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网红猪鲤”之死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0-06 17:23:00 来源:缘之心

“别喂了!大鲤鱼撑死了!”日前,山东济南趵突泉景区保安拎“罪证”喊话游客的视频引起广泛关注。10月5日,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视频中,保安手提一条大鲤鱼称“撑死了”,并吹哨劝阻游客,提醒游客不要“荼害生灵”。

“网红猪鲤”之死背后

10月4日,有多位网友发帖称,趵突泉大鲤鱼因游客投喂撑死,保安心痛地将其扔到垃圾桶。

趵突泉又称“天下第一泉”,是济南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也是游客最喜爱的打卡地之一。泉水中的鲤鱼体形圆润,萌态十足,颇受游客的喜爱,被网友们称为网红“猪鲤”。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趵突泉景区游客投喂人数日渐增多,不文明投喂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早在2022年3月,就有网友发布视频,视频中滚圆的鱼肚子引起广泛关注。网友评论说:“趵突泉的鱼都长突突了”。该视频点赞量飙升至100多万。当年,就有安保人员在景区拿喇叭呼吁:“为了鱼儿健康,不要再投喂了。”

2023年“五一”假期,趵突泉景区游客爆满,安保人员除了维持秩序,还要为锦鲤操心,不停地用喇叭向游客喊话:“别往水里扔鱼食啦。”

2023年10月,有网友拍到趵突泉“猪鲤祖孙三代”一起“出游”的画面。专家称,Plus版锦鲤是怀孕雌鲤。当时,虽然趵突泉鲤鱼普遍较往年更为肥胖,但“撑死”的情况还比较少见。

2024年10月4日,趵突泉里的一条大鲤鱼疑被游客投喂撑死,保安拿着“罪证”向游客喊话劝阻。

事后,工作人员回应:“鱼到底是不是被撑死的,这个我们不敢100%肯定。因为是偶发事件,国庆假期客流量确实非常大,游客来投喂数量和频率比平时大幅增加,然后出现了这么一个事,其实是有这样的可能性的。”

该工作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趵突泉本身没有售卖鱼食,但游客出门游玩,几乎都带了饼干、面包等食品,大家出于对鲤鱼的喜爱,就想着喂一喂它们,但这些食品会导致鱼消化不良,再加上食物在水中腐败变质,会破坏水质,影响鱼的生存环境。

趵突泉景区游客投喂鲤鱼的情况并非近年发生,十多年前就已经存在,景区也一直有人工提示“不能投喂”。

“十年前我来济南旅游,那时候趵突泉也有游客投喂,我也喂过,但当年投喂的人没有这么多,量也没有这么大。”游客芳芳表示,十年前趵突泉的鲤鱼还比较“清秀”,大家投喂也是体验一下就算了。

“每次去趵突泉喂鱼,饲料都是大包拿的!很多游客会带着馒头、面包投喂。”一位网友爆料。

记者调查发现,锦鲤走红成“猪鲤”后,游客的投喂热情高涨,投喂量明显比以前增多,有的游客往水里扔面包、火腿肠等,甚至还有人直接买大馒头带进景区,扔大块馒头,引发鲤鱼抢食。

从“灵活清秀”到胖成“猪鲤”,再到被大量投喂“撑死”,趵突泉的“网红猪鲤”之死背后,不乏游客们的热情与喜爱,但结果却令人无奈与唏嘘。

热情投喂变“甜蜜的陷阱”?

近年来,被游客大量热情投喂的,不仅有趵突泉的“猪鲤”,还有多地景区的多种动物。对于动物来说,过度被投喂,是致命的“美食陷阱”。

据媒体报道,2023年12月25日,在新疆阿勒泰喀纳斯景区,一游客发视频称,喀纳斯网红野生狐狸趴在雪地中不幸死亡。该游客表示,之前就有游客投喂火腿肠等食物,怀疑与不当投喂有关。

该景区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景区一直都不提倡游客投喂食物。该景区在一则科普视频中特意提到,野生狐狸在大自然中主要食物来源是老鼠、小鸟、野兔等。景区曾救助过一些生病的野狐,大多是游客投喂了大量加工食品所致。

上海动物园的红猩猩“森泰”,因多年被游客疯狂投喂,导致长期饱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基础性代谢疾病困扰。2023年9月29日,“森泰”因老年多脏器衰竭死亡。

2023年“五一”假期,在杭州动物园熊山,游客乱投喂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人向熊投喂馒头、面包,甚至有人把蛋筒冰激凌也扔了下去。现场志愿者和保安说投喂的人太多了,一拨接一拨,实在是劝也劝不过来。保安说:“去年12月,就有一头熊吃坏肚子生病了。”

2022年,天津动物园内,大量游客投喂熊,导致熊呕吐。工作人员发现后制止,但是很难完全阻止。

2015年,上海动物园的3头黇鹿在经历了数月的病痛折磨后相继死亡。解剖发现,3头黇鹿肠梗阻,胃中塑料袋、小毛巾等异物总重达38斤。园方表示,多年来,类似事件在动物园并不罕见,每年都会发生因游客乱投喂而导致动物身体出现异常情况。

