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花果山”喜迎八方游客
——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尖山实践
■记者 黄建东 通讯员 俞伟慧 程石冰 严 萍 图片由黄湾镇提供
【新闻现场】
盛夏的嘉兴大地,瓜果飘香。走进钱塘江起潮之地——海宁市黄湾镇,你很快会被这里的大江、大潮、大美所吸引。尖山村就掩映在这青山秀水间,如同世外桃源。
尖山村,地处黄湾镇南,南邻尖山新城,北靠01省道,硖尖公路及08省道纵横南北,黄尖公路贯穿东西,交通十分便利。村域面积10.7平方公里,在村域范围内,分布着大小山体15座,村名便是因其中的大、小尖山得来。
进入尖山村,沿路种植户摆出自家种的桃子、李子等时令水果叫卖。
“有现摘的吗?我们特地带孩子来体验一下采摘水果的乐趣呢。”从杭州开车来到尖山村的张女士问道。村民老马一边答复“有的有的”,一边收拾起采摘工具,开三轮车引路,带张女士一家到果园去。
“一年中桃子、李子的季节短,其他时间你们都闲着吗?”记者不禁向老马的妻子发问。“才不是呢!我们种的水果多着呢!”老马的妻子答道。
原来,老马家还种着枇杷、橘子等水果。老马的妻子告诉记者,在尖山村,像这样种“四季水果”的农户还有很多。
为此,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尖山村也被大家称为“水果村”。四月杏子,五月枇杷,六月杨梅,七月桃子,八月火龙果,九月葡萄与提子,十月至十一月是橘子……“从春天的花海到夏秋的果海,尖山村犹如一座花果山,不会让任何一个慕名前来的游客扫兴而归。”尖山村党委书记顾江林说。
近年来,靠着水果产业,尖山村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也渐渐富裕。老马表示,现在乡村环境好了,越来越多的城里人爱上“摘水果”,这让农户不但省了采摘的工序、运输的成本,还不愁销路。
“光采摘水果,游客上午来,下午就走。”采摘时的熙熙攘攘与采摘后的人去园空形成鲜明对比,这让顾江林再一次陷入思考:如何把来采摘的城里人留下来?
为此,尖山村充分挖掘和融合自然禀赋、农业特色、人文底蕴等旅游资源,精心设计出了一条集休闲、运动、采摘于一体的旅游线路,因地制宜引进了一批市场化的旅游休闲项目,雄心勃勃地推进乡村旅游产业。
从远处的大尖山到眼前的小西湖,大尖山景区处处都是人气。
在这里,玩水,可以体验刺激的摩托艇、冲浪板等项目;露营,可以坐在帐篷里围炉煮茶欣赏落日;上天,可以来一趟滑翔伞追潮之旅。倘若你热衷户外休闲运动,定向、卡丁车、垂钓、徒步……总有一项适合你。玩累了,住民宿去,清晨从鸟语花香中醒来;饿了,品尝农家菜,田间地头直达餐桌;渴了,捧一杯手冲咖啡,香醇中漫步湖畔。
如今,大尖山景区吸引了越来越多周边游客前来观光打卡,曾经的偏远小村庄,已然变成了人人向往的“桃花源”。今年上半年,大尖山景区共接待游客22.9万余人次,营业收入1145万余元。
从“幸福花果山”到“网红风景区”,尖山村以水果产业为支撑,以山地资源为依托,将特色产业与旅游设施一并规划建设,使产业变景点、生态变品牌,着力打造乡村旅游景点。
【难题破解】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尖山村有一片种植水果的天然好土壤,而如今,这个过去仅仅种植水果的村庄,开始摇身一变,成为采摘村,更蜕变为乡村振兴“全能村”,尖山村有什么奥秘?
顾江林的答案是:“打造生态宜居之城这个目标设计得好”。
“现在的尖山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河水清澈,道路两旁也十分整洁干净,我们住在这里很舒心,游客也愿意待在这里玩。”村民张中伟夸赞道。
但谁又能想到,美丽的尖山村,曾经是个脏乱差的小村庄。这几年,村里大刀阔斧进行生态环境整治,一方面由党员带头,常态化排查生态环境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另一方面将党建元素和生态旅游充分结合,组织党员志愿者对共富果园的农作物进行除草、施肥等,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只有党员自身带头,做好示范,才能带动村民一起加入,共同投身到生态环境治理中来。”尖山村党委副书记顾良英说。
不仅如此,尖山村还在“河长制”工作的基础上,鼓励“全民治水”,积极引导广大村民、村级监督员等参与治水工作,形成“河长”主动带头治水、群众自觉参与治水的良好氛围。
“河长”们每周要对自己分管的河道至少巡河一次,一旦发现河面上有漂浮物,或者水质出现问题,便立马上报给相关保洁公司,让他们及时处理,确保碧水长流。放眼整个黄湾镇,该镇通过网格、条线、环保管家等全面深入排查,并开展村社之间、网格之间交叉查,互帮互查。
依托优良的自然禀赋和生态环境,尖山村开始从一个水果村,变成集休闲、运动、采摘于一体的旅游线路,引入大尖山滑翔、皮划艇、野餐露营等休闲项目,打造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吸引了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游客。
美丽风景带动“美丽经济”,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日子也美起来了。据统计,从2010年至今,尖山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50万元增至300余万元。
不过,顾江林依然没有“满足”,“接下来,我们除了继续修炼好内功,还要积极走出去,在乡村振兴中借势借力,实现与邻村抱团发展、差异发展、一体化发展,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品质生活。”说到发展计划,顾江林信心满满。
田野 调查
【记者手记】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尖山这片土地培育出诸如杨梅、枇杷、桃子、柑橘等品质优异的水果。这里一年四季花果飘香,成为浙北地区闻名的“水果之乡”。
水果香赚来“金钱箱”,对于尖山村的种植户来说,水果是这片土地的最好馈赠。
随着美丽乡村创建的不断深入,嘉兴地区各村颜值越来越高。如何把颜值变价值,把生态变经济,各个村庄都动起了脑筋。“我们不仅卖水果、卖土鸡、卖土菜,更要办农家乐、办民宿、卖风景。”顾江林越说越兴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1 08: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