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封面深度|“高铁被掌掴女子发声拒绝和解”持续引发关注 被打还手是“互殴”还是正当防卫?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5-09 07:50:00 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近日,发生于C6276次列车车厢内的一起治安纠纷事件,迅速成为全网持续关注的焦点。据网传该事件因孩子嬉闹引发乘客不满,继而引发冲突;之后当事一方女乘客曝光警方处理决定书并坚持不和解,引发广泛讨论。

截至目前,此事所涉的三方中,网传的信息基本由年轻女乘客本人,以及现场目击的个别乘客披露。根据目前涉事者和网民披露的信息,记者梳理此事的大概脉络发现,这起发生在动车车厢内的纠纷事件,触及了当下很多人关切的“熊孩子”“互殴”性质的认定等争议话题,由此引发了一场众多网民参与的话题讨论。

源头

女乘客自曝阻挠“熊孩子”撞椅背后遭打

根据当事乘客和当时在场目击乘客拍摄的“东北男子仗义执言”画面,此事发生在五一假期的列车上。

根据目前的网传视频以及当事人发布的声明中,此事的源头是:5月2日,在C6276次(眉山东至成都东)动车上,王女士正在14车车厢内,坐在该车厢14D的杨女士一行有7人,包括3名儿童,其中2名是免费乘车儿童,年龄较小。3个小孩玩耍声音有点大,对此王女士认为吵到了坐在前排的自己且孩童多次踢到座椅后背,因此她转身制止,遭到了杨女士老公的责骂,她也骂了回去。

随后,双方对骂逐渐升级为肢体冲突。王女士表示,争执中,孩子家长先扇了她一巴掌,她也进行了还击。双方开始互拍视频。

封面深度|“高铁被掌掴女子发声拒绝和解”持续引发关注 被打还手是“互殴”还是正当防卫?

冲突现场(视频截图)

同车男乘客调和

指责“有小孩不代表有道理”

梳理初期曝光的相关视频,记者发现此事件开始引发热议的是反映“东北大哥仗义执言”的视频。网上传播的视频中,一位身穿黄马甲操着东北口音的男子给双方调和,指出后排坐的乘客骂人和打人的行为不当,“最先骂人的是杨女士的老公,王女士一还口,杨女士就直接扇了对方一耳光。”这位男子怒斥孩子母亲的打人行为,并指其“有小孩不代表有道理”“当着孩子的面这么吵”“三个人对付一个人”。随后,列车乘务人员也来到现场,进行调解。

处理

警方作出互殴处理

女子将处罚决定书发网

纠纷发生并报警后,双方当事人均被带到成铁公安处江油派出所接受调查处理。

5月2日当晚11点,王女士被传唤至江油派出所做笔录。在这个过程中,王女士发布视频称,对方也报了警,自己则提供了手机上的五段视频。在5月4日晚8点,双方再去成铁公安处进行调解,她被警方处以行政罚款200元。

封面深度|“高铁被掌掴女子发声拒绝和解”持续引发关注 被打还手是“互殴”还是正当防卫?

成都铁路公安局成都公安处给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双方为“互殴”

王女士发到网上的传唤证和行政处罚决定书上显示,警方认定的事发经过是:违法行为人王女士因座位背后小孩吵闹,与小孩家长杨女士发生争吵,进而互相用手殴打对方,导致双方脸部轻微受伤,违法行为已经构成殴打他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之规定,决定给予违法行为人行政罚款200元的处罚。

王女士和杨女士一家的冲突事件被警方认定为“互殴”行为。

争议

王女士多次发声坚持“不和解”

网民一边倒支持

而正是这个互殴认定,在网上再次引发广泛的热议。

记者梳理相关信息发现,到目前为止,王女士将自己的遭遇、被处理结果和警方处理决定书发布到网上,同时讲述相关细节,表达自己无法接受“互殴”认定,并坚持不和解的态度。王女士通过网络发声,称最初的和解是由于孩子家长想息事宁人,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主动要求的。纠纷的另一方,带孩子的家长没有就此发声。

据王女士自称,警方调解过程中,“白衣女子(对方孩子母亲)一直在哭,她后悔了。警方说看了监控,我是正常坐在座位上被打的,因为乘车长来了之后,我就坐下了,不想再起争执。但是白衣女子还是不依不饶。警察还说我还手的时候,白衣女子其实已经将手中的水瓶举起。如果不是东北大哥的出现,后果不知道会怎么样。”

封面深度|“高铁被掌掴女子发声拒绝和解”持续引发关注 被打还手是“互殴”还是正当防卫?