游客的热情投喂行为,甚至还造成了一些动物的应激反应。2023年3月,在江苏苏州,一女子在景区游玩时,试图用一盒菠萝投喂停留在路边栏杆上的猴子。但是当她放下果盒时,猴子却突然向女游客发起进攻,结结实实打了女游客一巴掌。

对此,景区工作人员回应称,景区每天都会广播提醒游客,禁止投喂野生猕猴,因为该行为容易刺激猕猴,让它们认为游客正在攻击自己,并因此作出自卫的举动,数量过多的游客也会让猕猴感到紧张。

上海、北京、四川

多地推出法律法规禁投喂

近年来,游客私自投喂导致景区动物生病死亡的事件频发。对此,国家和多地出台了相关措施,一些景区还设立了“黑名单”。

早在多年前,为惩戒游客不文明行为,《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实行动态管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形成后,旅游主管部门应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通报游客本人,提示其采取补救措施,挽回不良影响。必要时向公安、海关、边检、交通、人民银行征信机构等部门通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记录信息保存期限为1年至5年,实行动态管理。

除全国管理办法外,多地还建立了相关条例。2023年10月,《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施行,条例明确指出,禁止投喂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野生动物。2024年,《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办法》施行,明确观察、拍摄野生动物不得擅自投食、驱赶等。

全国各大景区也设立了游客“黑名单”制度。记者查询发现,今年6月,12名游客因向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熊猫谷大熊猫室外活动场所乱吐口水、乱扔香烟、违规投喂棒棒糖、面包、鸡蛋等食物,被一次性通报并终身禁入。此前,熊猫谷也曾多次发布类似通报,今年4月8日,一次性通报6名游客终身禁入。

