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百里侯”是一个民间称呼,专属于县令(知县、县长),作为一县之长的县令其实只是个七品小官,为何会有这个称呼?我们从“百里”跟“侯”两方面来解释。
“百里”讲的是县的辖区,县的辖区一直很翁地,从秦朝到清朝,两千多年时间里,一级行政区换了几茬,但县一直都是稳定的基层行政单位,辖区也没也太大变化。
县为什么是百里呢?这得从他的起源讲起,县这个行政建制就起源于周朝,当然,是在周天子成为摆设的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互相攻伐,当一个诸侯国击败或吞并另一个诸侯国以后,新占的地盘怎么管理?
诸侯自己已经亲历了分封制的坏处,所以他们并没有继续实行分封制,而是设立了县来管理,这就是县的最早来历。春秋时期诸侯林立,兼并战争中被灭的往往是小国,而小国的疆域并不大,大者百余里,小者甚至数十里,所以县最开始的辖区也就在百里之地。
后来诸侯们一看,县这种治理方式效果很好啊,于是纷纷效仿,而随着兼并战争的加剧,小国相继灭亡,数个大国开启了战国时期。

大国相争,一割都是一片,这么大片的土地用县这种灵巧的治理方式不大合理,于是诸侯又创造了郡这种行政单位,设置在边远地区,用来驻军。
到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郡和县都在全国推广,由于郡比较大,就在郡下面设县,郡县成为二级行政区。
秦朝的郡县划分,基本上遵循的是“山川形便”原则,也就是说,各个政区边界的走势,一般和山脉、河流的走势一致。这样,每个政区的内部就会形成比较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比较一致的自然条件,人为区划和自然区位合二为一,有助于经济发展以及赋税管理。
面积方面,秦朝延续了“百里为县”的传统,这一传统也一直延续下去,所以有了“百里”。
再说“侯”,“侯”是周朝的一个爵位,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之第二位,由于公爵的稀少,侯爵才是诸侯大佬们的常见爵位,比如齐国便是侯爵国。

县令官阶虽不过区区七品,但却是地方百姓的"父母官",不论是贯彻上头指令还是征税、征兵等等工作,都是县令来做,他也是当地民众能见到的最大官员,县令在辖区内的权力可谓巨大。
而且古代没有所谓三权分立,行政司法合一,地方军事也归县令统筹,像现在判案是法院来做,古代直接是县令处理。行政司法军事都归一个人管,这几乎就是一个小型国家了,几乎等同于当初周朝的小国诸侯,所以百姓就把县令成为“侯”,再算上“百里”,那就是“百里侯”。
“百里侯”这个称呼至今仍存在于我国台湾地区,县长换届被称作“百里侯”之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4 14: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