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细说红楼梦:贾母为什么看不上林黛玉带来的两个人?唯有穷酸可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17 14:57:00 来源:戏说三国

上回讲到贾母安排林黛玉睡在碧纱橱,贾宝玉非要睡在碧纱橱外的大床上,贾母见说也就同意了。

细说红楼梦:贾母为什么看不上林黛玉带来的两个人?唯有穷酸可解

然而,当她见了林黛玉带来的两个人时,不免直皱眉。

☞细说红楼系列176,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第三回)黛玉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

林如海当时初上任巡盐御史不过两年,前科探花外放,实际只有正七品。

林家彼时早不是侯爵,行事要符合七品官地位等级。

细说红楼梦:贾母为什么看不上林黛玉带来的两个人?唯有穷酸可解

林黛玉来贾府随身只带两个人:奶娘王嬷嬷和丫头雪雁,是最基础的配置。邢岫烟也不过如此。

贾母看这两人不满意,是作为荣国公诰命,顶级贵族夫人俯视七品官之家的必然。

别说林家此时只是仕宦之家,就是当初林侯在世,也远不如贾府“档次”,公侯等级本就有差距。

如今贾府是贵族,林家只是士族。在大的阶层上,就差了一个阶级。

细说红楼梦:贾母为什么看不上林黛玉带来的两个人?唯有穷酸可解

而林如海还只是七品官,别说比不得贾府,连三四品的六部侍郎、都察院副都御史也不如太多。

林家四代列侯底蕴是深厚。王嬷嬷和雪雁被熏陶,也不是普通官员家中人可比。到底与贾母的“标准”相差太远。

你让一个县令再出身不凡,也比不得国公之家,没什么好说的。

至于巡盐御史肥缺,也是清代中后期的事。

林如海初来乍到,除非立即贪污,否则也富贵不了。

林黛玉的父亲会是贪污受贿的贪官污吏么!

细说红楼梦:贾母为什么看不上林黛玉带来的两个人?唯有穷酸可解

林如海不贪污,以林家四代功勋爵位,没有爵产只有俸禄,没有实权只有虚职,根本就无法支撑侯爵的日常排场,林家除了书香门第的盛名,便只有清贫度日。

后文贾珍在除夕当天,也说世袭之家除贾府一二家外,其他都是穷官。

林家如此,曾经尚书令的史家,也只到第三代就勉强维持了。

雪雁十岁,比林黛玉还年长三岁。贾母却见她一团孩子气,不如她的二等丫头,已经说明两家的差距。

林黛玉进京,还有病在身。所带两人在家肯定是最好最贴心的。否则林如海如何不放心!

外祖母家是什么都有,可寄人篱下还得自己人才更尽心尽力。

细说红楼梦:贾母为什么看不上林黛玉带来的两个人?唯有穷酸可解

真要有鸳鸯、袭人或者周瑞家的这种得力之人,不可能不优先带给女儿。

林家真要情况好,按规矩要带几房家人过来伺候才是,既不让贾家人轻视,也不失礼。

后文薛家进京,还带了好几房家人,才是最基本的礼仪。

像黛玉只带两个人,全靠外祖母、舅母安排,固然是骨肉亲情,着实也是林家没有。否则黛玉也不会一来就如履薄冰,谨言慎行了。

这两人实际是她一生悲剧的写照。下回单独再说。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深度好文计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7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红楼梦:好色的贾琏,和黛玉单独相处半年,为啥看不上林黛玉?
...小厮又是多姑娘的,在招惹女人的这个问题上,贾琏在《红楼梦》男人里,尤其算得上是个十足的皮肤滥淫之辈,就算是一向对子孙宽容的贾母,都骂他“腥的臭的往屋里拉!”面对天仙一般的林黛
2024-10-04 21:13:00
红楼梦:豪门深深深似海,扒一扒林黛玉之父为啥起名林如海
《红楼梦》里好男人不多,混蛋才是主流,比如贾赦、薛蟠、薛绍祖之类;好的也得变坏,比如贾雨村,就包括贾宝玉,把贾府交给他行吗?可能会破产的更快。扒拉来扒拉去,完美的男人还真能找出来
2024-10-04 21:58:00
...玉的家产到底去了哪里。林黛玉的理财能力曹雪芹写的《红楼梦》背景就是贾府经济在走下坡路。如果不去了解经济问题,就没办法对人物作出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比如林黛玉,一个多愁多病的美
2023-08-22 16:46:00
细说红楼梦:林黛玉来贾府当晚睡前,才发现所见富贵只是冰山一角
...的富贵底蕴。☞细说红楼系列180,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第三回,贾母)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外亦如迎春等例,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
2024-09-16 15:56:00
新版电影聚焦阴谋与爱情:《红楼梦》“贾吞林财”是坑还是梗
记者张向阳新版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将于今年上映,不久前发布的预告片让不少网友感到“上头”。据影片导演胡玫介绍,“《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以宝玉大雪天里出家倒叙为始,主要故事情节以
2024-04-08 18:41:00
红楼梦:林家比贾家还强?别错得离谱,贾府的高度林家难以企及
...鸿沟,根本就无法弥补!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贾家是宁荣二公世袭之家。宁国公、荣国公两兄弟当初追随先帝立下不世功勋
2024-11-25 11:05:00
从秦钟的死,看林黛玉家的遗产去向,原来钱都被这些人得了去
《红楼梦》里有很多情节是互为伏笔和影射的。有些问题看似原文没有,实际通过另一件事已经展现出来。比如林黛玉的遗产问题。作为林如海仅剩的女儿,林如海死后没有继承人,林黛玉能不能继承遗
2024-09-20 19:22:00
红楼梦:黛玉回家奔丧,贾母为何指名贾琏护送?有件事只有他能办
林如海病危,黛玉回家奔丧,早已不过问家事的贾母,特意作出了两项重要指示:第一,让贾琏亲自护送黛玉回苏州;第二,办完丧事以后,仍把林黛玉带回来。搁下第一条,先说第二条,贾母的这条指
2024-12-13 10:09:00
红楼梦:林黛玉家产哪去了?紫鹃骗贾宝玉的那段话,你品你细品
...不是和黛玉”的意难平。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关于“黛去钗嫁”的结果,第五十七、五十八两回故事,基本还原了日后发生
2024-09-12 15: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