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京九晚报
郭修建
革命英烈如一盏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几年来,在豫东虞城县,有一群志愿者每逢周末都奔走在寻访烈士亲属和后人的路上,去挖掘烈士生前的点滴故事。目前,他们已为该县316名烈士撰写了生平事迹和家庭故事。其中,年龄最大的志愿者是74岁的虞城县技术监督局退休干部郭修建。
虞城县爱心人士为烈士立传的故事,首先要从退休教师韩宪臣说起。据他统计,虞城县共有400多名烈士,而这些烈士只有姓名、祖籍信息,有据可查烈士生平事迹的仅有两名。2016年,韩宪臣决定要为这400多名烈士寻找后人,志在为这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立传。
当年,韩宪臣在打听城郊乡郭土楼村的一名烈士后人时,在该村居住的退休干部郭修建知道了,他主动和韩老取得联系,带领他到烈士家走访。从此,郭修建走访烈士后人、搜集烈士生前事迹的行动一发而不可收。2022年,韩宪臣老师去世,已经72岁的郭修建接过“接力棒”,而且对这项工作一丝不苟。
烈士的家乡多在农村,走访工作相当艰苦。郭修建的交通工具是一辆电动车,一有时间他就会骑上电动车按烈士名单的地址去寻访烈士后人,有时候还随身带着干粮和水,带上雨伞,走村入户,慢慢打听,一趟一趟地跑。
令郭修建感到艰难的是,有些村民对他的行为不理解,认为这是几十年前的事情,说他是“多管闲事”,甚至是“揭烈士家属的伤疤”,让烈士亲属回忆那些令人心碎的往事。每到这时,郭修建都不厌其烦地给乡亲们解释,苦口婆心地讲道理,争取乡亲们的理解和支持。
郭修建等人的行为引起了很多志愿者的共鸣,也引起了县领导的重视。该县巾帼木兰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看到郭修建等人为烈士的事迹奔波,也主动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如今为了支持这项工作,该组织成立了“为烈士立传志愿服务队”。
据虞城县巾帼木兰志愿者协会会长高峯丽介绍,郭修建是寻访队伍中的“老师级”人物,他一开始就与韩老一起下乡走访,对这项工作非常热心,不遗余力地投入其中。他的工作积极性感动了队伍中的每一个人,值得每一位会员学习。
目前,郭修建和志愿者们已经走访了全县26个乡镇的316名烈士的亲属,整理出268名烈士的传记资料,共20多万字。郭修建说:“我虽然年岁已高,但是能为烈士们做一些工作,我感到很荣幸,也很欣慰。只要身体允许,我会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据了解,虞城县委宣传部、虞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根据志愿者搜集的资料,已经着手准备为革命烈士立传的系列活动,筹备“虞城县英烈文献展览”,结集出版,并把更多牺牲在外地的烈士遗骸接回故里,长眠在家乡的土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31 05: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