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林徽因死后,梁思成为何不顾儿女反对再娶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0 19:4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民国时期,有这样一对令人称羡的情侣,他们的爱情故事仿佛跳出了童话书页,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传奇。他们就是林徽因和梁思成。

两人的婚姻充满了浪漫与智慧的火花,他们不仅在专业领域各自璀璨夺目,而且在情感世界里,也是羡煞旁人。

林徽因,以她的文采与气质俘获了无数人的心,而梁思成,不仅在建筑学上有着非凡的成就,更以其深情厚意,成为民国最令人羡慕的丈夫。在那个年代,谈及情侣的楷模,人们无不自豪地提起他们,仿佛在说:“看,这才是真正的爱情。”

然而,美好的故事往往也伴随着转折。林徽因英年早逝后,梁思成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位曾经将爱情挂在嘴边的男人,在女儿和其他家人的反对声中,选择了再次步入婚姻的殿堂。外界不解、批评声四起,但少有人知道,这背后竟然与一个年逾古稀的老太太有关——这就是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

在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甜蜜婚姻中,何雪媛的角色不可忽视。母女俩的性格如出一辙——都是那种强势而直率的性格,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引发激烈的争吵。然而,梁思成始终是家中的和事佬,无论何时,他总是尽力调解,以一句“都好”来平息风波。

何雪媛,一生坎坷,无依无靠,晚年更是随着女儿林徽因的家庭四处漂泊。在林徽因生病的日子里,她尽管年老多病,却依然担起了照顾孙儿和病榻前女儿的重任。或许,这份担当和坚韧,是梁思成所不能忽视的。

梁思成的再婚,外界看似不解和反对,其实背后藏着他对林徽因的一份承诺——赡养你的母亲,就如同赡养我自己的母亲一样。尽管他的女儿梁再冰对新妻子林洙有所不满,尽管有人写匿名信讽刺梁思成,但梁思成依然不为所动,还是选择了再婚。

当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不仅要独自面对失去爱侣的悲痛,还要肩负起照顾岳母的重任。随着何雪媛年岁增长,记忆和身体都不如从前,梁思成身为女婿,无论如何也不能放任一个老人孤苦无依。这份责任,让他选择了再婚,希望有个伴侣能够一起分担照顾老人的重担。

他的再婚引来了外界的诸多非议,甚至家人的反对,但他清楚自己的决定背后承载着的是对已逝妻子的深情承诺和责任。他知道,如果林徽因还在,她也会希望母亲被好好照顾。

此次婚姻中,梁思成的新伴侣林洙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理解和接纳,她不仅接受了梁思成,也接纳了何雪媛。这份接纳,或许在别人看来是多此一举,但在梁思成看来,却是生活的另一种坚守。

新妻子林洙的到来,为何雪媛晚年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安排。她接受了何雪媛,也接受了梁思成对前妻的承诺。

时至今日,我们回望那段历史,是否可以更加宽容地看待梁思成的决定?在情感与责任的十字路口,他选择了责任,选择了一个老人的余生不至于孤单。这样的选择,虽然引起了争议,却又何尝不是对林徽因的爱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1 00: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林徽因离世7年后,71岁梁思成执意娶娇妻,却任由女儿掌掴继母
...种婚姻多半是基于利益,少数是因为真爱。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在她死后便娶了一位“少妻”,不顾家人反对,不顾世俗眼光,不得不让人相信这是真爱。可回顾他这一段婚姻,却又让人怀疑这“真
2024-09-01 17:39:00
...“美貌颀颀,才情出众,20世纪中国最美的女人”。她让梁思成爱了一生,让徐志摩想了一生,让金岳霖念了一生。男性对她倾慕,女性止不住欣赏,甚至连情敌也无法否认她的光芒。林徽因的魅
2024-03-12 21:44:00
林徽因去世,梁思成执意娶小27岁林洙,死前留下8个字,字字戳心
...引,还为了她终生不娶。但是最后林徽却选择了建筑学家梁思成。婚后两人的生活也是非常幸福美满的,可是林徽因自小身体不好,成年后肺结核的病痛一直折磨着她,50岁就离开了人世。林徽因
2024-10-05 13:01:00
林徽因把孩子给了金岳霖,把爱情给了徐志摩,却把婚姻给了梁思成
...正的“人间四月天”。曾经徐志摩疯狂地追求过林徽因,梁思成最终成了林徽因的丈夫,而金岳霖是林徽因的蓝颜知己也就是现在说的男闺蜜,并在林徽因去世后一直抚养照顾她的儿女们。林徽因放
2025-03-08 20:55:00
1946年,林徽因和金岳霖在私人别墅同居5个月,老公梁思成:我一点也不担心
...金岳霖在私人别墅中同处5个月,但作为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在听闻这个消息时,却只回答:我一点也不担心。这是为什么呢?01当年,梁思成和林徽因结婚。洞房花烛夜,梁思成面色忐忑地看
2024-10-13 21:01:00
林徽因为什么考进了清华大学
...女子。她是徐志摩的魂牵梦绕,是金岳霖的爱而不得,是梁思成志同道合的一生伴侣。如此惊才绝艳的女性,其儿女却在求学清华的路上纷纷折戟沉沙,名落孙山,让人大感意外。林徽因不信复查考
2023-02-24 15:50:00
...抹眼泪的女儿头也不回地走出了总布胡同3号。林徽因和梁思成1931年从东北回北京后,就在总布胡同3号安了家。两进的四合院,四十多间房。看着气派,住着舒服,报纸上还称这里是“太太
2023-09-28 08:33:00
林洙的晚年是如何度过的?写了70余本畅销书、拍卖梁思成遗作致富
...林徽因“婊”的。细究原因,似是从一本书开始的——《梁思成。林徽因与我》。而这本书的作者叫林洙,林洙何许人也?她是林徽因的爱徒,是梁思成学生的前妻。但同时,在林徽因去世七年后,
2024-10-05 13:10:00
那个把林徽因推进地狱的人,何尝不是最爱她的人,更是一个可怜人
...的联系,但不可能再续前缘。之后,林徽因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一同赴美留学,攻读建筑学。1925年,林长民不幸中流弹离世,梁启超则为他办了丧事,梁家待林徽因是有恩的,并且愿意接纳她
2025-02-26 14: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