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赵剑尘)“在一片绿叶之上写下对恩师的祝福,有机会送给老师,表达不忘师恩的心情。”9月8日,一场主题为“白露知秋意,桃李映初心”的文化研学活动在新疆图书馆昆仑尼山书院举行,活动共溯古时人们的节气之习与敬师之礼,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礼敬教师节。
活动伊始,昆仑尼山书院为到场读者准备了一片绿叶,请每位参加活动的读者以树叶寄语的方式,写下对恩师的美好祝愿与寄语。20位读者身着传统服饰,体验古代文人的风采。
昆仑尼山书院传统文化讲师桂芳妮向大家介绍了白露节气的来历和特点,结合白露节气“吃龙眼”的传统习俗,请读者品尝龙眼,品味传统节气民俗。
桂芳妮还详细讲解了古代敬师文化的起源和演变,强调古人对老师的尊崇和敬意。
在我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仅对教师的称谓就有不下十种,如夫子、先生、师父、师傅、西席、教授、助教、博士等。
在古代,不论大小节日都是“教师节”。在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特定的节令里,或孔子诞辰日和塾师生日,学生会向塾师表达谢意,这被称之为“节仪”。
真正的教师节可以追溯到汉代。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在《与陈乾初论学书》书中记载:在汉代,每年孔子诞辰日,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祭拜孔庙,还邀请国子学、太学的经师入宫,统一宴请,“为饮食之客,席间词赋其娱”。到了唐宋时期,不仅沿袭了祭祀孔子的礼俗,各地还会从学校的教师中选拔成绩突出者,报送朝廷。获“优秀”称号的教师,会得到奖银500两。到了清代,在孔子诞辰日这天,祭典规模愈加宏大,朝廷会给各个书院、学府教师“加薪”,成绩卓著者还能“升职”,最高被授予八品职衔。清代许多著名学者如颜元、阮元、惠士奇等就是在那时得到提拔。
桂芳妮还向大家讲解了古代的“拜师礼”传统及行礼方式,读者聚精会神地倾听,感受着传统文化的厚重。
桂芳妮还带大家一起学习插花艺术,教与会者亲自动手制作一份教师节礼物。45岁的王宏斌专门来参加这次活动,无论是白露节气知识还是古代尊师礼仪,都让他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今天穿上传统服饰,沉浸式体验古人拜师礼,还学习了插花,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我准备把这束花送给孩子的老师,让孩子传承和发扬古时敬师之礼。”王宏斌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0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