王女士发布的视频截图,她不接受和解

5月5日,王女士再次发布视频,表示自己坚决不接受和解,称:如果仗着人多最先恶意出手打人者,哭一哭就能道歉和解的话,那以后类似事情只会只多不少。她希望打人者杨女士一家能够得到应有的处罚,并表示自己目前已经咨询了律师,打算提起行政复议。

王女士得到了网民几乎一边倒的声援和支持。网民发文纷纷力挺表示,王女士明明被打在先,并且还是因为“熊孩子”不断吵闹,出言制止遭到对方家长扇耳光,“这种行为肯定是正当防卫啊!为什么是互殴?”也有网友提出,是不是以后遇到类似事情,只能不还手不还口,任由“熊孩子”和家长打人骂人?“法律保护的到底是什么?”

进展

当事另一方和警方暂未作出回应

8日上午,封面新闻记者通过相关渠道试图联系到当事另一方,但未果。查询发现,当事另一方也未通过网络等方式回应此事经过。同时,事发车厢有摄像头,双方纠纷冲突后列车长第一时间到场劝阻控制局面的时候也通过记录仪采集了相关画面。截至目前,警方尚未对此进行通报,具体事发的完整经过、调查处理情况,有待进一步的详情披露。

声音

普通公众视角看“互殴”

连续数个话题触动“和稀泥”争议

记者梳理发现,网友近乎“一边倒”地支持该女子不要和解,要复议。建立在公众对公平正义的朴素认知基础上,绝大多数普通网民表示,自己就是认为这对当事的王女士不公平,继而不断跟帖和发文对她进行声援,“不然以后可能遇到这类事的就是自己,我该怎么办?尺度怎么把握,我才能解决问题又可以全身而退?”

无独有偶,最近几天,同样一起因为“互殴”认定引发的争议事件中,山东胶州某小区居民被一名醉酒上门的人殴打,警方处理结果是,二人为互殴。对此,据网络上的信息披露,当时处理此事的当地派出所所长解释,“他打你你不能还手,否则就是互殴。”

两个事情,被网民拿到一起比较,认为都有共同的性质:由挑衅或者无理一方先毫无理由地发动攻击,被打一方被迫还击,处理结果也相似,被认定为互殴。

进而,有资深法律人士指出,从立法的本意来看,司法的作用是要打击违法犯罪,并以此威慑再犯者,从而维护社会安定,让民众获得安全。“互殴”认定之所以引发争议,是因为普通公众对于生活当中类似无理蛮横又唯我独尊的现象已经忍无可忍,倘若打人惹事者的肆意妄为,得不到应有的教训,极有可能他们以后还会在社会生活中继续横行,于人于己于社会都会酿成更大的恶果,一味无原则的“以德报怨”只会助长他人的恶习,对社会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伤害。

封面深度|“高铁被掌掴女子发声拒绝和解”持续引发关注 被打还手是“互殴”还是正当防卫?

“两高一部”发布的《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指导意见》(图源:最高检网站)

封面深度|“高铁被掌掴女子发声拒绝和解”持续引发关注 被打还手是“互殴”还是正当防卫?

“两高一部”发布的《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指导意见》(图源:最高检网站)

观点

被打还手到底是互殴还是正当防卫?

观点一:“还手即互殴”认定标准与正当防卫设立初衷相悖

四川方策律师事务所郭刚律师认为,互殴的具体认定标准有多种观点,此事中认定的还手即互殴,此种情形的基本形态表现为一方殴打另一方,另一方还手,形成两人对打局面。而在司法实践当中,司法人员经常会将此种情形认定为互殴,进而否定正当防卫的成立,久而久之,“还手即互殴”成了一种习惯性的认定标准。

郭刚认为,该认定标准会给防卫者无故追加义务,导致正当防卫的虚置,造成犯罪圈的不当扩大,其认定结果往往会有失公允,与正当防卫的设立初衷相悖,也与刑法的保护机能不合。

他说,如果基于目前网上有的信息,从情理角度分析,当事人先被孩童侵扰,而后又被对方家长扇耳光继而还手,受人同情,从法理角度分析,需要结合当事人的主观意图和行为性质等综合判断,若当事人认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并且有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决意,那么其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若当事人有具有伤害对方的故意,而没有防卫意图,则其行为属于互殴。

