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中国古代女性眉妆的演变与文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8 21:09:00 来源:戏说三国

我国古代女性对眉妆多有偏爱。这种喜爱的原因一部分来自古代女性自身,一部分来自古代男性的需要,在不同的时期,流行着不同的美妆,表达着不同时期的诉求,也显示了中国女性审美权利的变迁。

中国古代女性眉妆的演变与文化

柳叶眉

古代女性眉妆的发展

在秦汉时期,对眉妆的喜爱可不仅仅是女性,男性也对眉妆极有兴趣,当时的男女都以各色眉妆为荣,今天则不同,大概只有男演员画眉妆,而普通的男性则不会选择画眉妆。“粉白黛黑”正是当时对眉妆的赞誉,不分男女,眉妆使女性柔美,男性阳刚。提起眉妆来,那种类花样可就多得数不清了,《诗经》中也记载着“螓首蛾眉”。

中国古代女性眉妆的演变与文化

蛾眉

汉代最流行的要数蛾眉、八字眉、青黛眉、远山眉;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流行的是黄眉,这种眉毛在当时突破了原来汉代的基础,不再是“绿蛾黑黛”,从风格上看应该是从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华,黄眉在《隋书·五行志上》记载“(北)后周大象元年,朝士不得佩绶,妇人墨妆黄眉。”从此看来,黄眉在当时已经受到了大众接受。除了黄眉之外,翠眉、黛眉也深受当时女性的喜爱;到了隋唐时期,眉妆的花样开始多了起来,女性们的选择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突破,其中细蛾眉、函烟眉、三峰眉、倒晕眉、桂叶眉、半额眉在当时最受欢迎,反倒是之前朝代留下的款式,不再是多数人的选择了。

中国古代女性眉妆的演变与文化

远山眉

如果说起中国古代的女性眉妆,那自然饶不过的一个朝代就是宋朝,在宋朝时期,中国古代女性的眉妆发展到了巅峰,在这一时期,眉妆界出现了“百眉图”,成为了中国眉妆的“基石”,在宋之后的元曲、明清小说中对眉妆的描绘,都是在这“百眉图”的范畴之内,“百眉图”在眉妆界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小说家冯梦龙就曾经这样说:“那名姬姓杜(十娘)……两弯眉画远山青……”还有对潘金莲的描绘“翠弯弯似新月的眉儿……”;再就是对林黛玉的形容“两弯似盛非盛笼烟眉……”还有王熙凤的“柳叶眉”,崔莺莺的“青山眉”等。这些都是在“百眉图”中眉形黛色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和更新,都带有传统娥眉、新月眉、小山眉、柳叶眉的特点,这类眉形都彰显着女性的温柔、纤细、婉约、流畅美,古代文人也经常利用对眉的描绘来体现中国古代女性的柔美,当然了,这其中也有一丝中国古代女性的悲悯,在男权社会中,古代女性的蹙眉间难免有无奈隐含其中,这种情况也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增加了中国古代女性的别样美,或许这就是凄婉动人吧。

中国古代女性眉妆的演变与文化

新月眉

古代主流眉妆的形成

在历史上,除了文中提到的主流眉妆外,当然也有一些眉妆是小众喜爱的“非主流”,例如:东汉后期流行的啼妆,隋朝时风靡一时的鹅黄妆,唐朝盛行的广眉、桂叶眉、血晕妆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眉妆都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之中,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再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这也是人们审美观发生转移的一种表现。

中国古代深受女性的喜爱的主流眉妆有属于它们的特色,它们或是流线型、或是自然型、再或者是凄婉型,这样的选择也是中国古代文化造成的,随着历史的不断选择,这些类型的眉妆流传下来,成为了经典。

