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看一下北宋皇室皇帝们的那些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9 15:5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历经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真宗赵恒、仁宗赵祯、英宗赵曙、神宗赵顼、哲宗赵煦、徽宗赵佶,直至钦宗赵桓,先后9位皇帝,到靖康元年(1126年)发生了靖康之难,次年被金国灭亡。为区别于宋高宗赵构在临安建立的政权,历史上称为北宋。

自秦始皇称“始皇帝”开始帝位以来,皇位的承袭就一直变幻莫测,充满腥风血雨,加上后世的演义,更是云翳诡谲,北宋概莫能外。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北宋皇室皇帝们的那些事。

一、“黄袍加身”——宋太祖赵匡胤

后周皇帝柴荣因病去世,他7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主少国疑,朝内对这种情形,忧心忡忡。这时内忧外患,辽国和北汉合军来侵犯后周,形势危急。

符太后和众大臣商量御敌的良策,决定让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领兵抵御。可是赵匡胤说自己的将少兵寡,根本无法打败敌人。

宰相范质提议让赵匡胤带领所有的兵马出征,符太后同意了。毕竟大敌在前,御敌是最主要的。或许他们都没有考虑到赵匡胤会造反吧!

看一下北宋皇室皇帝们的那些事

不知为何,赵匡胤刚领兵出发不久,就传出了“点检为天子”的流言。

第三天,将士们觉得自己此去生死未卜,给一个年幼的幼主卖命,还不如按照京城流出的流言,拥立点检为天子。当晚,赵匡胤也听到了议论,但是在国家前途未卜之前,他觉得这都是没有意义的,于是就睡了。第二天天刚亮,赵光义带着几个将士闯进了赵匡胤的房间,把一件黄袍披在了赵匡胤的身上,高呼万岁。

赵匡胤开始惊讶不已,说自己不敢妄自尊大,善行不义,赵普说这是人心所向。接下来,赵匡胤思索了一会,然后与将士们约法三章,善待周室皇族和大臣、爱护百姓和服从命令。

这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黄袍加身”的故事。

二、“烛影斧声”——宋太宗赵光义

公元976年10月,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在“烛影斧声”中登上皇位,是为宋太宗。

对于这件事情,一直扑朔迷离。大体有几种说法,一是太祖赵匡胤病危,召四子赵德芳进宫,结果没有传达到位,而告诉了其弟赵光义。于是赵光义进宫后,有人看见在烛光下赵光义离席,并听见吵闹声,有斧子落地的声音。

看一下北宋皇室皇帝们的那些事

还有一说是杜太后在世时,就曾立下"金匮之盟",兄死弟及,赵匡胤死后,赵光义继位,不存在谋逆一事。

但是事实是,赵匡胤死去,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

三、“吕端大事不糊涂”——宋真宗赵恒

公元997年,宋太宗在位二十多年后,病危。此敏感时期,宰相吕端每天都陪着太宗第三子,即太子,后来的宋真宗到太宗的床前探望。

宦官王继恩串通皇后,暗中勾结了副宰相李昌龄等人,图谋拥立楚王赵元佐,也就是太宗的长子继位。

看一下北宋皇室皇帝们的那些事

这事,吕端早有所耳闻了。太宗死后,皇后召吕端进宫。吕端设计把宦官王继恩召到了自己家中,并锁在书房中,严加看管。

吕端进宫后,坚决不同意皇后的要求,说太宗在位时,就立了太子,现在改立楚王,实在是没有道理。而此时宦官王继恩不在,皇后一时也没了主意。

吕端立即率领大臣共同保太子继位。真宗登基后当天,垂帘坐在大殿下,吕端要求把帘子卷起来,看清楚是真宗坐在那里,才安心叩拜。

吕端一生经历了三代帝王,他在大局、大节问题上毫不糊涂,但在事关个人利益的问题上却能"糊涂"了事。

四、“狸猫换太子”——宋仁宗赵祯

“狸猫换太子”是《三侠五义》中的精彩故事情节:北宋宋真宗时期,当时刘妃和李妃都怀了孕,刘妃嫉妒李妃,就把早她生产的李妃生下的儿子让宫女换做是一剥了皮的狸猫。宫女不忍心弄死太子,辗转交给了八贤王处抚养。

真宗以为李妃产下了一个妖物,将李妃打入冷宫。不久,刘妃临产,生了个儿子,被立为太子,刘妃则被册立为皇后。六年后,刘皇后所生的儿子病死了,无子的真宗把其皇兄八贤王之子收为义子,并立为太子。也就是用狸猫换下来的李妃的儿子。

看一下北宋皇室皇帝们的那些事

(赵祯)

