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
古城墙添了“新邻居”
延平区文体路天桥钢构梯开放通行
本报讯(张俣辰)“新楼梯方便了出行,又保留住延平的古迹,真是好事成双!”近日,延平区紫云街道文体路天桥钢构梯项目顺利完工并开放通行,走下古城墙边新建的钢构梯,裕达社区居民叶秀强不禁赞叹。
文体路天桥于2018年1月建成。由于在施工中意外发现古城墙,最终天桥向上连接人民路段未实施。天桥附近分布众多商超、学校,居民前往人民路需借道居民楼,楼道昏暗狭窄,日常通行很不方便。为了更好地规划建设,在区委区政府主导下,区政协等部门通过“机关联社区”活动,积极联系天桥所在的紫云街道裕达社区,通过多方协商,依托产投集团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完成文体路天桥钢构梯新建方案。
钢构梯项目施工负责人叶晓栩介绍,为居民出行的便利安全,每一级阶梯都增加了防滑花纹,减小居民雨天出行滑倒的风险。考虑到居民夜间出行的需求,钢构梯框架也加设了灯条,保证足够照明亮度的同时,又提升美观度。
据《南平县志》记载,延平古城墙始建于宋元时期,其后历代均有修补。最终在清朝同治年间形成“东西长,南北短。周九里百八十步,高二丈五尺,厚六尺。墙垛二千四百有奇”的规模,成就了“铜延平”的美名。
在这段古城墙边生活了60多年的叶秀强回忆,20世纪80年代以前,古城墙尚还完整,文体路天桥段古城墙往南可延伸至四鹤巷。后来,随着城市发展,古城墙逐渐淡出了市民的视野。
如今,钢构梯项目的完工,除了为市民通行提供便利,也兼顾到了古城墙的保护。靠近内侧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为古城墙提供了隔离保护,市民在通行途中可近距离观看这段历经岁月沧桑的古城墙,感受延平城的厚重历史与文化积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7 0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