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后浪笔下的2025河南高考作文,邀你来打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6-07 18:42:0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6月7日,2025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重头戏作文受到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在得知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后,考场外,郑州外国语学校、郑州外国语新枫杨学校高二年级的学弟学妹们跃跃欲试、奋笔疾书,“提前”交出了他们的高考作文答卷,一起来欣赏——

满怀赤子心,何惧复兴艰?

娄嘉宁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二(15)班学生

后浪笔下的2025河南高考作文,邀你来打分——

从千疮百孔到国泰民安,从饥寒交迫到小康富裕……泱泱华夏在无数仁人志士的付出下已然从那个哀鸿遍野的时代中走出,正迈向那充满活力的新生。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每一位怀有赤子之心,竭力而为的国人。百年变局已至,世界风云变幻,民族复兴在即,更需吾侪竭诚以担重任,以赤子之心无惧风雨,破浪前行!

危难之时方见赤诚,“强国有我”不能只是口号。大难当头方知是敌非友,国家有需之时才见赤子挺身而出、负重而行。国旗升起时,国歌奏响时,除了行礼与跟唱,你的心中是否真正有所触动?昂首挺胸,举起右拳宣誓时,誓言是否真的烙在了你心中?爱国之词不能只挂在嘴边,更要像无数先烈一样付诸行动。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因戍边战士的英勇御敌而更加响亮,更加动人;你我的铮铮誓言也要以赤诚相待,以行动增彩。

竭诚而为以尽己力,滴滴雨露亦可聚川成海。民族复兴从来都不只是一两个“英雄”的所作所为,更需你我每一个人的共同付出,尽力而为。正如方宝庆靠奏乐叙事能抚一船难民之心,我们每个人的点滴付出也都能为推动时代的洪荒之力做出贡献。

民营经济为国家富强助力,离不开每一位企业家的艰辛付出;“北斗”“墨子”“天宫”“祝融”靠的都是团队协作与各个领域的科学家们的竭诚而为: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吾等亦可成为平凡的“英雄”。是故爱国之行在诚而不在伟,竭尽己力以助强国,你我皆不可缺。

功成有我又何必在我,默默无闻不是埋没。民族复兴是近百年来每一位中华儿女最殷切的愿望。忧国者,何以求闻达;捐躯者,又岂惧无名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竭力而为,我们自身亦是受益者,又何以邀功求赏?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代代人的负重前行,终换来了这一刻的岁月静好。民族复兴在即,更需吾辈以赤子之心竭诚而为,助国之富强。鸿志在胸,当扶摇直上;风雨何惧,我等当破浪前行!

携血泪引吭,于潮头高歌

徐搏谦 郑州外国语中学高二(7)班学生

后浪笔下的2025河南高考作文,邀你来打分——

在动荡年代的洗礼中,有人像“鼓书艺人”一样于山河破碎之中用不语书写坚韧,也有人像艾青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土地,亦有人像穆旦以带血的双手拥抱同胞。这幅时代的图画不免发人深思:爱国表达的本质究竟是什么?面对新时代,我们又该如何发出自己的爱国之声?

在风雨如晦的岁月里,不屈的抗争是爱国的诗。在时代动荡中,有个体在云霄崩颓下的渺小,有精神与物质生存激烈冲突的无奈。但爱国表达正于此显出其璀璨,这种表达超越了个体的生存焦虑,超越了个人的迷茫,当山河破碎、民族危亡之时,正是这种对民族命运的深刻关切,对家国前途的热爱担当擎起了九天之倾。

艾青在国土沦丧时喊出不屈的誓言;穆旦在枪林弹雨中身赴沙场,用带血的手记录民族的悲壮;萧红在流离时喊出“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的呐喊;张寒晖在风打浮萍中谱出“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的悲歌。中国从不乏一声声声音嘶哑却竭尽全力的呐喊,更不乏一个个挺直脊梁以血肉之躯力扛山河的人民,而这些种种汇聚成一声怒吼,凝聚成整个民族,便是最有力最动人,能教日月换新天的爱国表达。

