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拉面哥”张奴合:免费送出的7000余碗拉面让他的爱心延续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2-12-27 08:2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以爱之名让爱延续

“把老张的车卖了吧,先把车贷还完。”12月25日,接待完最后一批吃拉面的货车司机已经是晚上8时,马苏飞趁着收拾桌子的空隙,和侄子丁强商量卖车事宜。丈夫张奴合已经去世,他的车没了主人,当前生意冷清,车卖了估计生意还能坚持。在康定市进城口菜园子村有一家清真拉面馆,国道318上来往的货车司机吃上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牛肉拉面,是冬季在高原奔波时期待的口福慰藉。

“拉面馆是他的心血,再怎么艰难,我们都会坚持开下去。”马苏飞看着墙上照片中那个做着拉面的身影——戴着小白帽、穿着蓝色的外套,袖口拉到小臂处,露出的结实双臂是长年累月使力和面、拉面留下的印记。

拉面人是马苏飞的丈夫张奴合。张奴合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拉面哥”。2022年“9·5”泸定地震发生后,开面馆的张奴合关门歇业,带着员工驰援震中磨西镇。他每天在地震安置点和面、揉面、拉面,累计免费送出7000多碗拉面。

然而,张奴合却因突发脑溢血,于11月1日不幸离世,终年49岁。

与人为善

自己淋过雨,总想为他人撑把伞

张奴合是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人,16岁开始,就天南海北外出打工,最常务工的地方是拉面馆。“兰州拉面的味道大同小异,学习入门的门槛也不高,快则一年半载,慢则三四年即可出师。拉面吃的也就是一个手艺。”马苏飞回忆,当初和张奴合相识时,他已经是一名手艺成熟的拉面师,后来结婚生子,两人四处打工,兜兜转转积攒了10多万元,并于2015年在西安市一处板房,开了第一家属于自己的拉面馆。张奴合负责熬汤、拉面、做菜,妻子马苏飞服务员、保洁员、收银员一肩挑。两口子忙碌又充实地经营着生意。

后来,板房变为楼层铺面,“加上后厨足足有70多平方米!”生意越来越好,两人遂聘请来新的拉面师。于是同乡肖勇加入。

“老张和我认识五六年了,我虽为他打工,但老张为人和善,我们一直以兄弟相称,无话不谈。”细数过往和张奴合的相处,一旁的肖勇笑了起来,接过话头,但眼眶有些湿润,眼神里含着哀叹,“包括到康定做生意,也是老张确定后我们跟着就来了。”

“9·5”泸定地震发生后,肖勇同样义无反顾地跟随张奴合到震中驰援。“当年定西地震时,舅舅看到许许多多的人帮助家乡,格外感动。于是这次,热心肠的他一定要去地震灾区帮忙。”对于张奴合驰援地震灾区的行动,外甥丁强道出原委,此次泸定地震,舅舅当天便确定要去,下午就收拾好物资——30袋50斤重的面粉、300多斤牛肉、一大桶辣子油、刚刚泡好的一箱脆萝卜、揉面的案板、煮面的大锅、电用灶……带着全部家当和所有员工,张奴合于9月6日在磨西镇贡嘎广场安置点搭上了拉面摊,每天免费送出1000多碗面。一送就是7天,直至全部材料用尽。

驰援震中

连续7天,免费送出7000余碗拉面

“地震发生后,无数逆行者挺身而出,不畏艰险冲到抗震救灾第一线,我们深受感动。”这是在地震发生后,记者在磨西镇贡嘎广场安置点采访张奴合时,他发出的感慨。7天时间,每天1000余碗,张奴合等6人免费为安置点群众和志愿者、救援人员等做牛肉拉面,确保他们能吃上一口热乎、营养、健康的面食,帮助大家纾困解乏。累了困了,张奴合与妻子就挤在车里眯一觉,4名员工则在帐篷里休息。

“我是少数民族,民族团结一家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当时的张奴合一心做面,按他的话说,“我们自己困难一些没关系,大家要吃饱,才有力气抗震救灾。”

张奴合在西安的铺面于去年10月关门。今年3月,他和家人来到康定市开了一家拉面馆。虽然开店欠了10多万元,但张奴合和家人还是在地震发生后,毅然到受灾地区全力支援。

记者在地震灾区采访张奴合时,据他介绍,在安置点免费做牛肉面,一天的成本大约6000元。吃过面的人都知道他的面地道、汤浓味鲜,还管饱。

投桃报李,从震中返程那天,受灾群众向张奴合的车里扔了各种吃食,“核桃、月饼、牛奶、面包……他回来后都跟周围的邻居分享了,他说这是灾区群众的心意。”马苏飞对于丈夫走到哪都能和周围打成一片的热情是佩服的,也是能在距离家乡1000公里外的甘孜开面馆的缘由。

