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秦朝如此短命,而汉朝却又如此兴盛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7 19:5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秦末农民起义,刘邦推翻秦后被封为汉王。楚汉争霸,刘邦战胜项羽并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正所谓“汉承秦制”,刘邦建立西汉之后,在统治模式、政治框架、官僚制度等方面,基本延续了秦始皇建立的一系列制度。那么,为何秦朝如此短命,而汉朝却又如此兴盛呢?原因便在于,秦始皇毕竟是全方位的创新,其所建立的制度显然是“试用版”,而刘邦则汲取了秦朝的历史教训,对这些制度在继承的同时,也进行了修改,使用的乃是“升级版”。

为何秦朝如此短命,而汉朝却又如此兴盛呢

1、郡县制的继承和发展:郡国并行制一定程度缓解了矛盾

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后,开始全面推行郡县制,而该项制度推行之后,利益损失最为严重的,便是六国贵族后裔,这些人自然对秦国统治极为不满。刘邦为缓解矛盾,则改为推行“郡国并行制”,减少了反对声音。

虽说春秋战国以来带有典型奴隶制色彩的“世卿世禄制”已经逐渐崩溃,但山东各国贵族仍然掌握有极大的特权,不仅拥有封地、百姓、经济特权,而且对朝政也拥有一定影响力。而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后,却等于从制度层面彻底废除了贵族们的特权,这自然另六国贵族后裔极为不满,他们又岂能支持秦国的统治。

刘邦建立西汉之后,则汲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再加上其在楚汉争霸时期也分封了一些异姓王,于是改为推行“郡国并行制”,即在中央朝廷直接统治地区推行郡县制,其余地区则推行分封制。

当时,中央朝廷直接统治的地区,主要以原秦国统治区域为主,这些地区的百姓早已适应了郡县制,反对声音自然不强。至于推行分封制的地区,虽然这些诸侯王大多都不是六国贵族后裔,但同样减少了反对声音:一方面,历经秦末战乱和楚汉争霸,六国贵族后裔的声望和实力早已损失殆尽,很难再度兴风作浪;另一方面,无论是汉初的异姓诸侯王,还是后来的刘姓诸侯王,都握有独立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力,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一旦封国内有个风吹草动,他们不仅能够及时发现,而且应对的比中央朝廷更为积极,这便使得矛盾得以转移。

虽然秦朝和汉朝的最终目的都是全面推行郡县制,但相较于秦始皇那种一刀切的强制推行,汉朝的郡国并行制方式无疑更为柔和,遭受到的反对声音更小。再加上六国贵族后裔实力大损,推行起来难度自然就小了很多。

2、官僚制度的继承和发展:体系更为完善,建立官员选拔机制

秦始皇为中央集权统治而制定的“三公九卿制”,虽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就其制度本身而言,受限于当时没有配套的官员选拔机制,此制度并不完善,再加上秦国的法家治国理念,结果导致士子阶层对秦国极为不满。

从春秋战国开始,列国为图强均大肆招揽士子阶层进入朝廷,而当时士子求官主要通过“游说”手段,即以自己的学识说服各国君主,从而得以入仕为官。而秦始皇推行“三公九卿制”后,由于其以法家治国,因此大量任用通晓律法者和立有战功者为官,导致六国士子彻底断绝了晋升之路。虽然秦始皇也设有“博士”职位以六国士子充任,但那毕竟是没有实权的官职,又岂能令这些士子满意。

刘邦在建立西汉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士子阶层的巨大作用,因此其即位之后极为重视人才的选拔任用,在位期间首下求贤诏,要求各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与秦朝不同的是,汉朝选举官员更重才能,而非主要看律法,这就使得士子阶层得以大量入仕为官,化解了士子与朝廷之间的矛盾。

