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典故鸟尽弓藏”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8 08:16:00 来源:戏说三国

典故鸟尽弓藏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斗数年,除了诞生“卧薪尝胆”之外,还诞生一个著名的成语,叫“鸟尽弓藏”。而说出这个成语的人,就是著名的“商圣”范蠡。

当年,范蠡和文种一起辅佐越王勾践,越国被吴国打败之后,勾践被俘,在范蠡的帮助下,勾践骗得吴王夫差信任,被放回越国,勾践卧薪尝胆,东山再起。

这期间,范蠡制定了著名的“灭吴九术”,在范蠡和文种的实施下,越国的经济和军事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十年后,勾践一举灭掉吴国。

灭掉吴国之后,勾践封文种为丞相,封范蠡为上将军。范蠡不愿接受官职,带着勾践给的金银离国远去,隐居在齐国。而文种却继续为勾践效力。范蠡到达齐国后,因为心里挂念老友文种,便写信告诉他,勾践此人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要他记住一句话:

“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文种收到范蠡的信后,并不相信此言,最终被赐死,死于勾践之手。

这就是“鸟尽弓藏”的故事。范蠡不仅足智多谋,而且对未来有很强的预见性。

范蠡隐居齐国之后,临海而居,改名换姓,很快靠耕种、捕鱼和晒盐发家致富,积累了数万家产。范蠡乐善好施,为自己积累了非常好的名声。后来齐王请他为相,他再次隐居,来到宋国陶邑(菏泽定陶区)。因为宋国商人众多,范蠡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没过几年,变成了头号巨富,他给自己取名为“陶朱公”。

范蠡有三个儿子,其中长子和次子是来陶邑之前所生,小儿子是来到陶邑之后所生。这三个儿子各有特点,长子虽然老实,但爱财如命。次子长相凶悍,到处惹是生非。小儿子最为聪明,而且不爱财。让范蠡遗憾的是,他的二儿子最终被大儿子“害”死了。

原来,范蠡的二儿子有一次和人斗殴,失手杀人,被楚国抓了起来。范蠡说:“杀人偿命,我没什么可说的。但我毕竟是我的儿子,我不希望他死于大庭广众之下。”于是,范蠡准备了千两黄金,装在一个箱子里,然后让小儿子到楚国找一个叫庄生的老朋友,让庄生帮忙疏通,尽量不要让二儿子死在街市之上。

范蠡派小儿子去楚国,他的大儿子不愿意了,大儿子认为父亲不信任自己,竟然要挥剑自杀。范蠡无奈,只好改由大儿子去楚国。大儿子临行前,范蠡说:“这一趟楚国之行,若是你三弟去,你二弟还有可能得救;若改成你去,你二弟必死无疑。我本意是让你三弟去,但你执意要去,并非我不信任你,你既然去了,就要听我的安排。”

大儿子听完,不太服气,但表示愿意听父亲的话。

范蠡于是写了一封信,然后交代儿子:“到楚国之后,见到庄生,把信和这一箱子黄金给他,什么都不要说,他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千万不能忤逆他的意思。”史载:

为书遗故所善庄生,因语长子曰:“至,则进千金于庄生所,听其所为,慎无与争事。”

大儿子来到楚国后,把黄金和父亲的信一起交给了庄生。庄生告诉他:“你二弟的事情交给我了,你赶紧回去。”

大儿子口头上答应,但内心却害怕庄生收钱不办事,于是偷偷在楚国住下,观察庄生的一举一动。

庄生本不是贪钱之人,他和范蠡有旧情,本打算把事情办了,再把钱还给范蠡。于是,庄生入宫面见楚王,对楚王说最近某某星宿不利,需要天下大赦才可化解。楚王向来信任庄生,准备大赦,范蠡的二儿子也在大赦名单之中。

长男以为赦,弟固当出,千金虚弃,乃复见庄生。

大儿子并不知道大赦是庄生促成的,他听闻楚王要大赦,心想:既然要大赦,弟弟本来就要出来了,何必白白浪费那一箱子黄金呢!于是,他又去找庄生,打算索回那箱黄金。

庄生看到范蠡的大儿子又来见他,惊讶地说:“我不是让你赶紧回去吗,你怎么没走?”后来,庄生让他拿走了那箱黄金,然后气冲冲地入宫了。

范蠡的大儿子还没来得及离开楚国,便听闻楚王杀了一位囚犯,大儿子走近一看,看到的竟是弟弟的尸首。原来,庄生在楚国历来受人尊重,说一不二,他让范蠡的大儿子先回去,大儿子却因为贪财忤逆庄生。庄生一气之下,进宫劝楚王:“大王本想大赦,但外面都在说大王只是赦免陶朱公的儿子。”楚王为了堵众人之口,先杀掉了陶朱公的二儿子,再大赦天下。于是,范蠡的二儿子就这样被杀了。

二儿子去世后,范蠡的妻子和大儿子都很伤心,范蠡对大儿子说:

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弟,顾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策肥,岂知财所从来哉!

