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本报记者 姚二曼
在渭南高级中学,说起张倩老师,同学们会反问:“您说的是‘倩姐’吧!”
没错,学生口中“倩姐”正是张倩。她是渭南高级中学的一名生物教师。
论她的课堂,她的爱生最有发言权:“讨论声音是最大的”“课堂形式超灵活”“氛围感那更是不用说了”……
就是这样一位教师,研究生毕业后,果断出国留学一年,确定好未来职业走向后,2011年加入渭南高级中学这个大家庭。
一直在一线从事生物学科教学,她把大部分时间都倾注于学生身上,“虽然辛苦,但收获了孩子们的爱和尊敬,收获了作为老师独有的那份幸福感。”
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如何把看似理论高深和难以靠近的生物学科知识,用学生易接受、好理解的方式传输给学生?这是张倩从事一线教学以来,一直在研究的课题。
期间,她在课堂组织形式和授课角度方面做出创新,赢得学生的一片叫好。此后,她不断进行专业上的深挖和钻研,并积极投身于教研、教改实践,潜心研究教材,结合学生实际不断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
2015年张倩到西安参加省上培训,一位高中生物老师的上课方法深深地触动了她。“老师带着学生到户外的植物园以及深入秦岭等地进行参观学习,而我们还只停留在课本教学。”回来以后,张倩结合学校实际,带着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花草树木中探寻学习生物课的乐趣。
“这些花好漂亮啊。”很多学生第一次上课都会这么说,等张倩的课上完,学生们渐渐认识了,哪些花是雌雄同体、雌雄同花和雌雄异花;了解了为什么有些银杏树结白果,有些不结果……
她利用课余时间,调查校园内绿化植物类别,购买常见园林植物分类图谱,开发设置了研究性学习课题:“渭南高级中学校园内植物种类调查”。从2018届开始在春季为每届学生上一堂户外生物课,向学生介绍植物种类和特性,同时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去发现和寻找校园内植物种类与标识牌不一致的地方,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
让张倩欣喜的是,通过这一类的教学改革,不仅提高学生对于生物学科学习的兴趣,更是影响了有些学生未来职业的选择。
2013届毕业的一名学生,去年专门给她打来电话说,“张老师一定要跟学弟学妹说,生物发展前途很好的,可以放心地选择相关专业。”还有一位学生现在是一名在读博士,研究AI智能机器人方面,他说,“倩姐,你高中上课的内容还能用到一部分,看着这部分内容,想起来了你,感到很亲切,蛮开心的。”
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肩负着知识的传播,同时也承担着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张倩深信,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品德培养,最重要的是学生对老师的信任,而要获得这一份信任则要有老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和理解,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从而形成良性沟通模式。
“00后的学生们,个性张扬、特点显明,班级中有几个调皮的学生常常通过“与众不同”来强调自我的存在。”张倩笑着说,对于这类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优点,给予他们信任,进而克服缺点,向好的方面发展。
平时张倩每天要比学生早到校几分钟,特殊天气时还会转告校外住宿的学生家长注意路途安全,当学生未能按时到校时,立马联系家长询问学生情况,学生生病时,她第一时间将学生送至医院看病……张倩对学生的爱如涓涓细流,温暖而持久,因此学生们习惯性亲切地称她“倩姐”。
张倩的付出,让她收获了学生爱与信任,还有很多个感动。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有一届学生,她从高一带到即将升入高三,因学校工作安排,需要调整她到其他班级代课,她知道后,非常不舍的,强打精神告诉学生,将有一位帅气的男老师来接替她,学生们得知后在黑板上写了好多送别话语,还一起唱了送别的歌,唱到最后所有人都哭了。
然而几天后,调整安排取消了,等张倩推开教室门,所有的学生开心地异口同声,“帅气的男老师来了……”
岁月流转,初心不变。张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这一经典论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8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