如今,音容笑貌印刻在墙上,家里留下的照片,很多是泸定地震时媒体记者或者群众为他拍摄的做拉面的场景。

重新营业

各方送来“照顾生意式”的悼念

感动于张奴合的善良热心,在他突然离开后,大家纷纷前来看望他的家人。“家乡来的4位朋友刚刚离开,都来看看他生前最后待的地方。”马苏飞的话语里,怀念绵长。

连日来,“地震送出7000碗面的‘拉面哥’张奴合去世”的话题冲上多个平台热搜榜,多家媒体陆续报道相关信息,专程到店吃面的人络绎不绝。前段时间,记者在张奴合生前经营的面馆门口,看见停满了汽车,一群群食客涌向店内。

“大家听到他离世的消息,都很震惊,知道张家比较困难,就以‘照顾’生意的形式前来店里悼念。”当时,马苏飞告诉记者,前一日,有一位开大巴车的驾驶员来店里吃了一碗拉面,直接用微信扫了一百元,马苏飞本想退还,驾驶员大哥已匆匆离去。

“大家会点上一碗拉面,结账时多付钱,几十元、几百元不等,嫂子特别感激!”这些天一有空就到店帮忙的张奴合同乡丁恒龙说,圣洁甘孜除了大美,更是片大爱之地。

近段时间,甘孜州相关部门、单位到店慰问,公益组织、团体上门捐助,省、州媒体前来报道,干部、群众举家前来吃面……社会各界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为“拉面哥”家庭送一份爱心。

“解决就学、送募捐款、‘预订一碗面’帮扶计划……”马苏飞和外甥丁勇细数着大家的帮助,感恩每一份热心。

实在与仁厚,是大家对张奴合的评价,与人为善更是他的生活准则。“舅舅生前跟所有员工说过,凡是遇到有困难的人来吃面,不需要跟他沟通,可以直接为顾客免单。”如今,丁勇还在践行这项准则,有困难,他和舅妈依然会义无反顾搭把手,“舅舅爱做好事,我们会继续做下去!”

人物名片

张奴合

1973年出生,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人。2022年3月10日,张奴合在康定市炉城街道菜园子村开了一家兰州拉面馆。“9·5”泸定地震发生后,张奴合关门歇业,带着员工驰援震中磨西镇,免费为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送出7000多碗拉面,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拉面哥”。

