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近年来,针对党的建设与产业发展“两张皮”、发展资源要素“碎片化”等问题,广元市昭化区打破行政壁垒和区域界限,探索设立产业园区大党委,聚焦“组织链、产业链、服务链”三链融合发展,扎实推动园区党建引领赋能产业发展,有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坚持党建领航 要素在“组织链”上集聚
“区镇村一体”建组织。构建1个园区大党委,联动特色水果、畜禽养殖、林下中药材等5个产业链党支部,凝聚N个服务产业发展的区级部门、产业协会、产业村等“1+5+N”组织体系,整合区镇村各类资源要素向产业园聚集发力,推动组织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
“上中下合力”建机制。推行1名县级领导牵头抓总,农业、旅游、经信等区级部门协同推进,多个镇村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出台《党建引领园区发展工作细则》,将园区建设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召开月度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园区建设、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全力保障园区平稳有序运行、产业向好发展。
“人钱物同步”夯基础。充分发挥园区大党委作用,通过对外招、往回引、本土育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企业、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创业人员回流发展产业,引进浙江、江苏等地企业7个,培育产业大户94户,整合涉农资金0.86亿元打捆使用、集中投放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撬动金融、企业(业主)和当地农户投入1.44亿元。
坚持共创共享 动能在“产业链”上集群
“四个统一”促增收。创新实施“园区党委统筹+产业协会引领+农户自主参与”发展模式,成立猕猴桃、土鸡等产业协会7个,通过劳务派遣、农资购买、技术服务、产品收购“四统一”,有效吸引农民专合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300余家融入园区,带动周边1.6万户共同参与,实现户均增收3000余元。
“十条措施”引主体。制定出台《支持园区中小微企业发展十条措施》,设立500万元产业扶持基金,为园区企业提供最高不超过15万元、2年贴息的创业担保贷款,建立健全工商联与公安、司法、市场监管等16个职能部门直接联系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引培农业产业化企业12家。
“五大品牌”兴产业。创新“活动共办+品牌共创+文化共享”的产业发展新路径,大力推进女皇贡桃、王家贡米、紫云猕猴桃等5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举办农民丰收节、桃花节、采摘节、直播带货等活动,组织参加农产品交易会、展销会,拓展区域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昭化造”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提升服务质效 资源在“服务链”上集成
高精尖“专家团”解技术之难。对标农业生产各环节,动态搜集产业发展问题,建立问题台账,由产业链党支部协调20余名中科院、省农科院、川农大签约专家和130余名“葭萌英才”力量,通过“集中+点单”方式,对园区业主、种养大户、散户开展“种管防销”等全程技术服务,累计开展集中性培训11次,点对点服务300余次。
全天候“保姆队”解企业之忧。聚焦园区入驻企业在注册登记、税务申报、项目申报等方面难点、堵点,由大党委牵头联系财政、农业农村、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等区级职能部门,扩大“并联审批”“绿色通道”范围,成立6支“助企兴业帮办团”,选派18名党建指导员常态化入企,为入驻企业提供代办服务。
坐班式“代办员”解群众之需。依托“村能办”便民服务系统,一村配备一支“红色代办服务队”,每天由一名“代办员”值班,为村民代办各类事项、收集跨区域办理难题,上交园区大党委统一协调处理,实现95%以上的民生事项“村能办、即刻办、园内办”,村民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攀升。(杨黎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7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