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先秦到汉代:婚礼习俗与嫁妆的变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6 13:46: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先秦时期,古人针对婚礼制定了十分详尽的礼仪制度,新人在婚礼时只要严格按照流程行事就好了。

不过除了这些礼仪要求之外,也诞生了一些没有明文规定的习俗,其中新娘带入夫家的嫁妆便是其中之一。

在先秦时期,只有贵族阶级嫁女的时候才会配赠嫁妆,但到了汉代,嫁妆就成为了所有婚礼的必备要素,并一直流传到了今天,那么当时的嫁妆由什么组成,又有怎样的含义呢?

先秦到汉代:婚礼习俗与嫁妆的变迁

在先秦时期,女子在出嫁的时候就会用陪嫁品了,《诗经》中的“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就是说的这件事。

不过关于当时平民百姓的陪嫁品内容,由于史料的缺失已经很难考证了,但当时贵族的陪嫁品内容,还是有明确记录的。

先秦到汉代:婚礼习俗与嫁妆的变迁

▲如今的仿周制婚礼

当时贵族婚礼时,最重要的陪嫁品为媵妾,媵在古代是送的意思,而媵妾就是和正妻一同嫁到男方的女性,其身份和后世的小妾颇为类似。

先秦时期,在诸侯通婚时,女方要送出一名新娘的“侄娣”跟随,其中侄指代侄女,而娣则是妹妹的意思。

除了此三人外,还要有两名同姓女子及她们的侄娣一同出嫁,因此当时也有诸侯一聘九女的说法,除了正妻之外,其余八名女子均为媵妾。

先秦到汉代:婚礼习俗与嫁妆的变迁

▲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是媵妾制度的起源

和后来的小妾相比,媵妾的社会地位略高,这主要是因为她们都是贵族女子,且和正妻之间关系紧密,这让她们能够得到足够的尊重。除了诸侯之外,士大夫阶级的婚姻里也有媵妾的存在,不过其数量要少于诸侯。

除了媵妾之外,先秦时期还有媵臣,媵臣就是女方赠送给男方的男性陪嫁,这些人一般是女方家里的奴隶或者家臣,是赠予给男方让他们用来使唤的。

先秦到汉代:婚礼习俗与嫁妆的变迁

▲名臣伊尹画像

根据史料记载,商汤时期的重臣伊尹便是媵臣,当初成汤发现了伊尹,认为其能力出众,想要将其纳为自己的家臣,但是当时伊尹是有莘氏的奴隶,成汤最终没能将其赎身。

为此成汤求娶有莘氏的女儿,之后伊尹便成为了有莘氏之女的陪嫁媵臣,顺利进入了商国,为成汤的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先秦到汉代:婚礼习俗与嫁妆的变迁

▲成汤画像

当然伊尹只是一个特殊的例子,更多的媵臣在新的主人麾下依然是身份卑微的奴隶,只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后来随着奴隶制的逐渐没落,媵臣也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

除了媵妾和媵臣之外,先秦时期贵族还会准备媵器作为嫁妆,其中以青铜器最为常见,先秦时期的媵器包括鼎、簋、盘、壶、钟等等。

在其上还会写上“铸侯求作季姜媵钟,其子子孙孙永享用之”、“陈侯作王妫媵簋,其万年用宝用”等表明婚姻对象及祝福的话语。

先秦到汉代:婚礼习俗与嫁妆的变迁

▲周代的青铜媵器

在先秦时期,贵族之间的婚姻往往承担着政治任务,因此为女儿准备丰厚的嫁妆不仅可以显示出家族的实力,更可以用媵器作为婚姻的证物,加强这段婚姻的影响力,并让女儿在夫家受到重视。

先秦到汉代:婚礼习俗与嫁妆的变迁

到了秦汉时期,随着宗法制的破坏以及经济的发展,豪门望族开始实行土地兼并拥有了大量的财富。

而且礼仪制度的变化让他们在选择嫁妆的时候有了更多的空间,这令嫁妆在这一时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

