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大连日报
讲述人:张宇
职业:幼儿教师
近日,广西南宁11位“小砂糖橘”勇闯哈尔滨的游学之旅频上微博热搜,作为幼儿教师,我钦佩3位老师的职业精神;作为妈妈,我感动于家长对老师的绝对信任;同时,我更震撼于11位小朋友的勇敢、独立和超强的自理能力。11位小朋友中最小的只有3岁,只比我的儿子大一点点儿,回想我从新手妈妈一路走来的日子,内心也是感慨万分。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儿子出生的那一刻起,我暗暗定下许多与他一起成长的计划,想和他一起看山看水,想和他一起领略世界。然而小小的他总是异常的敏感,没有听过的声音、变化的环境、热情的叔叔阿姨……都会让他感到紧张不安,抓着我不放,甚至大哭大闹,这个现象持续了很长时间,我也为这个小男孩的“不勇敢”感到着急。
后来,我慢慢体会到,长大本身就是件很勇敢的事。这件事,只能孩子自己做,家长能给孩子的,就是无条件的爱和支持。于是,我不再纠结于儿子的“不勇敢”,在他听到不熟悉的声音时,我轻轻抱住他,拍拍后背告诉他:这是飞机飞过的声音,这是楼上小哥哥跑来跑去的声音,这是……在准备外出的时候,我会提前告诉他一会儿要去哪里,会遇到哪些人,他们也许会热情地打招呼……渐渐地,儿子好像不再那么敏感了,对周围环境的接受度高了一些,也长大了许多。于是,我带他走出家门,去幼儿园门口看小朋友放学时放手让他自己走在密集的人流中,去热闹的集市感受人来人往,去家附近的小山坡感受四季的变化,去大连体育中心感受运动的魅力。原本有些“社恐”的我,也努力挤进遛娃大队,在孩子面前大方地与其他家长交流沟通,儿子也学着我的样子,在他的圈子里咿咿呀呀,我惊喜于他的成长,也体会到育儿不是件容易的事。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自我服务能力是孩子独立发展的第一步,是保证孩子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心。我尝试着把简单的事情交给儿子自己做,10个月的时候用纸巾擦掉自己的口水,13个月的时候把饭勺交给他,15个月的时候自己去扔用过的尿不湿,18个月开始每天出门选择一样物品并自己带回来,20个月吃东西时自己去除果皮和鸡蛋皮。后来,他想做的事情更多了,爸爸拖地的时候他会拿着自己的小拖布跟在后面,把脱下来的脏衣服送进洗衣机里,买菜的时候帮助姥姥拎一个轻一点儿的口袋。渐渐地,他多了一份勇敢与自信。
我读过一本关于养育男孩的书,书中介绍男孩的成长有三个阶段,0—6岁男孩可能更依赖于母亲,6—13岁在感兴趣和偏爱的活动方面会越来越像爸爸,14岁到成年这一阶段,男孩要完成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变,需要成熟男人的引导。爸爸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中意义深刻,于是,我和孩儿爸共同制订了一个“勇敢男孩”计划,在儿子小的时候,给他陪伴和十足的安全感;在儿子受挫时,给他支持和鼓励,和他讨论“爬”起来的办法;在儿子犯错时,温柔而坚定地教他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儿子长大后,给他自己的空间,得体地退出。说是“勇敢男孩”计划,其实也是对我俩成为成长型父母的要求。
照顾和分离,都是为人父母必须完成的任务。原生家庭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给予孩子舒适的成长环境,更是当孩子想起家的时候,内心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6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