10月下旬,张奴合突发脑溢血,于11月1日不幸离世,终年49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7 1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碗拉面暖胃又暖心
...道和面、扯面、煮面、盛汤、配料……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拉面便制作完成了。这一幕,不是出现在人们常见的拉面馆里,而是出现在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塔加藏族乡震后集中安置点上。2月3日,
2024-02-08 00:20:00
爱心拉面 温暖救灾一线
...县青联委员、广河县兴达集团负责人马彬一直忙碌在临时拉面摊,他和员工们将一碗碗爱心面送到了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手中。有时自己甚至都忙着吃不上饭,当被问到:“你不考虑休息一下吗?”
2023-12-23 10:27:00
...皖新闻讯 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的一个安置点内,有一个拉面点,不少群众正捧着热气腾腾的拉面吃。12月19日晚上七点多,大皖新闻记者余康生、孙召军遇到了一位正在安置点爱心面摊里拉面
2023-12-19 21:16:00
江西安义:爱心拉面暖人心 民族团结显真情
...团、甩面条、面汤熬制……近日,江西南昌市安义县西北拉面店与“洪石榴”志愿服务队接连来到安义县长均乡、东阳镇等乡镇开展民族团结“爱心拉面”下乡爱心公益活动,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拉面
2023-11-30 17:18:00
...一派其乐融融。这是安义县民族宗教事务局联合该镇西北拉面店和“洪”石榴志愿服务队,开展民族团结“爱心拉面”下乡活动的场景。活动现场,西北拉面店主为大家展示拉面制作、面汤熬制等过
2023-11-30 05:06:00
评论丨肥城:从“墙上拉面”到“免费吃饭”,你暖到了吗?
...2018年5月26日,边院镇联合市爱心公益协会,以面子十足拉面馆为“阵地”,发起了“墙上拉面与爱通行”公益活动。“墙上拉面”活动主要服务于周边乡镇和附近村庄的孤寡贫困老人、困
2025-07-15 12:21:00
上游新闻直击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建筑损毁严重,受灾群众已吃上热乎牛肉面
...心企业支起应急帐篷,志愿者们在帐篷里热火朝天地制作拉面,架起4个炉子。志愿者介绍,19日凌晨1点多企业负责人与团队着手准备,为了让居民们吃上热乎的面条,团队25人在早上7点抵
2023-12-19 17:58:00
为了乡亲们能吃碗热面(图)
...津日报12月20日,在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4岁的斗英杰在拉面摊上吃面。新华社发35岁的马俊海家住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官亭镇。在积石山6.2级地震中,马俊海家中经营的拉面馆与瓷砖
2023-12-21 05:26:00
记者探访甘肃大河家镇:受灾群众入住应急帐篷,流动医院展开治疗
...方便面、水等应急物资。 应急帐篷里,志愿者正在制作拉面。图源:新京报我们视频12月19日,甘肃临夏积石山县6.2级地震新闻发布会上,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发言人介绍,总队共同投
2023-12-19 15:4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大自然地板外包装被人为割开,临沂消费者质疑产品“以旧充新”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杨成喜 吴艳萍 孟娅琦)近日,临沂市兰山区市民李先生向鲁网民生帮办栏目反映,其在兰山区木地板工厂分拨中心(林迈)购买的大自然地板产品
2025-11-05 20:10:00
苏州一网民发视频喊话相关部门给树木“松绑” 当地回应:已派人到场查看
大皖新闻讯 “请苏州相关部门过来看看,帮帮它们吧!”11月5日,有网民接连发布多条视频称,苏州相城经开区(澄阳街道)路边有一些行道树套有金属卡箍
2025-11-05 20:19:00
用“数字匠心”雕琢网络文明!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让正能量“满格”
大河网讯 (记者 张磊 董蕾/文 范昭 杨鑫阳 刘晓明 李思豫/图、视频)11月5日,十三朝古都的厚重底蕴与清新数字文明欣然邂逅
2025-11-05 22:20:00
我们在福州,触摸到了能源的下一站
从全球首台机组到风电“巨无霸”,再到储能“黑科技”,福州的绿色家底藏不住了!就在今天,第七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的嘉宾们实地探访福州多个清洁能源项目
2025-11-05 21:22:00
首届推选活动!从这些河南实践里,读懂网上群众路线怎么“走”
大河网讯 一根根细细的网线,牵连汇聚着亿万网民的心声。11月5日,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在洛阳举办,现场发布了首届全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成绩突出账号和有影响力的作品
2025-11-05 22:20:00
梁晓声:不讳谈写作的功利,但要看清它
大皖新闻讯 著有《人世间》等作品的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现身在安徽霍山举行的“迎驾文学笔会”。11月5日,在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
2025-11-05 20:52:00
办展人,集合啦!2025中国(中原)会展主办方创新合作交流会即将启幕
大河网讯 一场展,犹如一个支点,链动全球资源;一座城,联通世界通道,吸引行业精英齐聚一堂。近日,记者获悉,2025中国(中原)会展主办方创新合作交流会将于11月19日至21日在郑州航空港举行
2025-11-05 18:14:00
弋阳县第一中学李鸿飞老师闪耀全国美术教育盛会
10月25日,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中小学美术课现场展示交流活动在重庆举行,弋阳县第一中学李鸿飞老师作为江西省近七年来高中美术学科唯一代表
2025-11-05 17:44:00
e起守护“未”来的你|网事漫话
大河网讯 给孩子注册学习类App,被要求填写远超必要的家庭详细住址;孩子随手点进小游戏,被诱导输入姓名和家长手机号;刷儿童短视频时
2025-11-05 16:43:00
家国情怀植根实践沃土 锦绣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月落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李雪)家国情怀,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9月-10月,江夏区锦绣学校以国庆、中秋
2025-11-05 16:51:00
大批楚商强势回归黄石,1085.86亿创签约金额新高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阮琼 通讯员 王虎涛)民企赋能增长极,楚商聚力建支点。10月30日,知名民企湖北黄石行暨第三届黄石楚商大会召开
2025-11-05 16:51:00
“绝绝子”“包的”“破防”等等一系列网络热梗,已逐渐成为如今中小学生口中和笔下的套路。如果要求他们脱离热梗进行表达时,他们便陷入困境
2025-11-05 16:52:00
“小小体验官”叩响科学门 蔡甸幼教师幼科技作品比赛落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周晶)近日,蔡甸区直属幼儿园的操场上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探索之旅。由蔡甸区教育科研中心组织的“蔡甸区公办幼儿园师幼科技作品比赛活动”在此举行
2025-11-05 16:52:00
美育演奏“燃”全场 非遗赠礼“暖”人心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高力丰、刘雅靓)10月28日,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金钟管乐团师生一行受邀前往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2025-11-05 16:52:00
八年七次“遇上” 永嘉小村这样讲中国故事
“之前我对中国了解很少,这次回去,温州元素将长期出现在我的作品中。”11月4日,在温州市永嘉县鹤盛镇上日川村,雅典美术学院教授乔治·卡扎基斯(George Kazazis)收拾起厚厚的写生初稿
2025-11-05 16: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