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长三角首个区域科技创新协同立法发布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8-02 10:22:00 来源:南京日报

长三角首个区域科技创新协同立法发布

兼顾沪苏浙皖科技创新实际,寻求最大“公约数”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8月1日,长三角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新闻发布会召开。这是长三角首部以协同立法的形式针对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性决定,将共同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长三角地区虽仅占全国4%的面积,却集聚了全国约1/4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的高新技术企业,1/2的科创板上市公司,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但长三角还存在发展质量效率和辐射带动作用仍需提升,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一体化尚需努力,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协作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区域协调发展、一体化发展,需要法律规范层面的协调一致。”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夏正芳指出,这正是《决定》出台的核心背景。

《决定》的出台凝聚了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合力,其采用“共同商定,分别审议”的创新立法模式——文本由上海市牵头起草,苏浙皖共同参与研究修改,核心条款保持基本一致。全文共十九条,兼顾三省一市科技创新实际,寻求最大“公约数”,对长三角战略科技力量共育、科技创新平台共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共研、科技成果和创新资源共享、企业创新主体共兴等作出明确规定。例如,《决定》明确,发挥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龙头带动作用,强化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创新优势,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共同参与,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

培育长三角原始创新能力,要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引领、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为支撑。为此,《决定》规定,建立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培育和支持机制,共同推进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提升国家科研机构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推动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建设,支持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共同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推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落地长三角。

围绕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目标要求,《决定》明确,推动基础研究合作,建立长三角基础研究联合基金,支持跨区域、跨学科协同开展产业目标导向明确的应用基础研究;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联合攻关,优化企业出题机制,完善“揭榜挂帅”“赛马制”等科研任务组织方式,加强创新资源跨区域跨领域配置;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设一体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提升区域内转移转化效率;促进各类开发区(园区)跨省域、跨园区交流合作和联动发展,推动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技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支持企业与各类创新主体共同建设长三角创新联合体。

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要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并坚持以全球化视野谋划和推动。为此,《决定》一方面规定,加大人才支持政策的协调力度,共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全球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协同引进战略科学家、顶尖人才等,支持长三角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联合培养科技人才,推进人才评价标准、职业资格、职称跨区域互认,促进科技人才有序流动。另一方面明确,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吸引海外知名大学、高水平研究机构等落户长三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2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如) 1日,长三角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新闻发布会举行。此前,三省一市人大分别表决通过了这一决定,并将共同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这
2025-08-02 08:44:00
...亮)14日,记者从南通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该市首部科技创新综合性地方法规《南通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将推动南通市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全国影响
2023-12-14 16:52:00
长三角何以成为营商“优选”?
...是帮助企业获利增效的长久之策。在长三角,一张小小的科技创新券,让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跨越区域“牵手”,汇聚成一股协同创新的强大势能。从事汽车零部件定制设备生产的浙江维日托自
2024-04-11 05:59:00
...力确立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
2025-06-18 11:32:00
...域没有形成合力,1+1小于2的情况还大量存在。一是两地科技创新没有真正做到扬长避短,缺乏共识和合理布局,人才凝聚力和向心力无法有效体现,人才作用无法有效发挥,低水平重复研发和
2023-03-12 15:54:00
民生粥|区域协作举动频频,长三角“朋友圈”又有新举措
...的发力点,发挥优势,加强融合,形成协同创新共同体。科技创新,无疑是长三角区域加快发展的重要主题。10月10日至11日,上海市松江区、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
2023-10-15 14:48:00
...”刘乃全/裴梦迪■刘乃全 裴梦迪长三角城市群要想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不仅要提升各城市、各产业本身的创新能力,还需加强跨区域、跨部门的强强联合,实现“1+1>2”的创新合
2024-01-09 06:04:00
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 奋力开创上海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五个中心”、浦东引领区、自贸区及临港新片区建设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国家战略和全市中心工作,着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强化法治赋
2024-03-18 18:17:00
...战略机遇,打造科技人才强市。“‘长三角一体化’和‘科技创新’,是答好新时代南通发展之问的‘题眼’。”陈冬梅介绍,南通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点,在长三角一体化中承担着承接上
2023-06-28 07:0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今年以来,服务业在经济发展发挥“压舱石”作用,科技服务业作为其中关键一环,备受关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是指运用现代科技知识
2025-10-15 10:44:00
“场外预制好管线,现场拼一拼就成,既安全又省事!”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王岗采油管理区通10注采站员工,在王140区块三相分离器连流程施工现场
2025-10-15 10:44:00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因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被罚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信用中国(上海)获悉,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因工程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被上海市松江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罚款3万元
2025-10-15 10:45:00
第八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北理工协同创新特色赛道成功举办
10 月14日,第八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北理工协同创新特色赛道颁奖仪式成功举办。济南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波
2025-10-15 10:47:00
高校博士“挂职”中小学 遵义师范学院为校地协同科技育人注入新动能
多彩贵州网讯 10月13日,“遵义师范学院·新蒲新区党工委校地交流科技副校长进校(滨湖中学站)启动仪式暨基础教育科学教育实践研讨会”在遵义四中实验初中(滨湖中学)成功举办
2025-10-15 10:48:00
南昌至抚州开通2条“站点巴士”线路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谢梦丽)10月13日,记者从江西长运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由于昌福线唐村线路所施工至2026年1月26日
2025-10-15 07:04:00
问政快报(2025.10.15)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10月13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247条,其中,南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10-15 07:04:00
南昌跻身增长最快10城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左阳天)10月13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2025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2025-10-15 07:04:00
“滴——”清脆的提示音响起,出租车司机王师傅通过5G车载终端,实时接收着智能调度系统推送的订单。地下几百米的煤矿矿井,缘于AI视频分析系统
2025-10-15 07:50:00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一设备采购项目300万预算1000元中标,多方回应
大皖新闻讯 近日,江西一则中标结果公示引发关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流水线设备采购项目预算300万元
2025-10-14 19:15: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王昕摄像 赵少浦制作 董文博
2025-10-14 23:39: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王昕摄像 赵少浦制作 董文博
2025-10-14 23:39:00
潍坊青州:“科技护航+精准服务”助力秋收“加速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钟玉 通讯员 郑秀宝“这阵子一直下雨,道路泥泞,山坡上的蜜桃摘下来却运不出来,多亏了镇上的无人机
2025-10-15 01:05:00
打通“堵点”筑牢“防线”,潍坊消防多措并举守护群众“粮袋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胡晓雪当前正值“三秋”生产关键阶段,连续秋雨给秋收秋种工作带来挑战,为保障秋粮保收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2025-10-15 01:05:00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丨唐山市举办第四届理论宣讲大赛
2025年度唐山市党委讲师团系统理论宣讲大赛决赛现场。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摄河北新闻网10月14日讯(见习记者安洋记者师源)今天下午
2025-10-14 2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