后来,仁宗继位,知道真相后,把在外流落的母亲陈妃接进了宫中,已做了太后的刘氏知道阴谋败露,自尽而死。

历史上仁宗确有认母一事。据历史记载,宋仁宗既非皇后所生,也非皇妃之子,而是侍奉真宗刘德妃的宫女李氏所生。仁宗生下后,刘德妃将其收为己子,亲自抚养,后来在年幼时,仁宗即继承了皇位。

在李氏病危时,刘太后将刘氏晋级为宸妃,其死后,还按照皇后的规格把李宸妃埋葬。

五、“靖康之耻”——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被俘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大举来犯宋朝,攻破京城后,俘虏了及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其皇族、妃嫔、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并把皇室财物抢掠一空。

靖康之耻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看一下北宋皇室皇帝们的那些事

靖康之变导致宋室南迁、北宋灭亡。北宋王朝由盛而亡,只经历了短短100年时间。

从“黄袍加身”、“烛影斧声”、“吕端大事不糊涂”、“狸猫换太子”、“靖康之耻”,宋朝一百年间,9位皇帝,皇帝继位时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也注定了这个命运多舛的王朝是一个动荡不稳定的时期,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0 00: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文了解北宋九帝都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此后宋朝在历史上延续了300余年,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聊聊北宋九帝的继位之路。1、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本是后
2024-12-08 19:19:00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把宋朝开创者赵匡胤推上了历史舞台,建立了大宋王朝,重塑了社会秩序,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动荡分裂,带来了较长时间的社会稳定,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宋朝分
2024-04-24 13:30:00
宋太祖赵匡胤为何突然暴毙?弟弟赵光义上位,皇位继承成问题
...很多宋朝皇帝最大的烦恼。民间野史把这个归结于宋太祖赵匡胤的诅咒。宋太祖赵匡胤北宋建国之初,就定下了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策略统一天下。 待南方平定经济逐渐恢复之后,北宋开始积
2023-09-04 11:30:00
聊聊宋朝历代皇帝在位时间及年号介绍
...任皇帝呢?这些皇帝都分别是谁年号是什么?一、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中国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出身军人家庭
2024-05-27 15:18:00
盘点北宋时期的历代帝王
北宋(960年—1127年),由赵匡胤建立,定都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因皇室姓赵,亦称赵宋。960年,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被部下黄袍加身,建立宋朝。961年,通过杯酒释兵权,集中
2024-01-31 21:03:00
“柔福帝姬分配洗衣院”是什么意思?
...未雪,臣子恨,何时灭。”960年,老东家柴荣尸骨未寒,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取了后周江山,建立宋朝,史称“北宋”。赵匡胤是武将出身,对“唐末五代十国”混乱的场面
2023-08-20 16:42:00
...来。参阅宋史便可知道,宋代皇室出自赵姓,其开国皇帝赵匡胤的高祖赵朓高祖赵腓在唐代任县令,曾祖赵斑、祖赵敬、父赵弘殷知名于唐末五代,他们在赵匡胤建国后分别被追尊为信祖、顺祖、翼
2024-05-04 15:28:00
宋朝历代皇帝如何上位的
...为罕见的。我们来看看宋朝的皇帝是如何上位的?宋太祖赵匡胤,课本上都讲得很明确了,杯酒释兵权,和平地黄袍加身。宋太宗“烛影斧声”稍有历史争议。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养子)、宋
2024-03-29 20:23:00
北宋英雄寇准:避免“景德之耻”,为宋朝续命百年
...时,不幸突患急病,被迫班师,壮志未酬身先死。宋太祖赵匡胤称帝,不忘幽云旧土,可惜天不假年,正值壮年,却突然死在斧声烛影之中。太宗携胜利之师亲征,可惜惨遭败绩,乘驴车而逃;之后
2024-04-12 19: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
为何说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这个展览带你追溯“殷商之源”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从1936年河南省古迹研究会李景聃一行为寻找商文化的起源来到商丘考古调查以来
2025-10-28 13:01:00
东南网10月2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纪念日。当日,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播出4集纪录片《追光》
2025-10-28 10:18:00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2025-10-27 17:39: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区少陵公园楹联
(曲苑亭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莲香阁 上联:会松竹柳桐梅兰菊桂以为一体 下联:共冀青徐豫荆扬梁雍而称九州)(翰墨轩 上联
2025-10-27 11:45: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青莲阁楹联缅怀诗仙李白,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鲁网10月27日讯在兖州青莲阁内,现存一副楹联:上联: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下联: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诗仙李白
2025-10-27 11:47:00
电影《澎湖海战》发布致敬曲《澎湖》 统一台湾 势不可挡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 80 周年这一重要日子,为了纪念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海战电影《澎湖海战》在相关单位指导协助下创作并发布致敬歌曲《澎湖》
2025-10-25 12: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