在北京动物园,游客王某某投打投喂白虎、顾某某投喂鹦鹉事件曾被“不文明行为曝光台”曝光,两名当事人均受到处罚。据悉,《北京市公园条例》规定,游人游览公园禁止恐吓、投打、伤害动物或者在非投喂区投喂动物,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责令改正,并可以处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另外,对于不文明行为情节严重的,公园还将记录进《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单》,对于列入“黑名单”的不文明行为人,市属公园将进行联合惩治,限制其进入园区参观游览。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建顺建议,对于一些游客的旅游不文明行为,要依法依规有效地予以制止、教育、惩处,该罚款的罚款,该教育的教育,该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就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该赔偿的就令其赔偿。应对个别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和屡教不改者,可以考虑引入征信体系,采用将其列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的做法。但应当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相应的评审组织、程序和标准,以确保依法依规有效规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6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趵突泉景区回应“鲤鱼被游客投喂撑死”:只死了一条,不需要人工投喂
10月4日,一段拍摄于山东省济南市趵突泉景区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视频中一位趵突泉景区的保安大叔提着一条死去的鲤鱼,大声提醒游客:“大家千万不要喂鱼啊,已经撑死好几条了。”有网友看
2024-10-05 13:06:00
据爱济南,1月15日,在趵突泉景区东侧鱼池内,趵突泉开设了锦鲤减肥中心,数条锦鲤在水中游弋。减肥中心将通过科学控制饮食、增加锦鲤运动量等方式帮助它们减肥,同时也呼吁游客文明观鱼,
2025-01-16 14:10:00
被乱投喂的网红动物们现状:可可西里肥狼多了还挑食,趵突泉鲤鱼已禁喂
...来,从喀纳斯的网红小狐狸到可可西里的网红狼,从济南趵突泉的网红“猪鲤”到深圳梧桐山的网红野猪,众多因公众投喂变成“圆滚滚”的网红动物们层出不穷。尽管媒体、专家不断呼吁公众管住
2024-10-27 19:21:00
趵突泉锦鲤胖的跟猪一样 园区:再喂就噶了!
快科技1月17日消息,据媒体综合报道,近日,济南趵突泉的锦鲤要减肥冲上了热搜。据报道,在趵突泉景区海豹池,一个印有“锦鲤减肥中心”的指示牌被放置在了池内。树上还挂着卡通锦鲤的模样
2025-01-17 21:27:00
趵突泉迎国庆客流高峰,景区贴心服务赢得游客称赞
国庆假期,文旅市场持续火热,趵突泉景区迎来客流高峰,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游客齐聚趵突泉,一睹趵突腾空、水涌若轮的风采。现场游人如织,人潮汹涌。网友调侃:“这是来了几亿人?”“今
2024-10-03 19:32:00
国庆假期济南趵突泉成“顶流”,景区保障上演“十八般武艺”
...一假期,济南再迎客流高峰。作为打卡济南的必到之地,趵突泉景区成为“顶流”。3日,记者在趵突泉景区看到,市民游客纷至沓来,热情高涨,景区更是上演“十八般武艺”,护航市民游客玩得
2024-10-03 20:07:00
趵突泉延时开放一小时 济南夜经济前进一大步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趵突泉夜景本报6月4日讯(记者刘烨)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为繁荣城市夜间经济,吸引游客来济旅游和消费,并为市民提供更充足的夜间休闲服务,济南“夜游经济”已火爆重启
2023-06-05 11:56:00
趵突泉景区保安抱柱险被挤下水?真相来了
昨天,一则“趵突泉景区保安抱柱险被挤下水”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并登上多平台热搜榜单,让不少人为这位保安捏了一把汗。当天下午,记者联系到这位保安,实际情况和部分网友猜测的并不完全相同
2024-04-08 00:57:00
趵突泉景区多处指示牌字迹破损脱落,游客直言“寻路难”
...是规划游览路线的重要依据。然而近日有市民反映,济南趵突泉景区内的一些地图指示牌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脱落,导致游客难以通过指示牌获取位置信息。“许多文字已经看不清楚,部分位置还
2025-08-20 19:3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三个路段合肥方向的车都是缓行!淮南西高速入口临时关闭
大皖新闻讯 10月6日下午4时许,大皖新闻记者从淮南交警部门了解到,因受“大流量”影响,淮南西高速公路入口临时关闭,请广大驾驶人选择其他路线绕行或调整出行时间
2025-10-06 18:17:00
河北日报纵览新闻作品“看!洋学生在杂技老家解锁新技能”入选中国记协“我的代表作”
10月6日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我的代表作”栏目第七十七期入选名单揭晓河北日报纵览新闻创作的《看!洋学生在杂技老家解锁新技能》成功入选作品探访外国留学生在河北吴桥学习中国传统杂技技
2025-10-06 17:36:00
这些发生在假期的“细节”太暖心……
“转弯没注意,一下开进路面深沟时真的慌了,没想到交警和附近派出所的民警火速赶来!”“住店时老板帮我们规划的路线,比导航还精准
2025-10-06 17:08:00
安徽货车司机宋亚飞向千里之外发出“生命种子专递”
大皖新闻讯 “能救一个人,这趟‘活儿’比跑再多运输都有意义!”躺在床上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宋亚飞向工作人员说道。近日,一场跨越千里的“生命种子专递”在安徽省亳州市完成
2025-10-06 14:14:00
“月是故乡明——2025海峡两岸(漳州)中秋晚会”举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10月5日(农历八月十四)晚,“月是故乡明——2025海峡两岸(漳州)中秋晚会”
2025-10-06 12:40:00
固安县图书馆:8项“双节”特色活动赋能文化新场景
河北新闻网讯(陈放、姚君楠)金秋“双节”至,书香满固安。10月1日起,固安县图书馆以“家国同欢·美德共传”为核心主线,拉开8项特色文化与健康活动帷幕
2025-10-06 10:12:00
秋染太舞小镇
10月5日,游客在张家口市崇礼区太舞小镇游玩。国庆假期秋意渐浓张家口市崇礼区太舞小镇层林尽染层层叠叠的树木染上五彩斑斓的色彩漫山遍野的白桦林与枫叶染就了层次分明的金黄与绯红如画的秋色吸引来众多游客打卡游玩10月5日
2025-10-06 07:50: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陈宝云)10月2日上午,北京游客王珊在承德避暑山庄丽正门外,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最新上线的AI数字人导览
2025-10-05 08:26: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访谈|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
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访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近日,本届杂技节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在接受记者采访。 刘子恒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艺术节之一
2025-10-05 08:33:00
“快来韭菜坪,一起吹吹风”
纵情韭菜坪,撒野二台坡。海拔2300米的草原上,那条被网友称为“大地波浪”的13公里公路——车辆驶过连续起伏的坡道,时而冲上“浪尖”
2025-10-05 16:43:00
国庆假期第五天,景德镇“鸡排大道”人气超高
大皖新闻讯 江西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走红后,引发全网关注,每天被各类镜头“围观”。9月30日深夜,大皖新闻记者赶赴景德镇
2025-10-05 16:50:00
进入国庆中秋长假,太原文旅绽放异彩,吸引各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体验,全市旅游市场人气非常火爆。1日至3日,晋祠、北齐壁画博物馆
2025-10-05 18:18:00
10月8日休息?“鸡排哥”澄清:正常出摊,食品安全有检测报告
大皖新闻讯 近日,关于景德镇“鸡排哥”8号将暂停出摊,计划休息的说法在网络上引发关注。10月5日中午,“鸡排哥”发视频明确表示8号他没有计划休息
2025-10-05 18:37:00
农行城西支行:情暖中秋,一张矮凳的“无障碍”柜台
鲁网10月5日讯“吱呀——”一声轻响,农行城西支行的玻璃门被缓缓推开。正在整理单据的大堂经理张静抬头,看见一位特殊的客户
2025-10-05 22:02:00
视频摄制:李畅 曹铮
2025-10-05 20: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