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郜晋亮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郜晋亮)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市通过建立考核激励机制、耕地保护机制、项目联动机制、科技创新机制、市场连接机制,有效破解了“谁管种粮”“种在哪里”“谁来种粮”“怎么种粮”“怎么增收”等问题,有力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产。2023年,该市粮食种植面积56.89万亩、产量22.1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2.23%、1.55%。
建立考核激励机制,破解“谁管种粮”。楚雄市将粮食安全纳入对乡镇、部门综合绩效考核,粮食播种面积少于任务面积超过1%、粮食产量低于任务产量3%的,大豆、油菜等重点作物播种面积少于任务面积超过1%的,年度考核一票否决。同时,建立市、镇、村、组、户五级粮食种植台账及规划布局图,扎实落实种粮惠农政策,让种粮农民吃上“定心丸”。
制度保障是稳粮增产的根本。楚雄市通过建立耕地保护机制,破解“哪里种粮”。为此,该市制定下发了《楚雄市粮食生产工作实施方案》《楚雄市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了粮食生产组织保障体系、部门及乡镇职责、重点工作任务、保障措施等。同时,全面开展耕地保护专项清查行动,让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回归粮食生产。
楚雄市建立了项目联动机制,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种业基地等,招引农业企业带动农户开展优质稻种植,破解“有好田种粮”。2023年,该市建设高标准农田6.54万亩,种植优质稻14.5万亩,实施了云南省木兰高原粳稻育种创新中心、楚雄市朵基高原粳稻种业基地等建设项目,加快推进种业振兴,保障粮食安全。
建立科技创新机制,破解“怎么种粮”。楚雄市组建了农业科技特派团,为全市种粮大户提供全周期技术服务,培植了一批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主体,托管面积累计13.5万余亩。同时,引导农户及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小田并大田等开展规模化种植,开展繁种、稻渔、稻鸭综合种养,发展烟后套种玉米、大豆、薯类等高效稳产粮食作物,推行粮食轮作复种模式,增强科技增粮潜力。
为了破解“怎么增收”,楚雄市还建立市场连接机制,通过培树种子扩繁、零售企业,推广体系、营销网络,实现由“卖粮食”向“卖种子”转变。目前,楚雄市年可繁种子1300万公斤以上,批发零售产值2.4亿元。同时,在具备条件的地域支持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万亩油菜花海”“百里油菜花走廊”景观,实现一产带二产联三产的产业链增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3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