中国古代女性眉妆的演变与文化

小山眉

流线美

中国文化之中,如果仔细去观察,你就会发现,水墨画中的笔法最讲究的是流畅,在书法之中仍是讲究的流畅,只有流畅的作品才能算是佳作,称之为“行云流水”,使人赏心悦目。古人对“流畅”很重视,讲究浑然一体。这种讲究在眉妆上也适用,如柳眉、娥眉、月牙眉、远山眉等,都属于流线型极为明显的经典眉妆,他们灵动飘逸,深受大家喜爱,最终也都成为了历史的选择,传承至今,仍有许多人趋之若鹜。对于这样舒展、灵动的线条美,古人也是不吝笔墨的,有《南歌子》中发“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也有《诗·卫风·硕人》用“螓首蛾眉,巧笑倩兮。”都是形容女性眉妆的流线美。文人们的笔墨赞誉,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当时男性对女性的期待,既然男性喜欢这样的流线细眉,那么这种眉妆自然在古代女性中流行开来,这里也体现出了审美权利主要是在男性,而古代女性的审美则是在男性审美的基础之上,这才能有自己的喜爱选择。

中国古代女性眉妆的演变与文化

王熙凤柳叶眉

自然美

中国人喜欢讲求自然美,融入自然是人们内心对美的向往,把自然界中美的事物进行提炼,成为自身的一部分,这就更遂了人们对美的心愿。文人尽情的书法对美的向往,他们用美丽的词汇去形容柳叶、形容高山、形容新月等等。于是对这种自然美的爱慕就寄托在了女性身上,女性的眉妆也成了体现这种自然美的体现。古代女性眉妆和月亮、山黛、柳叶、蛾须等事物脱离不开,这些事物代表了阴柔的女性美,女性的眉妆借助着自然美升华,自然之美借助女性美来真实化,这种真实化让男性对美的喜爱更有的放矢,赞美之词自然也是不绝于耳,有道是“月眉星眼,阆苑真仙侣”,正是表达了内心对月眉的喜爱。也有“露莲双脸远山眉,偏与淡妆宜。”显示了中国古人对“粉白黛黑”崇尚,“偏与淡妆宜”正好也是自然美的体现,古人对“浓妆艳抹”总是不太友好,也正是因为古人对自然美的偏爱。

提起眉妆的自然美,那么柳眉就一定要说。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话:“柳叶弯眉樱桃口”,这正是传统美女在人们心中的描绘,可见柳叶眉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很高,事实也正是如此,因为柳的形象与女性接近,轻柔的柳丝犹如女性婀娜的身姿,犹如女性绵绵情丝,而那枝头的柳叶,正如女性的眉梢,纤细且温柔。《鹧鸪天》词中有“瞻跸门前识个人,柳眉桃脸不胜春”的句子,体现了文人对柳、对如柳般温婉的可人儿都是极为喜爱的,这种古人对自然的爱与对女性的爱进行交融,使得人如柳随风,柳似人温婉,妙不可言。

中国古代女性眉妆的演变与文化

林黛玉

悲情美

提到古代女性眉妆,多数都能联系到悲悯,这种悲情美在古代女性眉妆上挥之不去,仿佛那眉妆之中,本就该有这一丝的悲悯才算完美。郭茂来说“从心理学的角度,从左上端伸向右下角的斜线容易给人产生下降的感觉,预示着衰退、意外、艰难、危险等趋于悲观的气氛。”这种说法我是认同的,是有科学根据的,再依此据来看中国古代女性眉妆,也确实都有“从左上端伸向右下角的斜线”,例如:柳眉、新月眉、小山眉、蛾眉等,如此一来,在中国古代女性眉妆中能够看到一丝的“悲情”也就不奇怪了,毕竟是有科学依据。从眉妆之中,也折射出了中国古代特有的女性悲情特色。

说道女性的哀愁,自然要想到林黛玉的“颦眉”,它几乎成了古代女性“愁”样式的标准,似乎古代女性在“愁”的时候就该如此“颦眉”,这也是通过眉妆来展示内心情景的典型。除了颦眉,愁眉、敛眉、低眉、蹙眉等均蕴含着无限的愁绪,一提到这些眉妆的名字,在脑海之内就会立刻浮现发愁时的女性,“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轻飘飘的一句“半敛眉”将情人分别时刻的悲痛和难以名状的思念就显示的淋漓尽致,这也体现了古代女性眉妆对古人情绪表达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女性眉妆的演变与文化