在风云激荡的年代中,不挠的奋斗是爱国的歌。穆旦在无数鲜血的牺牲后深情地写下“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而无数仁人志士为此的奋斗更是这句告白最生动的注脚。从王进喜的“人拉肩扛”“盆端桶提”运水保生产;从赵占魁十余年如一日坚守2000度熔炉浇筑更炽热的爱国热情,到焦裕禄千余天似一朝,扎根万顷黄沙书写更广阔的赤子之心。

爱国从来不是一代人的事,胜利也不只是先锋官的功。有人冲锋在前的时候,也会有人在时代的奋斗中立住脚,稳住身,扎住根,攥住劲来贡献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看似微不足道的托举去奋力擎起星光。一个个小人物的前仆后继,一位位平凡人的无畏冲锋,就绘出了最写实的爱国画卷。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在对无数先辈的丰功伟绩献上敬意的时候,或许有许多人会忘了,我们也是这未完的诗歌的续写者。你我都是民族的一员,或许我们的喉头不再嘶哑,也或许我们的双手不再染血,但我们的民族还在站起,我们的祖国也还在召唤。硝烟中孕育的民族精神需要哪怕不在硝烟中的我们继续继承,炮火中洗礼的爱国热情需要哪怕不在炮火中的我们踔厉奋发。

回望历史,我们会感到肩上的时代责任的沉重感,它汇聚了牺牲,凝聚了奉献,承载了希冀,蕴含着向往。我们的民族从苦难中一步步走来,靠的是一辈辈人不忘初心的接力。站在历史与现实交汇的十字路口,吾辈青年更应不忘来路,走好此路,勇探前路,用实际行动为熠熠生辉的爱国精神再添新光!

昔日残弦仍啼血,今朝华鼓奏新声

张宸硕 郑州外国语中学高二(1)班学生

后浪笔下的2025河南高考作文,邀你来打分——

老舍笔下,鼓书艺人望着战火中的孩童,喉头翻涌却 “开不了口”;艾青化身飞鸟,以 “嘶哑的喉咙” 为土地歌唱;穆旦伸出 “带血的手”,高呼 “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这些跨越时空的文字,勾勒出中国近代以来从失语到呐喊、从沉默到觉醒的精神图谱。

回望历史,百年前的中华大地满目疮痍,个人的命运随国家颠沛流离,我们虽愤怒,但只能缄默不语。战火中的艺人看到饱受苦难的孩童却难以出声宽慰,“落后就要挨打,就没有话语权”的教训直到现在仍重若千钧。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嘶哑着喉咙歌唱”的,又岂止艾青呢?赵一曼在狱中遭受酷刑仍坚贞不屈,展现了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的巾帼忠魂;老舍笔下的鼓书艺人,纵使力量微小,但在山河破碎之际毅然扛起传承文化火种的重任;中国共产党坚定维护统一战线,夺取抗战胜利……亿万中国人民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命运,汇成滚滚不屈洪流。中华民族在困境中突围,在绝境中涅槃,面对压迫,我们嘶吼着发出中华民族该有的声音。

创新路,兴经济,勇担当,开新局。这是走向复兴、坚定发声的中国。

八十年上下求索,八十年同舟共济。中国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时代变化,以坚实的步伐书写时代答卷。洗去百年铅华,现在的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温和且坚定地发出中国的声音:以 “一带一路” 倡议打破壁垒,推动互联互通;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共识,倡导合作共赢……现在的我们,正以坚定昂扬的姿态,发出新时代属于自己的最强音。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从“昔日残弦”到“今朝华鼓”,这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命运史诗,更是一部关于 “发声” 的觉醒史。中国人声音的蜕变,正是民族精神传承与升华的见证。这声音里,有对苦难的铭记,有对信仰的坚守,更有对未来的担当。当个体的声音汇聚成时代的交响,中华民族定能在新时代奏响更雄壮的华美乐章。