此外,汉朝在继承秦国“三公九卿”制的基础上,又通过不断改进,使得官僚系统更为完善,以地方官员为例,西汉一个郡的最高长官为太守,而太守又配有别驾、主簿功曹、议曹、贼曹掾、决曹掾、贼捕掾、五官掾等属吏,而县令(县长)之下则设县丞一人,县尉两人(小县尉一人),并配备其他佐吏。

相较于秦朝由于官员数量有限,不仅中央朝廷官员数量并不算多,就连地方也仅有郡守、郡尉、郡监、县令(县长)、县丞等高级官员由朝廷直接任命,而其他下级官员更多为就地提拔,这使得朝廷对地方官吏极为有限,这点可以参考刘邦起义之时的景象。而汉朝对官僚制度的完善,使得朝廷对地方郡县的掌控力度进一步加大,且增加了各地官员治理地方的能力和效果。

至汉武帝时期,西汉的官僚制度已经相当完善,且朝廷也建立了极为完善的官员选拔机制,朝廷完全可以用军功、察举、征辟以及“郎官取用”等方式全面选拔人才,并设立太学培育储备官员,不仅使得士子入仕途径大为增加,更是将地方豪强逐渐拉上了朝廷的战车。

3、《秦律》的继承和发展:废除严刑苛法

从目前出土的秦法记载来看,秦朝律法虽谈不上残酷暴虐,但却极为严苛,秦国百姓对此早已适应,但六国百姓对此却极为不适,再加上秦二世胡亥即位后导致秦法变质,结果闹得百姓们怨声载道,这是秦朝被称为“暴秦”的一个主要原因。

由于秦国治国采用法家思想,而法家讲究的就是一个“法、术、势”,具体表现为“法网严密、高效执行”。《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中,蒯通曾对范阳县令说,“秦法重,足下为范阳令十年矣,杀人之父,孤人之子,断人之足,黥人之首,不可胜数”,由此可见秦法之严苛。

刘邦西入关中之初,便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废除了秦朝的一系列苛法,赢得了关中百姓的广泛支持。而在建立西汉之后,为最大限度的解放生产力,恢复社会制度和经济,刘邦又命令萧何根据《秦律》,制订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户律、兴律、厩律九篇(《九章律》),且规定只要百姓不违法,那么便允许百姓从事各种活动。

除了刘邦之外,汉高后吕雉在位期间,诏令“除三族罪,妖言令”、“减刑,颁布赎罪法”、制定“戍卒岁更”,并废除了挟书律,汉文帝时又废除了肉刑。可见,汉朝虽继承了秦朝的律法,但在执行上却大为减轻,这自然赢得了百姓们的广泛欢迎。

4、社会各阶层普遍受惠,汉朝统治迅速稳定

除了在“汉承秦制”基础上,对秦朝一系列制度的完善和改进之外,汉朝统治能够迅速稳固的另一个原因,便是社会各阶层能够普遍受惠,从而迅速赢得了朝野上下的广泛支持。

首先,对于有功臣之臣的封赏。《史记·高祖本纪》有载“兵皆罢归家,……以有功劳行田宅”,实现天下一统后,刘邦便解散了大量军队,并根据各人功劳大小授予爵位,又按照爵位授予田宅。参与入关灭秦的将士如果愿意留在关中,则免徭役十二年,如果回到家乡,则免徭役六年,以此来奖励留在关中的人,迅速蓄积京畿地区人口,壮大中央政府实力。

其次,消除战争带来的敌对情绪。《汉书·高帝纪》有载,“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对于那些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百姓和战败一方的将士,刘邦号召他们返回故乡,并且认可了他们在秦朝获得爵位,并依此赐予田宅。如此,便稳住了秦朝的既得利益者,迅速缓解了敌我双方的矛盾。

再次,恢复底层百姓社会地位。《汉书·高帝纪》有载,“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对于那些因战争或破产而被迫卖身为奴的,刘邦下令恢复了他们平民的身份,这使得大量社会底层百姓得以解放,对化解社会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