梳妆中的古代女性

古代女性眉妆风格形成的原因

古代女性的眉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情”呢?难道是她们不想阳光向上吗?自然不是。女性眉妆的隐痛,来自男性。女性的眉妆再美,终究是“被动美”,她们的眉妆选择多半是因取决于男性对女性眉妆的喜爱,审美的标准是男性来定的,古代女性的眉妆只能在男性审美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这里已经能看到女性讨好型人格屈辱。而男权社会,男性虽然嘴上不说,但是难免会有对女性柔美的欣赏和把玩心里,这种心里深深的埋藏在男性的内心深处,但是在无形之中,却有显露,古代的女性也会有所感应。这种隐忍的内心,和审美权丧失的不情愿,自然会在古代女性通过眉妆表达美的时候有所流露,这种流露也就是你我看到的古代女性眉妆中的一丝“悲情”。

眉妆审美权逐渐回归女性

经济地位决定了社会地位,从封建统治秩序确定,古代男性的地位注定是成为统治者,古代女性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男性附庸。古代女性月眉、柳叶眉、蛾眉、远山眉等经典眉形流传至今,都是因为男性对这类眉形的喜爱,而古代女性对眉的装饰成为取悦男性的手段之一,在失去自我意识的同时,彻底丧失了属于古代女性对自我的“审美权”。

中国古代女性眉妆的演变与文化

今天的时尚女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经济逐步独立,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生活在今天的女性不再如古代女性那般他者性格,而是更加独立,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审美,在眉妆的选择上也更多的凸显个性,选择也更加广泛,更多的融合了全球眉妆的特色,这也是中国女性独立意识增强的具体体现,这也证明中国人的审美权发生了变迁,已经逐渐开始回归女性。

综上,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女性眉妆的改变,源自于审美权的归属,在男权社会,古代女性丧失自我意识,成为男性附庸,以眉妆取悦男性;当今女性,经济地位提升,有独立意识,这种对眉妆的审美权逐渐回归,这是女权提升的表现,也是中国社会进步的缩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8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什么中国女性嫁给黑人
...球化的世界中,人们对跨文化婚姻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而中国女性选择嫁给黑人,引发了广泛而深入的思考。这个现象背后隐藏着许多复杂的原因,涵盖了文化差异、个人喜好和社会变革等多个层面
2023-09-12 10:42:00
从女性的角度来看,女人的第一次同样是很重要的
...于男性来说,女人的第一次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传统的文化环境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婚前性行为是不被接受的,因此很多男性都会认为女性的第一次应该是属于婚姻关系之内
2023-06-30 10:40:00
中国古代汉朝、唐朝、明朝的服饰文化概览
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朝代的服饰风格和流行款式都有所不同,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的特点和发展变化
2023-12-05 22:01:00
为什么十个川渝男人做饭,九个钟爱粉色围裙?
...欢做家务。智联招聘基于八万余份有效样本撰写的《2019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全国范围内,女性仍然是承担家务的主力。 但是,唯独在成都,男性投入在家务上的时间已经超
2023-01-24 23:03:00
...性和32%的女性有过出轨经历,远超日本。再看亚洲邻国,中国的出轨比率呈现上升趋势。2000年时,仅12.9%的已婚男性与4
2025-05-18 08:41:00
武则天当上皇帝,为何不在全国大量任用女性官员?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统治时期充满了许多引人注目和值得探讨的方面。其中一个经常被提及的问题是,为何她在掌权期间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大量任用女性官员。这个问题涉及到当时
2024-02-25 23:42:00
从纳官到守孝,揭秘武则天如何逐步提升女性地位
女性地位,在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尤其是明清两代,如果要谈女性权益恐怕会被人嘲讽,因为当时男尊女卑的思想已经达到一个顶峰。虽然从中国古代历史的总体情况看,女性地位
2024-03-17 01:19:00
韩国男砍杀中国妻子未遂,虐待多年竟获减刑!网友:才判2年半?
1月10日下午,韩国大田高等法院对一韩国男子谋杀中国妻子未遂的案子进行审理,审判的结果却让所有人气愤——男子获得减刑机会,仅需坐牢2年半!受害者是33岁的中国籍妻子,她与46岁的
2023-01-12 11:41:00
元宇宙“女儿国”:三千佳丽撑起虚拟世界的门面
...性虚拟人的身影。从抖音的世界杯智能手语主播弋瑭,到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首席数智代言人橙络络,再到冬奥会冠军徐梦桃的数字分身“桃小桃”,女性虚拟人,正在征服元宇宙世界。12月12
2023-01-03 10:0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