以歌为翼,护民族精神之不息

马靖懿郑州外国语新枫杨学校高二(22)班学生

后浪笔下的2025河南高考作文,邀你来打分——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老舍鼓书艺人欲唱不能的挣扎,艾青化鸟仍坚持发声的执着……历史的风沙中,多少灵魂被卷起、被掩埋?老舍笔下鼓书艺人欲言不能的苦楚,阮籍驾着破车行至穷途而大哭,岂是脆弱?双目失明的阿炳,用二胡演奏出对生命不屈的呐喊,岂是无奈?那是清醒者无处可诉的悲愤;那是灵魂最深处嘹亮的呐喊。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于他们心底,困境永不是沉默的借口,而是积蓄勇气与能量,让歌声穿破黑暗,直达心底。

于热爱中,冲破灵魂的枷锁。艾青那只执意歌唱的鸟,则如暗夜中不灭的星火,映照着永不屈从的姿态。即便“喉已嘶哑”,也要在黑暗中振翅而鸣。这不正是鲁迅先生,当周身漆黑,他仍伏身于油灯下,“投笔从戎”,用带血的笔锋在思想的荆棘林中“歌唱”,为民族未来探寻着光明出口。袁老在稻田里“歌唱”,让杂交水稻绿满全球;张桂梅校长在山区“歌唱”,为女高的未来累弯了腰。这正是中国的脊梁,探索不息,民族精神不息。

于担当中,唱响觉醒的未来。穆旦诗里“带血的手”最终拥抱的,是民族浴火重生的伟大希望。这带血的拥抱所连接的,正是华夏文化千年不绝的命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个体的觉醒到全民的奋起抗争。时代浪潮已到,吾辈青年更不该袖手旁观。担当强国重任,面向时代未来,在科技创新中不惧“喉咙嘶哑”钻研探索;在五千年文化长河中,谨记传承使命让古老记忆焕发生机。

“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了”,这不单单是穆旦诗里描摹,而是饱含血泪的信念和新青年的责任担当。

编辑:祝萍审核 :姜秋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07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作文丨突出家国情怀,小我融入大我和时代
...高考语文考试落幕,备受瞩目的语文考题正式出炉。今年河南高考语文考试试题难吗?有哪些必考点?主要考查哪些能力?6月7日,大河网邀请到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长郭栋进行解读、
2025-06-07 15:37:00
2025安徽高考作文怎么写?名师名家畅谈审题和写作
...”潘小平还建议,可以从个人经历出发,“比如之前我去河南,看到了岳飞手书的《满江红》原件,我当时看到就泪流满面,从这个小切口,就可以从岳飞谈到我们民族的历史、民族的苦难到我们民
2025-06-08 10:12:00
有点意外,作文让咱讲故事
...较亲民,议论文和记叙文都适合,学生也不容易跑题,主要看笔下的故事是否精彩。据了解,近年来,高考作文一直紧扣时代脉搏,关注学生核心素养,需要学生在阅读和积累上下功夫,着眼全局、
2023-06-08 01:17:00
...生们,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勤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河南省实验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张云佳表示:“结合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我们在未来授课中,既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应注重开拓
2023-06-08 08:54:00
...》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2
2024-06-07 11:55:00
...记者 刘高雅)6月7日,随着考生陆续从考场走出,2024年河南高考的作文题目也重磅出炉,大河网记者了解到,今年河南高考作文涉及人工智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
2024-06-07 12:10:00
...作家罗兰·巴特曾说“作者已死”,但在“工地大爷”的笔下,他的生命体验恰恰成为文本最打动人心的部分。“工地大爷”的文字之所以引起集体共鸣,是因为它唤醒了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记忆。一
2025-07-14 07:47:00
2025高考权威访谈|高考作文破题命题“密码”与“抢分”要诀
...分有高度”寄语考生:“高考作文是思想的阅兵式,愿你笔下有乾坤,胸中见天地。”中国吉林网 吉刻 APP记者 越明图片来源:被采访对象提供
2025-06-05 10:39:00
看完《梦中的那片海》,这些作文全会写了
...的话,技术也就为人服务了。2023年全国乙卷适用地区: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
2023-06-07 17:1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2025-09-18 10:15:00
3500年的建城史,邢台,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在考古专家、历史学家眼中,邢台又占据着怎样的历史地位?翻开典籍,《史记・殷本纪》记载“祖乙迁于邢”
2025-09-18 10:21: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每年的9月18日,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9-18 12:03:00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