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汨罗全力开展早稻抢收力争减少农业损失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7-13 01:42:00 来源:阿宅社会

7月10日讯受洪涝灾害影响,汨罗市农作物受灾面积超30万亩。该市紧抓晴好天气,全力开展早稻抢收,力争减少农业损失。

汨罗全力开展早稻抢收力争减少农业损失

汨罗市罗江镇共有1.4万余亩田地受灾。在罗江镇罗江村万亩双季稻示范片,种粮大户向铁青组织多台机械,将达到收获标准的早稻及时收割回仓。罗江镇罗滨村等受灾严重的农田,则根据田块淹水实际情况,抓紧时间收割或排水露田、补种改种。在今年新建的育秧大棚内,6000亩晚稻秧苗已完成分批培育,正陆续分送到各处农田移栽。

“这片600亩的早稻,从8日开始收割,今天可全部收完。”汨罗市科龙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向铁青介绍,“现在要把所有粮食全部收上来,及时把晚稻插下去,确保晚稻丰收。”

汨罗全力开展早稻抢收力争减少农业损失

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的万亩双季稻示范片,“大田”沟渠笔直,退水迅速,最大限度减少水稻渍水时间,为早稻及时收割提供有利条件。

连日来,汨罗市农业部门安排技术人员,分赴各镇开展灾后生产及恢复技术指导,督促乡镇抢抓晴好天气做好早稻抢收和晚稻抢种。

灾后农业保险救助也在紧锣密鼓进行,减少农户灾后损失,恢复农业生产。

在罗江镇黄市村种有约20亩水稻的农户黄扩军,在汨罗市农业农村局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支公司协调下,获得1.2万元农业保险理赔款。

“对每一个主体、每一个大户都形成一对一救助方案,坚决做到早稻损失晚稻补,灾害损失通过措施来补救。老百姓积极性都很高,大户的信心也蛮足。”汨罗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湛中满说。

目前,汨罗市已调配救灾种子100吨,运至洪涝重灾区及双季稻种植区,免费发放给农户及时播种;投入使用收割机、插秧机、烘干机、拖拉机1000余台,保障灾后生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汨罗市 “三新”赋能 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转自:岳阳日报图为全省备春耕现场会在汨罗市召开。“三农”稳,则天下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压舱石”。2022年,汨罗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岳阳市关于
2023-04-22 03:04:00
湖南全力推广早稻稳产高产
...“此次农业救灾和‘双抢’同步进行,任务十分艰巨!”汨罗市科龙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向铁青表示。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的万亩双季稻示范片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大田”沟渠笔直,退水
2024-08-08 10:54:00
小禾已露尖尖角
...育秧大棚。本报讯(记者 方 璐 通讯员 夏 凡)2月21日,汨罗市罗江镇惠农服务中心的钢架集中育秧大棚内,育秧盘里已冒出来嫩绿新苗,蹲身察看的向铁青露出了满意笑容:“长势不错
2023-02-25 00:53:00
汨罗高标准农田“喜看稻菽千重浪”
...节,稻谷飘香。眼下,南方早稻陆续迎来大面积收割。在汨罗市,随着早稻扩面增产,现在已全面进入“双抢”模式。7月14日下午,在古培镇南环村,笔直的平益高速连接线旁,2030亩高标
2023-07-20 01:34:00
丘陵地变良田 “数字农田”带动各要素加快向乡村汇聚
....1%,进度同比快1.4个百分点。在以丘陵地貌为主的湖南省汨罗市从2022年开始,在全市15个乡镇推广小田改大田共6万多亩。这些新改的农田2023年收成怎么样?种粮农户感受到
2023-08-02 19:26:00
全国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培训班湖南汨罗开班
...湖南汨罗全力推进集中育秧设施建设。刘宾 摄近年来,汨罗市通过实施县级累加补贴降低主体建设投入,提前发放补贴质押贷款解决主体建设启动资金,组建专业团队全程服务为主体提供技术保障
2024-03-29 09:48:00
本文转自:岳阳日报汨罗市职业中专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 全力培养技能人才本报讯(章 莉)7月13日,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植物嫁接”赛项在安徽滁州圆满结束,来自汨
2023-07-15 03:03:00
汨罗田间地头吹起“绿色新风”
...讯(周小珺)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近日,笔者跟随汨罗市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来到小田改大田后的白水镇毛岭村洲上组,深入了解种植户如何利用沼液还田,解决改田后土地肥力不足的问题,
2024-01-23 00:18:00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人民网长沙10月26日电 汨罗市弼时镇是任弼时同志的故乡,这里依托独属于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用好用活各级项目资金,正合力建设美丽家园。位于弼时镇的序
2023-10-26 16:0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