第十四届鼓浪屿钢琴艺术周获《人民日报》点赞
艺术周吸引众多国际友人参加,图为国际友人和市民游客一起观看庭院音乐会。(供图/鼓浪屿管委会)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国庆中秋假期
2025-10-06 08:50:00
“人民必胜——中俄美术作品展”是用艺术的方式诠释“正义必胜,人民必胜,和平必胜”的合力宣言
近日,“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在长春美术馆开展。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张路江出席开展仪式并致辞
2025-10-06 09:17:00
大厂:“老字号”与“新网红”齐飞 月饼市场热闹开“抢”
河北新闻网讯(杨迪)国庆、中秋“双节”到来之际,大厂月饼进入销售旺季。各种口味丰富、包装精美的月饼成为市场主角,为节日增添了浓厚氛围
2025-10-06 10:14:00
国庆中秋假期护娃“睛”!河南小儿眼科权威熊凤枝教授:早发现早干预,给孩子清晰视界
大河网讯 国庆长假来临,不少家长计划带娃出游、居家休闲,但孩子长时间看屏幕、户外用眼不当等问题,也让儿童眼健康成为假期关注焦点
2025-10-06 12:53:00
怀化文旅回应晓华理发店热度下降:很难回到巅峰期,但比爆火前经营效益好
大皖新闻讯 日前,江西景德镇“鸡排哥”走红,国庆期间现场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与此同时,2024年爆火的湖南怀化“晓华理发店”热度下降也成了广大网民热议的话题
2025-10-06 16:0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10-06 17:02:00
当国庆的红旗漫卷天山,中秋的明月照亮晋疆,有一群医务工作者正以坚守代替归乡。近年来,我省全面开展组团医疗援疆,协调派出省内优秀医务人才
2025-10-06 18:31:00
中秋此乡亦故乡!六安一驾校为300余名异地学员摆下30桌团圆饭
大皖新闻讯 中秋节是一个合家团圆的日子,但来自河南、四川等地的300余名学员为了不耽误所在驾校的训练,选择在六安过节,而驾校充分理解他们的思乡之情
2025-10-06 21:46:00
毫厘之间见匠心 岳西工人好手艺造出好国徽
大皖新闻讯 桂花香里,金属铿锵。为天安门城楼制作新国徽的安徽兴皖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门头上,一幅巨型国徽高高矗立,工人们在这枚国徽的“注视”下
2025-10-06 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