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岳阳日报
图为全省备春耕现场会在汨罗市召开。
“三农”稳,则天下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压舱石”。2022年,汨罗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岳阳市关于粮食生产工作部署要求,牢牢守住粮食安全责任底线,紧紧围绕粮食生产“稳面积、稳产量、提品质、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在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以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的“三新农业”发展路径,持续推动现代农业、绿色农业提质增效,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为高质量发展农业蓄势赋能,并获评“2022年湖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县级市)”。
以新业态兴农 变“会种”为“慧种”
汨罗市大力推广新机具、新装备,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挑大梁、唱主角,智慧农业跑出粮食发展加速度。
水稻育秧设施化。鼓励支持建设专业化育秧基地,建设标准化钢架育秧大棚24万平方米,实现出苗返青快、分蘖能力强、育秧规模大等成效。创新运用“育秧+大红辣椒”周年种植模式,采用挂树保鲜、绿色防控等技术,种植高档红椒220亩,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利用模式,不断提升设施综合收益。
农业生产机械化。创新投融资模式,全域铺开“小田改大田”,按照“田土水路林电技管”配套建设标准,做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创造了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条件,不抛荒一丘田,不弃种一块地,基本做法入选全省耕地保护十大典型案例,被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联播》以及中国《农村工作通讯》重点推介。大力推广应用大型有序抛秧机(插秧机)、履带式耕田机、收割秸秆还田一体机(秸秆打捆机)等,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率达到80%,机收损失率为2.5%。
防灾减损信息化。加强病虫监测预测,建设智能化监测预警系统,集成推广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62万亩次,全市病虫草鼠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颗粒归仓,全链条打造无形良田”的粮食仓储经验被央视《朝闻天下》栏目点赞。
智慧育种、科学生产是新业态兴农的中坚力量,是有效提升农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支撑基础。汨罗市将持续发掘新业态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升级,保证粮食安全生产。
以新技术助农 变“低产”为“高产”
汨罗市充分发挥“科技+”的动力优势,着力解决亩产不高、效益不优等问题,大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统一生产标准,让亩均产量更高。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双季稻种植为突破口,坚持“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播栽时期、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指导服务”,创建6万亩绿色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因地制宜推广高效新型实用机械,实施区农业综合机械化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双季稻亩产量提高5%以上,亩平均增收节支300元以上。
推行复合种植,让土地利用更优。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为主、带状套作模式为辅,实施分厢作畦、带状配置、缩株保密等关键技术,着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6:4模式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到120%,3:2模式提高到150%。
引进优良品种,让综合效益更多。积极引进低镉积累品种,长势整齐,丰产性好,镉积累较对照显著降低,具有极高推广价值。全面推广泰优398、兆优5431等高档优质稻品种,单价提高10%以上,确保稳产增收。
科技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农业生产工作的强力支撑。汨罗市将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推动以新科技助农的发展模式,确保完成粮食安全生产任务。
以新模式惠农 变“品牌”为“名牌”
汨罗市推行“三力”模式,不断优化科技创新主体,凝聚新能量,打造新业态,推动汨罗粮食品牌成为全省示范的特色名牌。
新型经营主体添活力。全力推动土地流转,培育能人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粮食生产的示范作用。探索技术创新、实验种植、推广服务“一条龙”发展新路径。
社会化服务聚合力。重点支持早稻集中育秧、机抛机插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耕地地力提升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机抛、机插作业补贴近10万亩,建立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农事服务中心5家,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率达到85%。大力发展植保飞防技术,建立专业服务组织23个、专业化统防统治标准化区域服务站39个,保有植保无人机224台、飞防手306人,完成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面积100多万亩次,成功创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县”。
三产融合发展增动力。以水稻为主导产业,以国家地理标志品牌“长乐甜酒”“汨罗粽子”为主导产品,打造“洞庭香米”粮食产业集群,建设4个万亩、41个千亩早专晚优双季稻示范片、示范村,构建生产科技化、管理智慧化、销售网络化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为三产融合发展插上“智慧的翅膀”。
推动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三产融合发展的聚合力,是以高标准、严要求的姿态增强汨罗市农业生产的内生动力,能以此助推汨罗市农业“品牌”变“名牌”的效益攀升。
本报记者 刘燕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2 05: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