先秦到汉代:婚礼习俗与嫁妆的变迁

▲汉代百姓画像

作为封建王朝中最大地主的汉代帝王,在嫁女时送出的嫁妆无疑也是最为丰厚的,其中尤其以和亲公主的陪嫁最为豪华。

在汉代公主和亲时,皇帝不但会为她们准备一整套的生活用品,还会派出近百人的陪嫁团队。

先秦到汉代:婚礼习俗与嫁妆的变迁

▲汉代的和亲公主

其中除了照顾公主日常起居的宫女之外,还有文人、医师、农业技术人员等等,这些人身上承担的,是到游牧民族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他们也成为了第一批促进文化交流的功臣。

和皇帝相比,汉朝贵族的嫁妆虽然没有如此多的陪嫁团队,但是其嫁妆的价值也是不容小觑的。

先秦到汉代:婚礼习俗与嫁妆的变迁

▲袁隗画像

比如东汉时期名满天下的袁隗在嫁女时,就为女儿准备了近百名婢女作为陪嫁,而这些婢女身上穿着的都是十分名贵的衣物,在出嫁当天,出现了“辎軿光路”的盛景。

除了贵族高官之外,随着贸易的发展,汉代也出现了许多知名的富商,他们受到礼制的束缚更小,因此嫁妆往往更加丰厚。

先秦到汉代:婚礼习俗与嫁妆的变迁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司马相如在迎娶卓文君的时候,卓父就为其准备了百余名僮仆,以及价值百万钱的物品,这笔钱在当时顶得上三百多个普通人家的家产了。

汉代的身份稍低的士大夫阶级,虽然在嫁女时没有袁隗和卓王孙那样的大手笔,但他们依然会为女儿准备丰厚的嫁妆,这一点和汉代统治者的态度变化有一定关系。

先秦到汉代:婚礼习俗与嫁妆的变迁

▲汉朝人物画像

在先秦时期,古人在婚礼上赠送的物品内容都有定制,但到了汉代这些规定逐渐被淘汰,但在汉初休养生息及勤俭治国的思想氛围影响下,嫁妆的价值还没有那么惊人。

但在汉宣帝在位时,汉代政府已经从盐铁专营等政策中收获了大量的金钱,他们对于贸易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知,举办盛大的婚礼无疑是刺激市场的不错手段。

先秦到汉代:婚礼习俗与嫁妆的变迁

▲汉宣帝剧照

因此汉宣帝便开始鼓励人们在婚丧嫁娶时大摆酒宴,这也让嫁妆的价值水涨船高,并在贵族阶级内形成了攀比之势。

后来的统治者虽然曾经出台命令对攀比嫁妆的行为进行了批评,但此时社会风气已经形成,因此这些规劝收效甚微。

先秦到汉代:婚礼习俗与嫁妆的变迁

▲孔雀东南飞插图

在汉代普通百姓没有能力为自己的女儿准备贵重的嫁妆,当时普通新娘的嫁妆一般都是生活的日用品。

其中以衣物被褥等物品最为常见,在《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出嫁前还要缝制的夹裙和罗衫就是她的嫁妆。

先秦到汉代:婚礼习俗与嫁妆的变迁

在生产力不甚发达的先秦及秦汉时期,为女儿准备的嫁妆对普通百姓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但当时的百姓即使勒紧裤腰带也会为女儿准备一套不错的嫁妆,这似乎和我们印象中重男轻女的古人并不相同。

先秦到汉代:婚礼习俗与嫁妆的变迁

▲影视剧中的汉代婚礼

其实在先秦和西汉初期,虽然在宗法制的规定下,女性不得参与宗族事务,也没有家族财产的继承权。

在出嫁后更是被视为“外人”,但这只是社会制度的规定,父母对于女儿的爱其实并不比现在少。

先秦到汉代:婚礼习俗与嫁妆的变迁

▲古人的嫁妆

由于在当时的家庭观念中,女性在嫁人后便需要服从夫家宗族的管理,而她们又不能涉足家务之外的经济事务,因此古代女性在经济保障上是存在先天不足的,嫁妆便成了她们唯一的私人财产。

