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一般认为,赵构建立的南宋王朝,之所以能够抵御辽国和金国的进攻,保住在江南的半壁江山,是因为拥有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他们基本上掌握着南宋的所有军队。但是在这四人中为何只有岳飞一人惨死?其他三人却能保全,最终得到善终。
众所周知,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原本是后周的武将,在一次出兵讨伐北汉时,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被手下大将黄袍加身,拥立成为了皇帝。因为自己的皇位来路不正,所以他十分忌惮手下的大将掌握军权。
虽然他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手段解除了那些开国元老的军权。但依旧没能解除他对武将的担忧,后来又设立三司,让文官负责军队的调配。自此宋朝数百年中,无论是皇帝还是文官对于武将都十分戒备。这也是整个宋朝武将地位低,战斗力弱的根本原因。
到了南宋时期,由于金国军队都打到了长江边上了,宋高宗赵构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不得不启用武将,给予他们一定的军队指挥权,减少掣肘。让他们赶跑侵略者,是的只限于赶跑,因为一旦敌人撤退,高宗也就跟着鸣金收兵。
因为宋高宗对于北伐没有多大兴趣,不说他能不能打赢敌军。就说他对于接回徽,钦二帝的口号。他也只愿意以此聚拢人心,而不想把那两个大麻烦接回来。何况他更不愿意看到武将的实力过大,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压制武将,这是老赵家的传统。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南宋与金国达成《绍兴和议》,两国约定以秦岭-大散关为界,以割让岳飞之前收复的商州,唐州,邓州等地,每年向金国缴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以南宋向金称臣的代价,换取了江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
宋高宗赵构自以为从此天下无战事,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是着手对手握重兵的中兴四将动手,然而最终的结局是有两人依旧高官厚禄,另外一个闭门谢客,只有岳飞一人惨死。
刘光世此人原本就是浪得虚名,他也只能欺负一下比自己战斗力更低的伪齐军队。一旦金军南下,他从来都是背对着金国人——只知道逃跑。而且是敌人撵都撵不上的那种。他的父亲当年伐辽时也是如此,真是继承了父亲的“优良传统”。
在绍兴和议前,公元1136年刘光世就因为畏惧金军,治军不严受到朝臣参奏。刘光世也知道自己不是打仗的材料,还在这个位置上,不被金军打死也会被朝臣参死。于是主动请辞,这让原本有所顾忌的宋高宗也松了口气,念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没了军权就没了威胁。宋高宗赏赐了一大车金银珠宝给他,这让刘光世高兴的一晚上没睡。之后宋高宗又封他为太保官职和杨国公的爵位。
张俊打仗也不行,但在捞钱方面却是高手。因为他是最早跟随宋高宗的,早年又护驾有功因此宋高宗对他十分的宠信。封的官比岳飞和韩世忠都大,但却不用上战场,因为他正领着重兵保卫杭州,那里正是南宋的都城所在,他的职位也相当于京师卫戍司令。
张俊眼看韩世忠和岳飞都在前线立功,他也没闲着,一心想巴结皇帝,率领手下书军队做起了工程承包商,自己也成了个包工头,这一票可没有少赚,也因此让不少文官眼红。眼看宋高宗要卸武将军权的时候,这批文官投其所好,狠狠的参了张俊一本,然而张俊和皇帝关系好,有懂得笼络朝臣。所以他马上表态,放弃军权。因为上下已经打点好了。最后张俊的官职不降反升,死后被追封为”循王”。
韩世忠和岳飞一样,是一个扎扎实实在战场上拼杀出来的武将,他原本也只想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得到皇帝赏赐后,他马上与部下分享,但他后来变了,每次出征回朝,他都会向皇上索要赏赐,而皇帝也很高兴封赏了他。
《绍兴和议》后韩世忠立马放下了手中的兵权,向皇帝要了大量的田产,房产,跑到西湖边安居乐业去了。后来有部下问他为何变得奢靡,韩世忠就和他讲了王剪向秦始皇索要重金才肯伐楚以及范蠡功成身退的故事。原来在这一点上韩世忠很聪明,知道要房子,要地能打消皇帝的顾虑,皇帝觉得你也是有缺点的人,自然能安心。
相比之下岳飞性情耿直,不懂得“大将贪财,皇帝放心”的道理。也许岳飞的死因有很多,也许秦桧的诬陷并不是他致死的关键,其他三人也都有被人告发,但高宗都能网开一面,他之所以被冤死,是他无法化解高宗对他的猜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3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