对于被打还手是互殴还是正当防卫的问题,在普通争吵、偶发矛盾的场合,对于一方先动手的行为,应认定为不法侵害,不论还手一方是否提前准备工具,其反击行为具有防卫性质,造成先动手一方轻微伤、轻伤的,属正当防卫,不负行政责任、刑事责任;造成先动手一方重伤、死亡的,依据必须说的标准,结合案发时间、地点、工具等现场情境综合认定是否防卫过当。在此过程中,先动手一方造成还手一方任何程度损害的,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观点二:“和稀泥”或助长“动不动就动手”的底气

重庆百君(成都)律师事务所刑辩中心主任、高级合伙人法学博士王万琼告诉记者,正当防卫和“互殴”,实践中确实很难区分,但需要把握二者的实质,正当防卫是制止不法侵害的正当行为,属于“正对不正”;而相互斗殴则是互相加害的违法犯罪行为,属于“不正对不正”。

司法实践中,大量案件都存在“和稀泥”“各打五十大板”的现象,只要造成对方受伤就对双方加以处理,仅仅将可能具有的防卫因素作为情节酌情考虑。这种处理方法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看似“简单方便”,但模糊了“正”与“不正”之间的界限,既不符合正当防卫制度的法律规定和立法精神,也难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为何舆论大多对王女士表示同情?重庆百君(成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西南政法大学在读法律硕士肖明静告诉记者,该案认定为“互殴”,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解决,是在告诉公众法律在保护这种用武力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后遇上生活琐事纠纷,都可以用武力解决,可以去激怒对方、可以去恶意挑衅甚至可以伤害对方,而对方要么就忍受,要么就反击,一旦反击则无人能把控节奏、预料后果,那么就可能承担治安甚至刑事责任,要么忍,要么担责,最终导致挑事一方有恃无恐,被挑事一方提心吊胆,期盼不要遇见有人闹事。这不符合“正义价值观”,这种导向也将最终损害司法权威。

