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第一勇将曹文诏,以一人之力向一万人反复冲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6 05:54:00 来源:戏说三国

“文诏忠勇冠时,称明季第一良将”,曹文诏是明朝的第一勇将,一直以来他都是以敢战而闻名,在《明史》中有过一段记载,曹文诏曾经以一人之力抵挡万人的进攻,但是最后却是无力回天,死得惨烈。

曹文诏早年的时候是在辽东从军的,之后成为了大明的忠臣勇将。曹文诏也被称为第一刽子手,原因在于在1630年的时候,陕西的农民起义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这件事情引起了朝廷的恐慌与仇恨,于是就将曹文诏给提拔成了延绥东路的副总兵,让他去镇压农民起义军。

明朝第一勇将曹文诏,以一人之力向一万人反复冲锋

而曹文诏也是不负朝廷的期望,先后击败了王嘉胤、点灯子、李老柴等起义军的首领,这就让曹文诏越发的猖狂起来,他对于农民起义军的手段十分的残酷,一般来说,只要将起义军的首领给抓住之后,剩下的起义人员就会被放走,但是曹文诏并不是如此,他将只要是参与了起义的农民全都杀死,不留一个活口。

明朝第一勇将曹文诏,以一人之力向一万人反复冲锋

有一句话叫做穷寇莫追,但是在曹文诏这里却并不是如此,他特别喜欢追着打,就算是有埋伏他也不怕,在镇压起义军的时候,满天飞、刘道江等人联合设下了埋伏,将自己的精锐部队隐藏起来,只让一千多个骑兵出来迎战,目的是将曹文诏引到事先埋伏好的地方。虽然曹文诏是中了埋伏,但是他却是一点也不害怕,一个人举着长矛在农民军中耀武扬威,杀了很多的人,,明军士气大增,最后将埋伏好的起义军杀的尸横遍野。

明朝第一勇将曹文诏,以一人之力向一万人反复冲锋

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军只好全部往山西的地界跑,山西那儿也有起义军存在,曹文诏对这些农民军的残酷镇压不仅没有受到朝廷的谴责,反而被大肆的表扬和封赏。朝廷自然是喜欢这样的结果的,然而,曹文诏在民间就没有了好的名声。因为曹文诏这样不分青红皂白的将老百姓的人命放在眼里,老百姓们宁愿被流贼抢劫,也不愿意对上曹文诏,可见他在百姓的口中是怎样一个穷凶极恶之人。

明朝第一勇将曹文诏,以一人之力向一万人反复冲锋

之后,曹文诏在大同驻防清朝的军队,因为清朝的势力很大,曹文诏与张宗衡以及巡抚胡沾恩一起被定罪,发配到了边疆地区的卫所。不过因为念在之前镇压农民军有功,所以还是被发往河南继续去镇压农民军起义去了。他在河南有多凶残呢,就是当时只能听见战马的嘶叫声,路上都没有什么行人。

明朝第一勇将曹文诏,以一人之力向一万人反复冲锋

1635年的时候,大明朝在凤阳的祖陵被起义军挖开,崇祯皇帝当即气的下令要在6个月之内将起义军消灭,曹文诏在得到命令之后,就带人冲到了河南连营数里的农民军,大开杀戒,血流成河,只有妇女儿童的哀嚎声在四处回荡。

不久之后,闯王、八大王等集结了有20万人的部队,但是当时的明军只有6千人,崇祯不给增援,而且还强制决战,结果可想而知,6千明军全军覆没,之后命令曹文诏带人反攻,曹文诏当时只带领了3000人,就这样一路杀到了甘肃。

明朝第一勇将曹文诏,以一人之力向一万人反复冲锋

在甘肃,有数万个农民军伏击了曹文诏,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交战,终于因为寡不敌众,曹文诏陷入重围,在那样的情况下,曹文诏还是杀了很多的人,最后知道自己是没有办法活着走出去了,于是就拔刀自杀了。

