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从学校的田埂子到家里的菜篮子
一家人校园“三分地”里共享亲子时光
学校邀请家长参与其中,让一家人在体验种植快乐的同时,共享亲子时光。
本报记者 牛伟坤
本学期,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校园里多了一块“三分地”——位于操场旁,约200平方米。80组家庭经过摇号后成功中签,在这里种下菠菜、生菜、樱桃萝卜等,感受种植的快乐。
“校园实施无托管式管理,仅提供水源和工具收纳屋。认领菜地通过家庭自治,产出放心健康的粮食和蔬菜。”学校劳技组组长、“三分地”项目组负责人孟彬介绍。在菜地旁,记者看到,每块地旁树立着学生自制的标牌,标有认领人的名字和班级。充满童趣的图案搭配着稚气十足的文字,让人眼前一亮。
上周五下午,二年级学生赵浚宇弯着身子,努力地将一桶水均匀地浇到每株小菠菜苗上。每逢大课间,他都要过来转一圈,观察一下长势。“这块地我给它起名叫‘天天种地’。虽然我还没吃到自己种的菜,但我已经感受到种菜的不容易了。”赵浚宇边说,边细心地从土里挑出小石头。
五年级学生杨锦屹也在菜地里忙碌着。他的地里已经种下了韭菜、蒜苗、蒿子秆。“前几天我特着急,看着别人的种子都开始发芽了,就我们家的没动静。”他指了指暖棚,得意地解释,“我回去查了资料,这些植物可能更喜欢温暖的环境,就搭了棚子,果然都开始冒芽了。”
每周,家长可以入校一次对菜地进行维护。记者采访时赶上三年级学生王芳贺的爸爸和爷爷正在搭暖棚。“我们地里种着胡萝卜和卷心菜。播种的时候,是我翻的土。”王芳贺给自己的菜地起名“茁壮生长”,兴奋地介绍,“现在天冷了,我们一家人要给植物盖个小被子。”
“我们希望学生感受劳动快乐的同时,也能享受幸福的亲子时光。”孟彬说,菜地既搭建起父辈与子辈、祖辈与子辈交流的平台,也给祖辈与父辈亲密相处提供了契机。“有时候会觉得老人的思维落后了,与他们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了。但在种地这件事上,我们离不开长辈的指导,我又找到了小时候跟父母亲密交流的感觉。”二年级学生孙绕图的爸爸颇有感触。
学校专门为这次活动制作了一条充满诗意的标语:从学校的田埂子到家里的菜篮子,这一次卷起裤腿不是为了靠近时尚,而是为了和孩子一起亲近土地。该校校长曹君说:“种植结果并非全部目的。即使种植失败,又何尝不是为家庭教育提供一个新的教育契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0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