他们建议,在动车车厢等公众场合中,要注意约束自身及家人言行;发生矛盾时,过错的一方应好好说话,好好沟通,而不是采取暴力手段。同时也期望通过该案有一个清晰的指引、教化功能,通过法律手段遏制住主动挑事、动手的风气,以实现公众期待的朴素正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9 11:45: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高铁上被掌掴女子拒绝和解引热议,律师解读三大焦点问题
...定引发网友关注。5月2日,一女子发布视频称,她在乘坐高铁途中,因制止孩子撞椅背遭到对方家长掌掴,她进行了反击。5月4日晚8点,该女子被传唤调解后,选择进行不和解,被警方处以行
2023-05-09 14:57:00
成铁公安处正式通报“高铁掌掴纠纷事件”:双方均违法
(原标题:成铁公安处正式通报“高铁掌掴纠纷事件”:王某某遭击打后两次击打杨某某面部)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田之路 李逢春近日,发生在C6276次列车车厢内的一起治安纠纷事件,引发了
2023-05-11 00:09:00
正当防卫还是“互殴”?高铁被掌掴女孩拒绝和解,司法部发声!这些疑问待厘清
5月2日晚四川成都,在C6276次列车上,一个女孩独自乘坐高铁时,座位后三个座位一共坐了两大三小共5个人,列车行进过程中,孩子在玩游戏时多次撞到女孩的椅背。女孩回头制止时,孩子妈
2023-05-09 15:51:00
熊孩子坐高铁被打,女子称不接受和解,还击家长
近日,一女子乘坐高铁时因制止熊孩子撞椅背遭到对方家长掌掴并进行反击此事引发关注5月7日该女子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不接受和解也不需要赔偿高铁上制止“熊孩子”女子遭家长掌掴后还击据此前报
2023-05-08 08:59:00
高铁劝阻小孩引发“互殴”,当事人拒和解!律师:警方处罚得当
来源:中国青年报“五一”期间一女子乘坐高铁时因制止熊孩子撞椅背遭到对方家长掌掴并进行反击事件引发大量关注近日当事人最新发声坚决不和解,不要赔偿已在申请行政复议高铁上制止“熊孩子”
2023-05-08 13:44:00
高铁上被打掌掴女孩还手被认定为“互殴”引热议
5月7日下午,#高铁上被掌掴女孩坚决不和解##女子遭掌掴还手被认定为互殴引热议#等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据媒体报道,近日一女子乘坐高铁时,因制止“熊孩子”撞椅背遭到对方家长掌掴,并进
2023-05-08 15:05:00
高铁女子被掌掴事件被认定为“互殴”,网友为何仍一边倒?
...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这不,“五一”期间,一女子乘坐高铁时因制止熊孩子撞椅背,竟然遭到了对方家长掌掴。随后,女子进行了还击。孩子家长报警后,警方最终认定双方构成“互殴”,对上述
2023-05-08 17:17:00
近年“熊孩子”坐高铁屡惹祸,遭遇“熊家长”暴力怎么破?律师:可视情况格挡、逃跑、反击
近日,一女子乘坐高铁时因制止“熊孩子”撞椅背遭到对方家长掌掴并进行反击,此事引发关注。5月7日该女子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不接受和解也不需要赔偿。▲相关视频截图。上游新闻记者浏览发现,
2023-05-08 17:20:00
一女子被掌掴还手遭警方认定“互殴”引热议:被打还手为什么是互殴
...一片质疑。5月2日,一女子发布视频称,当天其独自乘坐高铁,在其后排坐了5个人,其中两个大人三个小孩。列车行进过程中,孩子一直在玩游戏,其间多次撞击其所坐椅背。该女子称,由于无
2023-05-08 08:1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擦亮文明窗口|崂山区:看派出所民警如何化身“救火队员”化解身边纠纷
鲁网11月7日讯生活中,难免遇到让人“心头一慌”的麻烦事,车辆突然不见、邻里争执不下、家庭矛盾升级……每当这时,他们却一直都在
2025-11-07 11:42: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李晓萱 郑艺佳)近日,泡泡玛特某平台官方直播间在推广某款IP周边产品时,两名现场工作人员的私下对话被直播间收录
2025-11-07 12:10: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7日消息,为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2025-11-07 12:11:00
近日,一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自己不喜欢名字“丽春”,跑了4次派出所,两次提交申请材料要求改名
2025-11-07 12:28:00
“经纬共生,澜湄艺境”国际艺术展暨学术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9-3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
——共庆中泰建交50周年,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交流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泰两国艺术与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
2025-11-07 13:28:00
【名医预约】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团队即将莅临泰安市中医医院,开展高水平多学科诊疗及学术交流!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泰安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诊疗服务,11月16日,我们特别请到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旗下的核心医疗团队亲临泰安
2025-11-07 14:06:00
外卖小哥、网络主播集体发声!这份文明宣言请查收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请您珍视职业声誉、请您内容真实守底线、请您自觉抵制低俗虚假内容……”11月5日晚,在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上
2025-11-07 14:11:00
小叶医探 | 安徽疾控最新研判!手足口病疫情或达近十年高峰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意味着进入了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1月7日,“小叶医探”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1-07 14:42:00
她把“老家”河南讲给世界听,评论区沸腾了
大河网讯(记者 张磊 申华)“爷爷,我们替你回来了。” 今年四月,台湾前电视台主持人翟翾在河南孟州老家土地上刻下一个“家”字
2025-11-07 14:42:00
民警张野的 “逆龄成长记”
在吉林市公安局船营区德胜街道,有个身影走到哪儿都被人热络地打招呼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围上来喊“张妈”;老人们热情地拉着她的手叫“闺女”
2025-11-07 14:49:00
当满载大湾区调味品、家居建材的班列从佛山丹灶启程,3天直达南京、常州的物流新篇,不仅是粤苏两大经济强省的动线升级,更是中国顶尖经济体从“齐头并进”到“双向赋能”的生动注解
2025-11-07 15:05:00
出租房内抓获两名违法人员,北京通州警方依法处罚违规出租房东
针对房屋出租人不按规定登记信息、不落实房屋管理责任、违规出租短租住房等违法违规行为,通州警方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近日
2025-11-07 15:36:00
北京顺义警方通报:男子造谣充“劣质电”导致车辆自燃
北京市公安局顺义分局通过微信公众号“顺义警方”11月6日发布消息称,如今,刷短视频成为不少人休闲娱乐的选择,而有个别人就盯上了视频平台上的各类社会热点信息
2025-11-07 15:37:00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心中的旗帜” 情景组歌晚会
为推动思政工作与文艺创作深度融合,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温度、更富感染力,2025年福建信息职业学院申报的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心中的旗帜”情景组歌主题文艺晚会
2025-11-07 15:43:00
上饶市广信农商银行:暖心服务无国界 举手之劳不“见外”
近日,广信农商银行华坛山支行里,一位本地居民带着法国友人匆匆走进网点。刚到柜台前,法国客户便拿出银行卡,焦急地用手势比画着“取款”的需求
2025-11-07 15: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