曹文诏死后,被明王朝追赠为太子太保、左都督,还为他立了庙,春秋两季的时候予以祭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6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末最后的猛将,一人独挡李自成百万军
...此,当崇祯继位时,它面临的仍是一个将倾的大厦,内有起义军造反,外有清军的威胁。崇祯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扭转见面,守住祖宗的基业,但由于明朝已经积重难返,崇祯最终还是失败了,而且
2023-05-20 10:29:00
陈玉成:被曾国藩赞誉为自汉朝、唐朝以来最凶悍的勇将
...榜计算的只是“贼将”——也就是历朝历代与朝廷作对的起义军将领,那么,历史上声名烜赫的绿林军/赤眉军、黄巾军、瓦岗军、王仙芝/黄巢、王小波/李顺、宋江/方腊、钟相/杨幺、李自成
2023-10-07 08:42:00
盘点崇祯时期,农民起义军头目投降明朝的知名将领
明末崇祯年间,明朝军队和关内的农民起义军鏖战十数年。期间,有明军将领投降农民起义军,转身成为推翻明朝的急先锋。同样,也有农民起义军将领被明朝招安,转身拿起刀枪,砍向曾经在一起大碗
2023-03-08 18:38:00
崇祯亲手逼死一位明朝大将,此人的死让明朝彻底覆灭
...祯九年,孙传庭迎来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高闯王想了一个奇计,这本来是一个秘密,可是高闯王的一举一动都在孙传庭的监视之下。高闯王从子午谷奇袭西安,此时的孙传庭早
2023-06-11 14:01:00
张献忠与明末农民起义
...奇伟,艺高力大,面目微黄,声如巨雷,在王嘉胤领导的起义军中,自领一军。他剽悍果勇,屡立战功,自称“西营八大王”。崇祯四年(1631年)王嘉胤被杀害后,军队由张献忠统率。在官府
2023-09-23 17:02:00
明朝末年的猛将曹文诏,却屡遭文官打压
...阳等地肆意活动。后来朝廷又命曹文诏出兵剿灭山西农民起义军,曹文诏在山西那是凶名赫赫,令无数农民起义军闻风丧胆,农民军在屡次战败的情况下,避开曹文诏的主力,大都流向黄河以北去了
2023-10-11 07:37:00
如果没有李自成,明末历史将会如何
...,在天灾的冲击下,一百多年积累的矛盾全部显现出来,起义军蜂拥而起。在这种种的综合作用下,李自成等人的出现,实则早有其必然性。明朝的灭亡,避免不了。凡事有果必有因,而明朝灭亡的
2024-08-01 14:54:00
他是明末农民起义的第三号人物,号称“曹操”
...的“盛世”,正该他们纵横天下,浑水摸鱼。其中在农民起义军里就有这么几个活跃的人物,趁乱世赚了个好大名头,分别是闯王李自成,八大王张献忠,然而前期还有号人物,在当时名头并不比前
2023-01-21 21:46:00
史上最随意的农民起义,造反一阵又投降一阵,还把朝廷折腾亡了
...朝又把主要兵力用来抵御清军,国内空虚之时,这些农民起义军席卷而来,终于把北京城包围住了。最终崇祯皇帝逃到煤山自杀,明朝也从此灭亡,从本质上来说,明朝的灭亡是因为内部的农民起义
2024-10-21 10: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
哈尔滨文庙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2025年9月28日,黑龙江孔子研究会部分文化志愿者、孔子后裔联合发起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系列活动。9月28日9点28分
2025-09-29 10:50:00
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鲁网9月29日讯(记者 卜宪国)9月28日上午,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2025-09-29 14:33:00
白衣传薪火,盛世谱华章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 记者 张宁
2025-09-29 17:01:00
“仁礼天下 和合大同”临沂孔庙2025祭孔大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益千雪9月28日上午,临沂孔庙举行2025乙巳年祭孔大典,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76周年
2025-09-29 22:29:00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两砖两印“有故事”,“三国迷”大饱眼福张昭墓出土印章。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报网讯(记者朱彦)去年年底发掘出的东吴“首席文臣”张昭的金印
2025-09-29 07: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