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东南网9月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蔡秀明)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
今天,是专属于三尺讲台上教师们的节日,也是自1985年来,我国的第39个教师节。
每到这个时候,同学们会留贺卡、送鲜花、写祝福....用简单却庄重的方式来表达对教师群体的感谢与崇敬。
其实在中国近代史上,教师节的日期发生了多次变动。直至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才真正意义上确定了9月10日为中国的法定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行业所做的卓越贡献。
但要是认真追溯起中国教师节的缘起,还得穿越到2500年前。你会发现,在古代,老师们不仅一年有N个“教师节”,居然还都在变着法儿花式过节。
原来他们有N个教师节
虽然古代的官方并没有规定哪天是教师节,但尊师传统深入人心,民间自发出了多个教师节。
古代教师节分很多种:特定节令、塾师生日和孔子诞辰等等。
“三节两寿”这个成语就表达了古人在特定节日对于老师表达敬意的旧俗,“三节”是指端午节、中秋节、年节,“两寿”是指孔子的诞辰和私塾老师的生日。在很多地方,“教师节”最重视的是三节两寿:学生们都会向塾师致送银钱或者礼物,这被称之为“节敬、节仪”。
据《礼记》记载,新生入校时,要先拜孔子圣像,然后鞠躬拜老师,并送上芹菜、桂圆等束修六礼。远不像我们只要交了学费就能入学那样轻松。
孔子首开私塾教学,收纳门下三千弟子,培养出七十二贤人,被奉为开创中国古代“老师”先河的万世师表,受到了多朝帝王的拥戴。
据史料记载,每逢孔子诞辰(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皇帝便会率领众文武官员前去祭拜孔庙,各地的文人雅士也会自发相约去拜祭,并组织编排特有的祭孔歌舞和祭奠歌辞。
唐宋时期,不仅沿袭了祭祀孔子的礼俗,各地还会从学校的教师中选拔成绩突出者,报送朝廷,获“优秀”称号的教师,会得到奖赏和激励。
到了清代,8月27日这天,不但祭典孔子的规模和范围愈加宏大,还将提高各个书院、学府、监院教师的薪金,成绩卓著者在这天最高的会授予八品职衔,提升为院长、监院、掌教、馆师等。清代许多著名学者如颜元、阮元、惠士奇等就是在那时得到的提拔。
休假、升职、拿奖金……看古代教师如何花样过节!
学校的雏形最早出现在汉朝,在郡国称之为“学”,在县或者侯国则称之为“校”。
古代礼仪制度繁琐严苛,不同朝代的过节方式、福利待遇都会有所不同。
自汉代起,皇帝会在孔子诞辰之日,率文武官员祭拜孔庙,并邀请太学老师入宫,让老师们吃好喝好,享受“国宴”待遇,席间还可以吟诗享乐。在皇帝的带头作用下,各地官府也纷纷效仿。因此,“教师节”这天,除了祭奠孔子,也要“置休经师”、“授束修(干肉)”。
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时虽没有确立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但教师已开始享受节日休假、会餐、发福利待遇了。
从这儿开始计算的话,中国教师节的历史就已经有2500多年了。
到了“教师节”,评选“先进工作者”是必备项目。唐宋时代,依旧沿袭了“祭祀孔子”的大礼,并且国子监、书院以及各地政府也要从本地学校的学长(相当于校长)、学正(相当于教导主任)中选拔成绩突出者,报送朝廷,这些“先进教育工作者”最高可获赏银500两。
到了清代,孔子诞辰祭典的规模和范围愈加宏大,老师的薪酬福利也越来越丰厚。成绩最为卓著的教师在这天会被授予八品职衔,提升为院长、监院、掌教、馆师等。
老师们的压力自古有之
自东汉起,开始出现教师资格考试。要想成为太学博士,就必须通过由太常寺主持的考试。
隋唐时期,已经逐渐建立起完备的官学制度,当时教师的业务能力、从业资格都有了一套完善的审核方法,极为严苛。
到宋代实施的“教官试”制度,更是堪称中国教育史上最难通过的教育主管和教师资格考试。
据说元丰元年,因为考试实在太严格了,全国州县的合格教师统共才五十三人。
就算如此,万一考过了,以为从此能走上人生巅峰吗?
如果学生不给力,当教师的可要遭殃了。而且远不止扣工钱这种小儿科的惩戒。
唐宋之前,教师的业务考核主要看“教学量”,也就是课时够了就合格了。但到了明朝,朱元璋推行了“学官考课法”,对教师的考核不光是“够量”还要“保质”。平日考核中,如果学生三个月没长进,教师会被扣工资,一般是罚米和罚银钱。到了年末“岁考”,学生若是还没长进,教师除了要被训导和扣工资外,还会连累州府县地方官,甚至有些教师会被直接罢黜。如果考核不达标的教师达到一定数量,教师和州府县地方官就要一起受罚,接受“笞刑(鞭刑)”。
到了明成祖朱棣,曾下发规定“凡弟子员再试不知文理者,并罪其师,发烟瘴地面安置”。
饮水思源 莫忘师恩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师”总是受人爱戴,让人尊敬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教学目的、理念也在发生不断变化,从传授经典、教育人格,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修养;到更加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从以儒家思想为主,注重德育,强调学生的品德和修养;到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知识、技能和品德的综合培养。
虽然现代教师的内涵与古代教师的内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不论什么时代,教师都是让人尊敬的职业!
教师节的意义不仅在于感恩教育工作者,更在于弘扬教育的价值观。这个节日提醒我们,教育是一个社会的基石,是未来的希望。教育不仅仅是课堂内的知识传递,更是人类智慧的传承,是文明的延续。
古有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千千万万的教师们不仅点亮了国家前进的明灯,也助无数莘莘学子成就了人生。今日教师节,祝各位辛勤的园丁节日快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0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