意思是说:我早料到你去楚国,你弟弟必死。你并非不爱你弟弟,只是你生在我创业时期,知道爱惜金钱。而你三弟生在我富贵时期,不贪恋金钱。我派你三弟去,是因为他能舍弃财物,而你却做不到。也就是因为这一点,你最终害死了你弟弟。不过,你弟弟杀人偿命,我本就在家等待为他办丧事了,你也不必伤心。

范蠡作为一代“商圣”,拥有非凡的看人识人本领,他当年能预见到勾践会“鸟尽弓藏”,如今又预测到大儿子会因贪财而害死弟弟-。陶朱公范蠡,果然不简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8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范蠡智谋可灭吴国,却为何救不了儿子
...公对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打败夫差,灭掉强大吴国的典故,人们都知道。因而也都认识了一位叫范蠡的越国大臣!他在勾践的复国计划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历史上著名的“美人计”,便是他的
2024-04-11 22:07:00
国相范蠡的传奇人生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勾践在被吴王夫差打败亡国后,历尽艰辛、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用了二十二年的时间不但复了国,还灭了吴国,称霸春秋。在勾践春秋霸业的道路上,
2023-07-06 13:40:00
范蠡与勾践运筹谋划十多年终于灭了吴国
范蠡侍奉越王勾践,勤奋经营、坚持不懈,与勾践运筹谋划十多年,终于灭了吴国,洗雪了会稽的耻辱。越军北渡淮河,兵临齐、晋边境,号令中原各国,尊崇周王室,勾践称霸,范蠡做了上将军。回国
2023-06-29 12:13:00
范蠡次子入狱,长子携1000两黄金去救,范蠡:你会害死弟弟
...五霸之一。彼时在越王勾践手下有两位重要大臣,文仲与范蠡,正是在这两人尽心尽力地辅佐下,勾践才能在战败被俘的情况下活命。其中,尤以范蠡之才惊艳,他提出的“灭吴九术”不仅促使越国
2024-10-27 09:59:00
范蠡经商三次发财却三散家财,这到底是为什么
...事只能让小儿子去办。这是事物的定理,悲哀无济于事。故事也许带点寓言性,却并非完全是子虚。足见范蒸在政治进退上有远见,治产业生财有道,处理人事纠纷也自然体察入微。在剥削阶级的政
2022-12-21 11:20
范蠡的次子入狱,大儿子要去救,范蠡说:你若去,你弟弟必死
范蠡辞官经商之后,他的次子因为杀人被捕了。范蠡的长子主动去救弟弟,范蠡却说:“你要是去救你弟弟,那他就真的活不了了。”范蠡的次子为什么被捕?他为什么会认为长子救不了次子?范蠡的次
2024-09-26 18:25:00
名臣因太爱面子害死儿子,世人总结成一个五字成语
公元494年,越国战败于吴国,被迫投降。之后,范蠡陪同越王勾践一起在吴国充当奴隶,以此表示臣服。在此期间,他们一直辛苦干活,终于获得了吴王的信任,于公元497年被赦免回国。而在这
2023-07-14 15:31:00
亿万富翁范蠡三次散财,原来他认为有太多钱不吉利
...蠡也成为最早被供奉的财神爷。关于陶朱公经商、发明的故事,民间有很多传说,这些传说在2008年的时候还被申请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后人广为传颂。纵观范蠡的一生是不断赚钱又不断
2023-02-23 16:11:00
“商圣”范蠡作为巨富,为什么救不了二儿子的命?
...布大赦令。于是,结果就反转了,成为了一个悲剧。这段故事被记载于《智囊全集》中,很显然,这一则是一个反面教材!范蠡作为天下巨富,是人人追捧的“商圣”,可是他却救不了自己的二儿子
2023-05-08 14: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