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长春日报
课在田间 果在心间
朝阳区富锋镇中心小学劳动课挺有“料”
项目小组认真估算黄瓜重量。
在大棚教室内,同学们了解豆角生长知识。 本组摄影 朱怡
校长和学生们一起设计水果拼盘。
本报记者 朱 怡
一根根水嫩的黄瓜掩藏在绿油油的茎叶间,一串串饱满的豆角挂满了藤蔓,一栋栋蔬菜大棚里装满了劳动的收获。日前,这份收获被搬上了课堂,成为特别的“课本”,不仅陪着学生们学习数学、温习诗词、创作作品,还让学生们感知劳动的乐趣,领悟劳动的价值。
新课标特别强调劳动素养培育,劳动素养如何更好在课堂中落地?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朝阳区富锋镇中心小学打造了“课在田间 果在心间”全学科劳动实践活动。该校校长尚义卓说,“劳动教育从来就不是孤立的教育形态,数学、语文、道法等学科中都蕴藏着大量的劳动教育素材,我们将各学科融合在劳动教育大课堂中,发挥全学科优势,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A 这样的课堂挺生动
“每个小组采摘一筐黄瓜,再估算重量和价值。”
“大家利用采摘的水果制作冷食拼盘。”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蔬菜生长的知识。”
……
日前,富锋镇中心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们走进蔬菜种植大棚,一同开启了全新课堂。
“我们小组的任务是估算这筐黄瓜有多少斤,按市场价大概能卖多少钱。”五年一班学生韩佳璇蹲在筐前,挑选了一根个头中等的黄瓜,用手持秤称重,“0.32斤”,同伴记录好数据后,开始数筐中黄瓜的数量,“46根”,用乘法计算,就能估算出这筐黄瓜的重量。
韩佳璇小组经过严谨的估算,最终得出平均一筐黄瓜重14.7斤的结论,“这个计算方法是经过小组讨论得来的,也都是我们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能用我们的所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很有成就感。”
在“数据大作战”环节,学生们深深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这是一次超越常规教学的尝试。”看着埋头计算的学生们,该校数学教师吕佳充满期待,她和同学们一样满脸兴奋,这也是她第一次面对一筐黄瓜上数学课,“本次活动设计全面融合了相关年级的数学知识结构,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拓展,更是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引导和培养。”在吕佳看来,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与劳动精神的重要时期,劳动教育与数学的融合有独特的意义,能够充分发挥“1+1>2”的活动优势,使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有了深刻的认识。
本次全学科劳动实践活动是富锋镇中心小学的第一次尝试。尚义卓介绍说,“今年年初,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地域特点,计划打造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校领导班子和全体党员经过多番考察,最终与距离学校不远的长春市泓达农业产业公司达成共识,成立了“富锋镇中心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该公司免费提供“课堂”“书本”,为孩子们打造另一个实践“校园”。
B 这样的学习挺有趣
在“黄瓜数学课”的隔壁,西红柿、黄瓜、茄子等刚刚采摘来的蔬菜登上了美术课的“讲台”。
五年四班的李鑫淼同学将胡萝卜切成小丁,沿着在盘子上画好的中国地图边缘向内填充,地图周边是用黄瓜片和小西红柿拼成的花朵,她在这次创意水果拼盘比美中可花了不少心思。“拼盘的主题是‘民族大团结 共圆中国梦’,胡萝卜丁有56块,象征着56个民族,周边的小花象征着我和同学们,我想通过作品表达内心的想法:我爱我的祖国和家乡。”
描述快乐成长的《向日葵》,展现丰收喜悦的《果篮》……同学们齐心协力设计拼盘图案,为拼盘取名,讲解拼盘设计灵感,一幅幅创意十足的拼盘画、一道道简单健康的美味菜肴,成为美术课堂的丰硕成果。
菜肴制作显技能、蔬菜运送大接力、“锋少年”勇闯关、十佳摄影在田间……蔬菜大棚里充满欢声笑语。“孩子们亲历劳动过程,手脑并用,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在劳动教育中汲取养分,收获成长。”富锋镇中心小学教师孟夏表示,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的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全学科教师积极讨论,设计出全学科的劳动实践活动——拓展课堂功能,整合学科资源,以劳动实践教育为契机,将劳动课与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科学、美术、音乐、体育、信息与技术学科知识融合,推进高效课堂,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以劳创新”的教育目标。
在劳动素养落地的大课题下,富锋镇中心小学科学梳理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采取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方式实施劳动教育,在校园开设劳动必修课及学科融合课,在家庭布置劳动实践作业,在校外拓展社会性劳动实践,将劳动教育与学生个人体验、校园学习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学生对劳动价值的理解。
c 这样的教育挺精彩
“劳动教育本来就是一个‘复合性’的教育概念。”尚义卓解释道,做水果拼盘,孩子们通过劳动感悟美,这就是美育;“动动手、流流汗”的蔬菜采摘和运送环节,就是学习与运动的结合;在探索植物的生长与自然的奥妙中,又与科学建立了联系,这也是全学科劳动实践诞生的原理。
在探索完善全学科融入促进学生劳动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提升的过程中,富锋镇中心小学更注重劳动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和实效化,把学生带向更广阔的社会,让学生在各种体验和实践中养成尊重劳动的观念、崇尚劳动的情感、热爱劳动的习惯。
富锋镇中心小学还有很多计划,比如,把“五育并举”作为工作落脚点,继续把课堂延伸到校外,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利用好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科学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在体系化的课程实践中丰富对劳动的认知,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思想;引导学生掌握劳动的方法技能……
尚义卓表示,学校还将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围绕“智慧+”劳动课程、创造性劳动等领域继续发力,让学生在出力流汗、手脑并用中学会劳动技能、增长劳动知识、内化劳动精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7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