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现场·我在我思】院士的“掉渣鞋”自带光环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13 04: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罗筱晓

《工人日报》(2023年12月13日 05版)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王志珍在央视录制节目时,主持人发现她穿的鞋子因鞋底老化,掉落了不少黑渣。当这个细节被提及时,王院士笑着自嘲“出了洋相”,台下观众却对她报以热烈掌声。

据王志珍说,这双掉渣的鞋她穿了好多年了。也有网友猜测,鞋子不仅年头长,王院士平时应该也不怎么穿,重要场合才拿出来,哪知道已老化得如此严重。对于这一插曲,王志珍显然并未放在心上,她还透露自己曾经穿着两只不一样的袜子去实验室,直到被人提醒才发现。

相关视频上传网络后,许多网友都向王志珍表达了敬意——“她用知识装扮自己,自带光环”“没有谁会笑话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

王志珍是我国改革开放后首批公派出国访问的学者,为胰岛素研究做出了诸多贡献。从播出的节目看,虽年过八旬,但王院士精神矍铄,仪表得体,并非是不注意自身形象的人,作为院士,其经济状况也绝不至于买不起一双新鞋。

在节目中,王志珍讲述了自己几十年来从事科研的经历,表示直到现在她依然坚持每天去实验室工作。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无论是在袜子还是鞋子上“出状况”,都表明王志珍把绝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科研工作上,以至忽视了一些生活细节。

正如节目主持人所言,见过王志珍的“掉渣鞋”,他相信了一些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人真的会为自己准备许多套一模一样的衣服——这样就能把每天选择穿哪件衣服的时间省下来用于思考和工作。

2014年,一张反差感很大的照片在网上走红:中国“遥感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小文身着简朴的衣服、光脚穿一双布鞋给学生上课,他也因此被网友尊称为“布鞋院士”。

在我国,像李小文这样不讲究吃穿用度的老一辈科研人员还有很多。他们都曾经历生活和工作上无比困难的时期,勤俭节约成为刻进骨子里的习惯。但他们节俭的初衷,并非为了给自己的小家或子孙留下财富,比如作物遗传学家卢永根和妻子晚年时就将880万元积蓄全部捐出用于扶持农业教育事业。

对王志珍、卢永根这样的科学家而言,物质可谓是真正的“身外之物”。他们能做到这一点,除了有赖于自身品德和修养外,还因为找到了更高级的自我价值实现方式。

王志珍说“在实验室里我才觉得踏实、快乐、幸福”。不少科学家在接受采访时,每每谈及自己在研究中实现的突破或说到领域内相关话题时,也时常流露出喜悦、满足的神情。不难看出,虽然科研过程免不了艰辛、曲折,但科学家们在其中体会到的愉悦,远非一般物质享受所能媲美,而那才是他们在乎的东西。

当然,不看重物质,并不代表潜心研究科学的人就得艰苦度日、安于清贫。随着我国对人才重视程度不断加大,科研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整体已经有了明显优化和提升。近年来,一些青年科技工作者借助社交媒体,既为大众科普了知识,还展示了自己堪称时尚的生活。事实证明,在自己的专业上专注、实干,不为物欲、虚名所惑,科研工作者可以得到外界充分的认可与尊重。