在考古出土的《睡虎地秦简》中,就有关于嫁妆归属权的记载,当时有犯人违法犯罪需要赔款。

先秦到汉代:婚礼习俗与嫁妆的变迁

▲睡虎地秦简

有人询问是否可以使用其妻子的嫁妆,官方的回复是不可以,这说明了嫁妆并不会被算入夫家财产,这让其可以成为女性生活的依靠。

从《孔雀东南飞》中,在刘兰芝因和婆婆的矛盾被休后,为了纪念这段感情,她将自己的嫁妆留给了丈夫焦仲卿,这说明了当时女性对于嫁妆是有独立支配权的。

先秦到汉代:婚礼习俗与嫁妆的变迁

▲焦仲卿剧照

因此这些嫁妆在女性成婚后可以为她们赢得夫家亲属的尊重,女方父母筹备嫁妆也是为了女儿之后有更高的家庭地位,从中我们也能够看出他们对于女儿的浓浓爱意。

但过于昂贵的嫁妆后来也成为了阻碍汉代发展的重大问题,随着嫁妆价格的上涨,当时男方需要筹备的聘礼金额也越来越高,这让许多汉代青年无法筹足聘礼,最终无法成家,这对当时的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先秦到汉代:婚礼习俗与嫁妆的变迁

▲抬嫁妆的队伍

还有一些家庭虽然筹足了聘礼和嫁妆,但是古代小农经济体制下,每个家庭的经济抗风险能力极其有限,一旦遇到天灾或者其他问题,家庭很容易就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这令汉代政府能够真正统治的人数迅速下降,最终出现大量流民,并在东汉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先秦到汉代:婚礼习俗与嫁妆的变迁

▲如今的古风婚礼现场

与此同时汉代高价嫁妆的传统还一直延续到了后面的朝代,一些家庭为了让自己的女儿嫁的风光不惜举债置办嫁妆,最终落得个破产的境地。

福建等地还有“千金之家,三遭婚娶而空;百金之家,十遭宴宾而亡”的说法,这足以说明这一习俗对于百姓生活的破坏。

如今嫁妆依然是婚礼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部分地区也还存在着攀比嫁妆或是彩礼的习俗,这一习俗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有一定负面作用的。

