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
N记者 赵倩 漫画 张利昌
医学技术指导 浙江省荣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副主任医师 陈芹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二定为“世界哮喘日”,2024年是第26个世界哮喘日,今年哮喘日的主题——“Asthma Education Empowers”,即赋能哮喘教育。
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推算,我国哮喘患者人数约有4500万。由于对哮喘认知的不足,不少患者并没有接受全面、正规的治疗,也没有进行长期、规律的随诊。这使得我国哮喘的整体控制水平不佳,很多患者饱受哮喘发作的困扰。在“世界哮喘日”来临之际,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哮喘,从而更好地防治它。
咳嗽胸闷,呼吸困难 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春天百花齐放,花粉的含量比较高,不少人因接触到花粉、柳絮等过敏源,出现胸闷、气喘等症状,前来呼吸科就诊的哮喘病人也较往常更多。
“除了过敏性哮喘,通过近几年门诊观察下来,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情况也有增多趋势。例如,很多患者是先出现了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诱发了气道高反应,从而导致哮喘急性发作。”浙江省荣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副主任医师陈芹介绍。
哮喘又称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生活中常见的诱发因素主要有花粉、尘螨、海鲜等过敏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等病毒感染因素,大哭、大笑、惊恐等过度情绪激动,冷空气等气候变化,运动及过度通气等。
医生进一步解释,正常人的呼吸道呼吸功能是正常的,但哮喘患者遇到诱发因素时,气道发生过度收缩反应,从而引起气道管腔狭窄和气道阻力增高,称之为气道高反应性,致使患者呼吸不畅,发生喘息,严重时还可以导致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哮喘主要以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及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
“发作时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就是肺部可以听到‘呼呼’声,这是典型哮喘的症状,还有一些是没有‘哮’也没有‘喘’的不典型哮喘,例如,以咳嗽为唯一症状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或是以胸闷为唯一症状的胸闷变异性哮喘。”陈芹主任补充说,“另外,还有部分人群无症状,仅肺功能检查提示气道反应性增高。这部分人群未来有进展为典型哮喘的可能。”
为什么哮喘会缠上我?在门诊,很多病人不解。事实上,哮喘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总体上分为内因、外因两方面,内因指的是患者的过敏体质和较为低下的免疫力系统,外因则有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尘螨、病毒感染等。
还有一部分哮喘病人是从幼年开始发病,从儿科一路看到呼吸科。对此,陈芹解释,这类病人大多是过敏性哮喘,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因此发病较早。“并不是说父母有哮喘,孩子就一定会遗传,而是有哮喘家族史的人更容易对各种环境因素产生过敏反应,从而诱发哮喘。”
科学用药,控制得当
哮喘病人也能正常生活
医生提醒,胸闷、气短、咳嗽等症状的病因非常广泛,因此,当出现哮喘类似症状时,要尽快到正规医院检查,明确病情。“肺功能检查是诊断和评估哮喘病情最常用的检查。有时,医生还会根据病情的特点,对患者进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总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等进一步检查,来进行全面评估。”
当然,更多人关心的是,哮喘能治愈吗?研究表明,小儿哮喘随着年龄增长有一定的自愈倾向,超过一半的患儿在6~8岁,或者进入青春期后随着基因表达和过敏体质的改变,疾病不再发作。不能自愈的患儿,会发展成成人哮喘。成人哮喘往往是难以治愈的,需要长期规律的使用相关药物控制。
“目前,医学界认为哮喘是无法被根治的,对哮喘治疗的目的仅追求长期临床控制。其一是控制哮喘症状不发作,其二是让肺功能达到正常状态,从而让患者像正常人一样生活。”陈芹进一步解释了“控制”的重要性,“如果哮喘病人控制不好的话,随着患者年龄增大,病情加剧,会出现气道狭窄的不可逆情况,逐渐演变成慢性阻塞性肺病。”
哮喘无法治愈,但有几种治疗方法。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使用吸入剂,将药物直接输送到肺部。吸入剂可以有助于控制疾病,使哮喘患者过上正常、活跃的生活。
“吸入激素是目前控制哮喘最有效的药物。它直接作用于呼吸系统,很少进入全身,所以全身副作用小,而且能够直接抑制气道的炎症反应,减轻全身的不良反应。”陈芹补充说,“哮喘患者不必谈激素色变,即使是孕妇、小儿,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吸入激素,都是非常安全的。”
哮喘病人应当如何科学用药?医生表示,用药方面也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吸入剂一停就要发作的哮喘病人,应当坚持长期规律用药,医生会尽量使用最小剂量的吸入激素来控制患者病情。不过,还有一部分病人有特定过敏源,例如对春季的某一类花粉过敏,一到春季就容易发作,那么这类病人可以在快到春季的时候提前使用吸入剂,等春季过了,接触不到过敏原了就可以停止使用。
“一般来说,首次诊断为哮喘的病人,一定要规律使用吸入剂3个月时间,3个月后来复诊,医生再根据患者的情况评估是减量还是停药。”陈芹主任强调。
防治哮喘,这些干货请收藏
要点一:脱离过敏原
脱离过敏原是防治过敏性疾病的第一关。如果已经明确过敏原,则应尽可能减少过敏原暴露。
尽量减少户外时间,户外暴露时应佩戴外科口罩。
花粉季时应注意关窗,室内可安装空气过滤器。
对霉菌或尘螨过敏者,应保持居住环境干燥减少霉菌产生,尽量不使用地毯,定期晾晒衣物,或使用防螨床品。
对动物皮屑过敏者,应脱离宠物环境,或至少宠物不进卧室。
对食物过敏,应尽可能避免食用。
要点二:用药有讲究
治疗哮喘药可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
控制药物指需要每天使用并长时间维持的药物。其主要目的是整体控制哮喘症状,减少未来急性发作风险,故此类药物需要长期坚持使用,尽可能避免自行停药。不论是停药或者减药,均需有医生指导。
缓解药物又称急救药物,是在紧急情况下症状忽然加重时使用的短效药物。其特点是起效快,多数为短时间内使用,待急性症状缓解后即停用。
这里特别要提醒,很多病情轻微的患者,尤其是刚被诊断为哮喘的患者,可能还不习惯随身携带急救药(缓解哮喘症状的药物),这是相当危险的行为。任何哮喘患者,尤其是近期仍有哮喘发作的患者,必须随身携带急救药,除此之外,家里、车里、办公室等地方都要备用放上一瓶,真正做到面面俱到。
要点三:随访很重要
哮喘的病程管理需要医患共同参与,在治疗期间,哮喘患者需要定期随访。
在初始治疗阶段,建议用药1周后向医生反馈用药情况,如果没有不良反应,建议1个月后到医院复诊,连续用药达到3个月后,检查肺功能,评估治疗效果。
求助于哮喘专业医生,最好携带历次肺功能检查等全部病历资料,并告知过往针对哮喘的用药情况,与医生共同制订下一阶段用药方案和复诊时机。
已有研究显示,约80%的哮喘患者经正规治疗可以实现哮喘的良好控制。通过医生与患者的相互配合,家庭与社会的关爱和支持,坚持科学治疗、长期管理,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摆脱哮喘困扰,畅享自由呼吸。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9 09: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