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为肃宁无名烈士寻亲”全国媒体联合报道组
纵览新闻记者 黄雨晗 彭文君
近日,复旦大学分子考古实验室已对沧州市肃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发掘的90箱遗骸进行了体质鉴定研究,体质鉴定结果表明,肃宁雪村出土遗骸有多个个体混合的情况。经统计,肃宁雪村出土遗骸的最小个体数为101例。
6月14日,纵览新闻记者就雪村战斗烈士墓烈士身份认定等有关工作,向复旦大学分子考古实验室了解了最新进展。
复旦大学分子考古实验室负责人文少卿副教授表示,之前有山西网友声称31号烈士及烈士手中照片上的年轻女子均是她的亲人,他们把这名网友亲属的DNA样本同烈士遗骸DNA进行了提取和比对,但比对结果并不匹配,并不符合预期的亲缘关系。
4月10日,沧州肃宁雪村战斗烈士墓迁移过程中,工作人员在第31号烈士遗骸胸口处发现的小镜子。(供图/肃宁融媒)
“在这些遗骸上,我们看到了很多弹痕、弹孔,有4例个体出现了粉碎性骨折,在这之中还有1例个体有子弹穿过的痕迹,造成股骨骨干上半部分严重的粉碎性骨折。我猜测是被重机枪等威力较大的武器打到了骨头上,瞬间导致的粉碎性骨折。”文少卿表示,战斗的惨烈突破了他们的想象,实验室的同学们在鉴定过程中看到这些带有创伤的遗骸,心情十分沉重。
令文少卿惊讶的是,在这101例个体中,有10例女性或疑似女性的个体,还有4例婴儿期(0-2岁)个体,4例幼儿期(3-6岁)个体。“这是我们第一次在烈士墓中鉴别出女性及婴幼儿个体,在之前的发掘工作中从未见到过。”文少卿说。
为什么会在雪村烈士出土遗骸中发现女性和婴幼儿个体?文少卿给出了两种猜测:一种是部队机关的家属没来得及转移,一起突围遇难;另一种则是为了避免日军屠村,烈士们带着老百姓进行突围遇难。“最有画面感的是,我们在一箱遗骸中发现了两三个烈士和5个小孩,我们猜测很可能是几个战士带着一群小孩一起突围,最后全部牺牲,这画面非常悲壮。但具体情况如何,还需要根据我们的最终鉴定结果进行判断。”文少卿说。
复旦大学分子考古实验室团队人员正在对肃宁雪村出土遗骸进行分析研究。(图源/网络)
据文少卿介绍,接下来,复旦大学分子考古实验室将继续对肃宁雪村出土遗骸进行分析研究,开展烈士颅面复原工作,复原烈士容貌,同时通过DNA、同位素等信息,为烈士寻亲提供可能的地理来源,推测烈士当时的生活状态、营养状态等,帮助肃宁烈士们“回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5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