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温州都市报
孩子一到大考就紧张,是考试压力大,还是家长期待过高了?
学会“装傻”, 做孩子的“啦啦队长” 跟孩子一起“疯”……试试这么做!
本期嘉宾:孙立群 中学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温州市鹿城区家庭教育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家大会讲师团讲师,浙江省银龄专家援疆第一人。
孩子平时考试成绩很好,一到大考就紧张,容易考砸怎么办?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不少家长也很焦虑,考试前他们甚至比孩子还紧张。本报小树洞栏目邀请资深心理专家孙立群老师跟大家分享,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做,既能缓解家长的焦虑,也给孩子树立了信心。
孩子平时考试成绩很好,一遇关键考试就紧张,
眼见马上要中考了,怎么办好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孙立群老师回复:这种情况在很多成绩较好的学生身上很常见,主要是因为考试压力大、学生之间竞争激烈、家长期待较高等缘故。要想改变这种状况,试试这么做。
1 跟孩子一起保持平常心
大家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时,心态要平和、不紧张、不焦虑。只要掌握一些小技巧,就能轻松做到。
首先,家长给孩子做好榜样。如果家长时时能保持冷静,孩子也会学着这样做。比如说,家里突然停电了,家长可以轻松地笑笑,说:“没关系,我们来玩个游戏,看看谁能先找到蜡烛。”这样,孩子就会知道遇到问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怎么去解决它。
其次,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尝试。比如,孩子第一次学骑自行车摔倒了,家长可以说:“没关系,我们再来一次。你看,如果这次比上次骑得远了,这就是进步!”这样,孩子就会明白失败不是终点,而是成长的起点。
最后,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做些放松的活动,比如听音乐、散步等,对身心都有好处。
2 养成好习惯,不临时抱佛脚
想象一下,明天就是期末考试,孩子熬夜学习,一手抓着书本,一手抹着黑眼圈。其实吧,这像用一根细线去钓大鱼,风险大得很,效果还不一定好。养成每天固定时间复习,像吃饭一样定时定量,当孩子储备了足够的“能量”,哪还用得着临时抱佛脚呢?
再比如健身。如果孩子每天都坚持锻炼,时间久了,身体自然会变得更健康、更强壮。偶尔去锻炼一次,那效果可想而知。相同道理,养成好习惯,把知识点牢固掌握。大考时即使紧张,因为有真才实学,也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3 不充当老师,做孩子的港湾
当家长就像在打一场永无止境的战役?一会儿是家庭教师,一会儿又是心理咨询师,忙得不可开交。家长不要充当老师,而是做孩子温暖的港湾。
首先,学会“装傻”。有时候故意问问孩子:“哎呀,这个我不懂,你能教我一下吗?”孩子给你解释的过程,他们不仅复习了知识,还培养了自信和表达能力。
其次,要做孩子的“啦啦队长”。不管孩子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为他们加油打气。别说“你怎么这么笨”,而是说“失败增加了我们的经验值,离成功又近一步啦”。
还要跟孩子一起“疯”。玩是孩子的天性,跟着一起疯,能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在玩耍中释放压力,得到快乐。
最后,就是“倾听”。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倾诉的人。不管他们说的是学校的事情,还是分享心中的小秘密,这都是非常珍贵的时刻,让孩子觉得家是一个可以安心停靠的港湾。
4 家长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孩子大了,不爱举手发言,也不爱提问了,团体活动也不积极参加了……如何帮孩子找回自信?
方法一:让孩子成为家庭的“超级英雄”
比如说家里需要换个纯净水、搬个家具,别急着自己动手,让孩子来当回“超级英雄”。小任务不仅能让孩子感到被需要,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逐渐培养起自信。
方法二:给孩子一个“赞美墙”
在家里设立一个“赞美墙”,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成就、得到的夸奖都贴在上面。家长可以经常站在“赞美墙”前欣赏孩子的成就,当孩子看到这些赞美,就会想起自己的努力和成功,从而增强自信心。
方法三:陪伴孩子一起“冒险”
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陪孩子一起“冒险”,这样孩子就能更加勇敢地面对挑战,逐渐培养出自信。
方法四:教孩子用“积极滤镜”看世界
教孩子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事物,把困难和挑战看作是成长的机会。这样,孩子就能更乐观地面对生活,自信心也会逐渐提升。
5 家长学“猫式”放松法,孩子更放松
不少家长在孩子考试前比孩子还紧张?别老在孩子耳边嘀咕“你要考好点啊”,这样只会让孩子觉得压力山大。
家长们想象一下,如果你们在孩子考试前表现得像只悠闲的猫咪,那么孩子很可能也变得像小猫一样悠然自得。
首先,来试试“猫式”呼吸,那么深、那么慢,仿佛在说:“哎呀,这个世界真是太美好了,我为什么要紧张呢?”所以,不妨在孩子复习的时候也试试这种深呼吸。
还可以尝试“猫式”伸展。猫咪们总是能找到最舒服的姿势打盹,家长、孩子也找个舒服的姿势,伸伸懒腰,放松一下。
考试前,给孩子一些“猫式”娱乐。别总是让他们埋头苦读,比如陪着孩子一起看看动画片、玩玩桌游,或者一起出去散散步。
最后,家长们要记得,我们既是孩子的引路人,也是他们的坚强后盾。无论孩子考得如何,我们都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生活中,学习中,你是不是有很多困惑或是心事想找个人倾诉?比如,明明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却总是为考不了高分而沮丧;或在与同伴、老师的相处中,因没得到肯定或是被忽视而委屈流泪,情绪无处发泄;抑或是跟爸爸妈妈意见分歧,无法沟通,让你不知所措……
无论你是家长还是学生,在跟孩子/父母相处过程中出现问题无法沟通或是无法解决,欢迎来信跟我们聊聊,将由我市各教育领域、医学领域的心理专家为大家支招。树洞来稿邮箱:641016234@qq.com。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31 17: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