因此人们需要意识到嫁妆是为了表达父母对女儿爱意才出现的,在如今的家庭形态中,女儿也不需要借此维生,没必要像古人一样穷尽家里,这样才能有助于社会的安定,给儿女带来真正的幸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6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的嫁妆究竟有多少
...晕,但导致古人娶不起媳妇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要准备的嫁妆实在太多了,一般穷苦人家根本就没这个条件。除了不用买房,其余的东西都要准备新东西,还有各种金银首饰,所以古人想结婚并不是
2023-05-03 06:40:00
豪华嫁妆!河南新娘陪嫁999万和法拉利,还有别墅和深圳楼房
...所迷惑,认为金钱和物质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当豪华嫁妆成为热议的焦点,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婚姻的真谛和幸福的本质?近日,河南一位新娘的嫁妆清单引起了广泛关注。高达999万的现
2024-04-28 13:36:00
女子结婚,陪嫁25床被子500双拖鞋,网友:可以开个杂货铺了
在我国,“嫁妆”一词,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嫁妆是新娘出嫁时,娘家为女儿准备的生活用品,金银首饰,田地、房产等,寓意着对新婚生活的祝福和对女儿未来生活的保障。然而
2024-03-01 06:01:00
苏辙嫁女“倾家荡产”,宋朝的嫁妆为何如此昂贵?
苏辙曾嫁女,这是宋朝版的“女儿奴”,也是嫁妆经济学的一个例子。咱们今日所要推崇的故事,确保让你震惊不已,且能够学习到许多冷僻的历史知识!若你生活在宋朝时期,并是大文学家苏轼的亲兄
2024-08-15 12:56:00
古代嫁女儿时,都有什么奇怪的嫁妆呢?
说到嫁妆,现在很多准备结婚的年轻人一定深有感触的。男方提亲时,要给女方彩礼的,现在尤其是现代农村,要彩礼的风气很盛,基本上都是十几万的要。很多男生表示结不起婚。结婚时,女方一般是
2022-12-26 21:09:00
就在今天山东男子结婚半年时间,新娘不肯领证还跑了,老人堵她家
...礼物,象征着尊重和感激;陪嫁,女方家庭为女儿准备的嫁妆,寓意着祝福和期许。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两个传统习俗逐渐演化成了一场现实与理想的较量。在现代社会中,彩礼与陪嫁的形式
2024-04-24 16:58:00
带20亿嫁妆下嫁窦骁,有钱有颜的男人多了,为什么唯独是他呢?
4月18日,各大媒体将会竞相报道一场超级盛大的世纪婚礼。这是赌王何鸿燊之女、被誉为“最美千金”的何超莲与窦骁的结合。这对新人的豪华婚礼将掀起巨浪,引发无数网友的热议。作为出生在富
2023-04-19 17:10:00
揭秘古代婚嫁时的嫁妆有多讲究
...当时的卫国女子出嫁时的情景。你驾着马快来吧,我带着嫁妆嫁到你家去,可见嫁妆这一风俗是由来已久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嫁妆大多还都是一对枕套或者两床被子,到了八十年代流行“48条
2023-07-12 11:01:00
古代陪嫁婢女的命运
...虐待,连屋里最卑微的佣人都看不起她。所以,对于一些嫁妆的婢女来说,真正的痛苦是从结婚后才开始的。嫁妆还有一个用途,就是试婚的习俗。不要意外,大清的格格会在她成亲的前一天晚上派
2023-12-19 22: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山河铭记丨粉墙黛瓦间,触摸烽火岁月的温度 大皖新闻走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大皖新闻讯 庐江县汤池镇的翠林深处,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群静静矗立,这里便是承载着华中敌后抗战记忆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2025-08-03 12:56:00
释永信被查,才知道她有多让人敬佩
释永信终于“暴雷”了。7月27日晚,少林寺官微发布消息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2025-08-03 05:40:00
杭州日报讯 近百年来,古文字学家多致力于研究古文字的识读及其历史价值,而书法家更倾向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新的艺术创作范式。当然
2025-08-03 07:15: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和平期盼的时刻,始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书法家樵夫怀着对历史的敬畏
2025-08-03 07:15:00
写在叶子《中国书画收藏史》新书出版之际杭州日报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书画艺术是最璀璨的星座之一。当我们驻足凝视王羲之的飘逸
2025-08-03 07:15:00
“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8月1日,“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本次展览以中国画教育中的“课徒稿”为核心
2025-08-02 10:17:00
岁月流转,阳岐村的历史印记几经沧桑。一代代人的接力守护,古村迎来了它的光彩重生。
2025-08-02 12:17:00
我为家乡代言丨从万姓同根到红色基因,解码周口文化名片
大河网讯 什么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7月31日—8月1日,“我为家乡代言”系列活动之“夏香满园”网络直播推介活动走进周口
2025-08-02 13:35:00
为进一步呈现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岳飞传说”“春秋岳王祭”的魅力,彰显爱国主义精神,每年岳王庙都会举办各种弘扬岳飞文化的相关活动
2025-08-02 07:43:00
青未了丨老兵
文 / 江天冷月辞父别母远离了故土家园摸爬滚打中牵着扯不断的思恋乡愁伴随壮怀激烈的军旅橄榄绿染透泣血的边关斑驳月影氤氲着永不寂寞的巡逻线秋风夏雨沧桑了原本娇嫩的容颜当离队的日子悄
2025-08-01 20:11:00
寻访东营老兵 ④ | 百岁老兵孙相法:从烽火战场到乡土守护
编者按:东营,这片渤海之滨的热土,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宝藏,更沉淀着深厚的红色基因。他们中有亲历枪林弹雨、见证民族崛起的抗战老兵
2025-08-01 08:58:00
“八一”光荣榜!杭州282名官兵立功受奖!
去年以来,广大杭州籍官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聚焦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在国防战线上矢志打赢
2025-08-01 10:13: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马石山——永不磨灭的丰碑
大众网记者郑云歌 仇艺畅 通讯员 张洁 威海报道马石山的轮廓,在胶东半岛的晨昏里静默了八十余载。在这里,山间的风,年复一年拂过青松
2025-08-01 11:03:00
文润黔山 名家开讲 | 知名哲学家黄勇揭示王阳明对当代道德心理学的贡献
黄勇教授讲座现场。孔学堂供图7月26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承办的文润黔山——多彩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学术委员会名家讲座(第四期)在贵阳孔学堂举行
2025-08-01 16: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