近年来,不断有长期默默耕耘的专家、学者走进公众视野,为人们所熟知,这是一种好现象。身为普通人,恐怕很难像王志珍一样鞋子老化到掉渣了还毫无察觉。但无论是谁,只要做成点事情,都需要“掉渣鞋”背后那种对所做之事的专注与热爱、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选择的坚持。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一次次被王志珍们的故事打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3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院士以为自己出了“洋相”,网友却流下了眼泪!
日前,一位院士登台演讲,一个小细节打动了现场所有人。人们发现,演讲台的地面,有许多黑渣。原来,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王志珍,穿了双老化掉渣的鞋,鞋底老化,不停
2023-12-10 21:29:00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张萍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王志珍在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时,主持人发现她脚上穿的鞋因为老化,在舞台上掉下不少黑渣。王志珍自嘲出了“洋相”,现场
2023-12-12 04:46:00
院士自嘲“出了洋相”却迎来了阵阵掌声
本文转自:大连日报院士自嘲“出了洋相” 却迎来了阵阵掌声哪个是45年前的出国必备品?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一批访问学者陆续踏上公派出国访学的旅程,王志珍正是其中一员。演
2023-12-13 00:25:00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王志珍在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时,主持人发现她脚上穿的鞋因老化而在舞台上掉下不少黑渣。王院士自嘲出了“洋相”,但现场的
2023-12-13 09:26:00
王院士的3个“不怕花钱”
...力学专家,生活上的节俭和科研上的大方形成鲜明对比王院士的3个“不怕花钱”生活报讯 (龙头新闻记者赵一诺) 王仲奇同志1932年6月29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县,1956年毕业于哈尔
2022-12-26 07:50:00
聚智广合 深研勇创 振东制药深研“健康蓝海”
...永炎、张伯礼、黄璐琦、林洪生、叶祖光、王智民等专家院士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岩舒”复方苦参注射液、芪蛭通络胶囊、中药材基地建设、“五系列”药食同源产品……专家
2025-01-23 16:43:00
她穿着烂鞋在舞台上,全网没人敢嘲讽
...家是真的存在。前有被称为国宝级科学家的遥感泰斗布鞋院士,享受着我国副部级的待遇,却在上课时穿着布鞋。还有穿着几块钱的背心,成就了上亿的科研项目。让中国成为第四个能够独立研制激
2023-12-27 10:50:00
...关村论坛全球科技女性创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志珍在会后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高科技发展就要求有最好的科技人才
2024-04-28 18:06:00
黑洞能通过对撞机制造出来?为何杨振宁极力反对,有何好处?
...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中科院的两位杰出科学家,王仪芳院士和严伯钧博士,坐在长椅上悠闲地谈论着一个令人振奋又颇具争议的话题——大型环形对撞机。王仪芳院士的话语中流露出对科学探索的
2024-04-13 15:4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最近,出了个新职业——陪爬,陪爬小哥们陪爬山,帮背包,甚至在客人累的时候背一下。可就是这些背背抱抱,引发了大家的热议。“陪爬”男子不仅背女游客
2025-09-04 15:11:00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吉林出版界推出系列精品主题图书
吉刻新闻记者 李易书制图 王丽华
2025-09-04 15:14:00
警方通报:58岁男子驾车操作不当撞入餐饮店 数人受伤均无大碍
华商网讯 9月4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浦东”发布警情通报:9月3日21时09分许,浦东公安分局接报警称
2025-09-04 15:17:00
“山东新纺织”亮相2025中国纺联秋季联展
9月2日,“山东新纺织”主题展区亮相2025中国纺联秋季联展。该展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纺织服装行业盛会
2025-09-04 15:40: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伊情情建行蒙阴支行始终将特殊群体的服务需求放在心上,尤其在适老化金融服务上,用细致举措让温暖直抵人心
2025-09-04 15:42:00
女子被同伴误留高速服务区 交警暖心护送助其归队
近日,吉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高速公路吉林支队巡逻一大队民警在珲乌高速蛟河服务区巡逻时,接到一名女士紧急求助。据了解,该女士与朋友分乘两辆车从吉林市前往延吉游玩
2025-09-04 16:18:00
鲁网9月4日讯近期,主要从事食品进出口业务的A公司,通过海运及船务公司承运一批保鲜蔬菜。海运公司接受了A公司订舱后向A公司签发了提单
2025-09-04 16:19:00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郑红梅)“看着宝宝呼吸越来越困难,小脸憋得发紫,我们觉得天都要塌了……他才来到这个世界五天啊!”近日
2025-09-04 16:21: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新生入学纪实
鲁网9月4日讯8月31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初一新生们带着对初中生活的憧憬踏入校园,班主任们以一间间精心布置的教室为礼,用一场场温暖的初见
2025-09-04 16:55:00
普定县人民医院儿童康复中心倾情守护 助力患儿重获“声”机
“你们用精湛的医术、温暖的关怀和坚定的责任担当,为我们点亮了希望的灯,为孩子铺就了健康的道路……”近日,普定县人民医院儿童康复中心暖意融融——患儿的父亲杨某某将一封饱含真挚情感的感谢信送到医护团队手中
2025-09-04 17:04:00
高速途中车胎破损 收费员秒变“修理工”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耿吉国 通讯员 金伟忠 胡宁波)车辆在高速公路行驶途中车胎破损,收费员秒变“修理工”。日前,在G59呼北高速郧十段白桑关管理所
2025-09-04 17:14:00
龙口市人民医院:医者仁心暖人心 用责任与担当书写生命赞歌
大众网通讯员 张思博 烟台报道近日,龙口市人民医院再次收到患者家属的锦旗:仁心仁术 德艺双馨——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赵飞及团体医护人员
2025-09-04 17:25:00
患者子宫被肌瘤“侵占”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与城阳人民医院妇科医生团队联合手术顺利治愈
大众网记者 葛悦 通讯员 李春燕 青岛报道“虽然是第二次手术,反而让我更安心了。”近日,在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妇科住院即将手术的矫女士(化名)如是说
2025-09-04 17:31:00
中元节|物联网祈福灯,照亮家族传承的千年脉络
又是一年中元节,暮色里的烛火与河灯,承载着中国人对祖辈最深的思念。古往今时,我们总在寻找与先辈对话、与家族联络的方式——从案前的三炷香
2025-09-04 17:31:00
宁夏重伤女童千里来菏保肢成功 家人六面锦旗致谢博爱好医生
鲁网9月4日讯近日,一则跨越千里的生命救援故事在鲁、宁两地传为佳话。8岁宁夏女孩小靳遭遇严重车祸濒临截肢,在菏泽博爱医院显微外科团队的全力救治下
2025-09-04 17: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