最后,减轻税赋,减少徭役。历经长期战乱,汉初的社会经济已经濒临崩溃,因此刘邦立国之初便奉行轻徭薄赋的政策,田租施行十五税一,而且还偶尔蠲免全年田租。徭役基本上三年才征发一次。此举不仅使得民力得以休息,而且使得百姓迅速从秦国那繁重的劳役中解放了出来。

如上,汉朝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对于稳定社会秩序,赢得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支持,是极为有利的。尤其是当百姓们刚刚经历了秦朝那种严苛的统治之后,这一系列政策更容易赢得百姓们的支持,再加上战乱之后人心思定,使得汉朝的统治得以迅速稳定。

综上所述,从制度层面来讲,汉朝虽然继承了秦朝的一系列制度,但却针对秦朝在施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这些制度进行了改进,确保这些政策始终处于社会各阶层的接受范围之内,自然就避免了秦朝迅速灭亡的覆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8 0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刘邦要坚持分封制呢
...说秦始皇仅仅大刘邦3岁。在刘邦年轻的时候直到30岁前,秦国都并没有统一六国,换句话说刘邦前半辈子是一个实打实的战国人刘邦年轻时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流氓”闲人,但是在战国时期刘邦
2023-05-15 21:10:00
汉初政治:刘邦的权衡与六国贵族的衰落
...是秦将白起就斩杀了一百余万六国士兵,可以说六国在与秦国的战斗中,各国的生力军不说被消灭殆尽,也是损伤惨重。在秦始皇统治时期,六国贵族虽然心有不满,但也是空怀复国之志,根本毫无
2023-12-03 22:22:00
为何关东六国愿意接受汉朝的统治,却如此仇视秦国
...在汉代几乎已经销声匿迹了。一、关东六国为何如此仇视秦国?1、从政治上来说,秦国直接剥夺了关东六国的统治权在秦朝统一中国之前,中国一直处于战国的割据时代,诸侯王并存,并且当时的
2024-05-28 10:22:00
秦始皇嬴政给秦朝制定了完备的法律,为何国家也很快灭亡?
...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是非常具有开创性的,为后来的汉朝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但因为秦始皇建立秦朝十余年就去世了,所以很多郡县制的隐患没有被解决,这些隐患成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秦始皇对
2023-01-26 20:55:00
《史记》中的秦朝大将赵贲是怎样的?
...刘邦在沛县起义,随后还有原东方六国如雨后春笋般脱离秦国的统治而复辟。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所有反秦起义全部发生在原来东方六国的地盘这内,尤其是楚国,秦国的核心地区,比如关中
2023-08-25 22:23:00
如果秦始皇传位给扶苏,他能带领秦国走向辉煌吗?
...国理念。 在秦始皇准备处死几百个议论秦朝政治的文人士子时扶苏极力反对,因此惹怒秦始皇,秦始皇安排他去北方与蒙恬将军修长城镇守边疆抵御匈奴。此后大多数时间扶苏都在边关。从后来
2024-02-23 16:42:00
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军事理论
...到的那样,战争的背后有各种各样的非军事手段,当时的秦国的国力非常已经是天下最强,对付任何一个国家是绰绰有余,但远远没有强大到等于六国之和,秦国的军事力量虽然打了一场又一场的胜
2023-08-25 21:25:00
秦国统一六国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说比历史上任何朝代都难呢
秦国统一六国可以说积世纪六世之余烈,花费了几百年的时间。这本身是草根逆袭的历史,也是在开天辟地创造历史,其中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秦国统一六国比后世历代都难,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2024-02-23 16:30:00
...灭六国前的地盘,我们会发现两者惊人的相似。区别在于秦国没有颍川郡,但比西汉朝廷多了太原、上党两个郡。换言之,汉高祖实际掌握的地盘比秦始皇发动统一战争前还略小。 ▲战国后期当
2023-03-14 21: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