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红楼梦:尤二姐才死,贾琏为什么就在墙上开个大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27 16:41:00 来源:戏说三国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一꧂

尤二姐吞金自尽了。“吞金”这个死法,无论是她想要求得死后清白,还是要留下死后报仇王熙凤的利刃,都已无关紧要。

她就像李瓶儿一样,死的憋屈却并不可怜。生前她寡廉鲜耻以色侍人,利用尽所有人,无情又阴毒,终究不得好结果。

红楼梦:尤二姐才死,贾琏为什么就在墙上开个大门?

(细说红楼系列22,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第六十九回)贾琏便回了王夫人,讨了梨香院停放五日,挪到铁槛寺去,王夫人依允。贾琏忙命人去开了梨香院的门,收拾出正房来停灵。贾琏嫌后门出灵不象,便对着梨香院的正墙上通街现开了一个大门。两边搭棚,安坛场做佛事。用软榻铺了锦缎衾褥,将二姐抬上榻去,用衾单盖了。八个小厮和几个媳妇围随,从内子墙一带抬往梨香院来。

尤二姐死后被安置在梨香院,很有意思。

꧁二꧂

梨香院本是荣国公晚年别院,有一个后门与外头相通,薛家来后便被安置住在这里。

红楼梦:尤二姐才死,贾琏为什么就在墙上开个大门?

等元春省亲时,来了十二个小戏子。贾家便又迁出薛家让小戏子住进去。如今尤二姐是第三波被安置在其中,却已是个死人。

薛家是活人。

十二个小戏子演戏如做梦,是梦中人。

尤二姐是死人。

三拨人形成递进演变,最终以“死”结束,应了“梨香院”之名。

梨者,离也。

香者,女儿也。

院,通缘也通怨。

正代表了红楼诸女儿们的生离死别。

红楼梦:尤二姐才死,贾琏为什么就在墙上开个大门?

꧁三꧂

薛宝钗可代表金陵十二钗,十二个小戏子代表众红楼女儿,尤二姐无疑要代表贾家的众媳妇们。

她死后被停放在梨香院,想要挺数日后再送去铁槛寺,却被贾母不允许,只得在尤三姐的坟上点了一个穴安葬。

要注意这条线索,极可能暗示贾府抄家后,如今贾家这些个媳妇比如王熙凤、尤氏和许氏等死后,无法被归于铁槛寺,送去贾家位于金陵的祖坟。

尤其是王熙凤,害人者人恒害之,她最终都不是贾家媳妇,与尤二姐一样不被认同。

红楼梦:尤二姐才死,贾琏为什么就在墙上开个大门?

曹雪芹借尤二姐的死,借梨香院,便表露出这一点伏笔。

更有意思的还是贾琏觉得后门出殡不合适。在正墙通街处开了一个门用于送殡。却等于给尤二姐的地位盖棺定论了。

“另辟蹊径”说得岂不是贾琏偷娶尤二姐的事实?

꧁四꧂

尤二姐生前妄想得到认可,奋不顾身进了贾府,事实却是致死都不被认可。

这墙上开的那个门,便代表了尤二姐来路不正不被接纳的尴尬。否则堂堂荣国府嫡长孙的二房奶奶,怎么可能要憋屈的在墙上开门送殡。

关键贾母更吩咐不让她进铁槛寺,便不能送葬祖坟,完全否定她的存在。

红楼梦:尤二姐才死,贾琏为什么就在墙上开个大门?

尤二姐算计一生,牺牲所有,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只是别人眼中的笑话,也是贾府内部斗争的牺牲品。

梨香院洞开的正墙,成了对她人生最后的嘲讽。她的豪门梦终究是一场虚妄的贪婪。不值得可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7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红楼梦》中,这个王爷被忽视,却成为贾府覆灭的推手
贾政痛打贾宝玉,是《红楼梦》中十分惊心动魄的情节。贾政像发了疯,指挥小厮们把宝玉往死里打。那么,贾政为什么要痛打贾宝玉?关键在于“流荡优伶”,这优伶不是一般的优伶,这流荡不是一般
2023-05-18 10:05:00
《红楼梦》趣谈谶语:得杏者幸运,得莲者可怜,得梨的结局怎样?
《红楼梦》里很多谶语是明确的。比如“杏”和“莲”。分别代表了幸运和可怜,第一回,曹雪芹便开宗明义,借小姐甄英莲的可怜对照丫头娇杏的侥幸,凸显出红楼女儿两种悲喜命运。与杏相关者,梅
2024-09-14 17:35:00
《红楼梦》芳官为什么改名叫“耶律雄奴”
...闷,且看原文宝玉是如何给芳官改了这个奇怪的名字,《红楼梦》第六十三回这样写道:戏子虽然是社会底层的人物,但他们的性格里却有一种反抗精神,这种性格在芳官身上尤为突出,一个小戏子
2024-04-14 11:32:00
红楼梦里的奇葩处、污秽所——东北角,藏着薛家、薛宝钗的真面目
东北角,在《红楼梦》里是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方位,全书一共有六处专门对于东北角这个方位的强调:第一处:薛家进了荣国府,贾政交代王夫人:“咱们东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来间房,白空闲着,打
2024-10-04 21:14:00
红楼梦不全是悲剧,有个丫头总被命运眷顾,结局比公子小姐好太多
《红楼梦》是一本女儿书,说法自来盛行。其主角也确实是女性视角。但从唐代传奇开始的古典文学,便颇多以“女性”为主,并不算稀奇。《牡丹亭》如此,《西厢记》和《窦娥冤》这些也都是。但塑
2024-09-25 19:38:00
袭人的真面目,脂砚斋也没看透,曹雪芹让她嫁给戏子才捅破那层纸
...其是外嫁蒋玉菡这件事。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袭人本姓花,她哥哥叫花自芳,推测她父母有点知识,也会给她取个如“花自芬”这样的名字。那一年因为天下遭大灾
2024-09-15 14:38:00
贾母分配小戏子背后可有大学问,有人得了利益,有人却受尽了讽刺
红楼梦演义231:梨香院十二戏子各归其位,大观园群芳聚首最后团圆上一回讲到老太妃薨逝,贾母等有诰命之人都要入朝随祭,并不日要随灵离家一个月。家中无人便请了薛姨妈进园子照顾她们姐妹
2024-09-29 17:32:00
红楼梦里,原作者的本意,是让贾宝玉出家吗?
常规认为,红楼梦的后四十回是续写的。那么,原作者的本意是,是让贾宝玉出家吗?红楼梦里面作者惯用的手法,草蛇灰线,伏笔千里。金陵十二钗,书中一开始的金陵十二钗的画卷和言词,以及十二
2024-12-04 09:48:00
红楼梦蒋玉菡虽然着墨不多,但是人物性格十分鲜明,文学家们都称,在蒋玉菡的身上,承载着贾宝玉不一样的人生理想和追求。蒋玉菡,忠顺王府的一名戏子,出身低微,只能供封建权贵赏玩。蒋玉菡
2023-08-25 15:2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