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
一到秋冬季,很多宝宝的脸蛋上,总是挂着红彤彤的团块。湿疹,不仅让宝宝痒痒痒,家长更是心里急,这种听起来似乎是个小问题的皮肤病,却爱反反复复,难以“赶走”。小儿湿疹护理到底该怎么应对?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护士长姜琳针对不同程度的湿疹,给出了相应注意事项。
姜琳介绍,湿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1岁以下婴幼儿总体发病率为30.48%,出生后的第三个月达到高峰为40.81%。
宝宝湿疹不仅分布于面部,躯干和四肢伸侧,并逐渐转至屈侧,如肘窝、腘窝等部位。
湿疹的典型表现为炎性皮损,包括红斑、丘疹、水疱,伴渗出、脱屑、苔藓样变,最重要的自体感觉瘙痒,患儿经常抓挠影响睡眠,甚至继发细菌、真菌、病毒感染。
与儿童时期的其他慢性疾病不同,湿疹很少导致发育不良、住院或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往往被忽视。虽然湿疹不危及生命,但是孩子在以哭闹在抗争。湿疹会引起皮肤瘙痒,并影响患儿的睡眠,导致其容易烦躁哭闹,甚至对情绪和认知发展有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湿疹的了解和认识。
湿疹,这个名字,让很多人对它有误解,难道是潮湿惹的祸?其实,恰恰相反,没准是宝宝皮肤干燥的问题。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宝宝的皮肤也变得十分干燥,而易发湿疹的宝宝通常是敏感体质,干燥的肌肤一旦遇上过敏原就会诱发湿疹。因此,秋冬成了婴儿湿疹的高发季节。
姜琳介绍,湿疹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微生物失衡、免疫失调和皮肤炎症的环境触发因素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遗传因素是湿疹最强的风险因素,有过敏性鼻炎、哮喘和湿疹等家族史的儿童更容易发生湿疹。
此外,过敏是儿童患湿疹的主要外在因素,常见食物过敏原有牛奶、鸡蛋、花生、鱼虾等,吸入性过敏原有尘螨、动物的毛屑、棉絮等,接触性过敏原有化纤衣物、水质、含有香精及添加剂的沐浴露等,这些因素可引发并加重湿疹。
专家介绍,如果出现轻微湿疹,需要进行基础护理,建议正确沐浴,使用保湿润肤剂,寻找并避免诱因即可。湿疹患儿沐浴有讲究,水温32℃~38℃为宜,每天或隔天洗1次,每次5~10分钟;推荐使用低敏无刺激弱酸性(pH5-6)的洁肤用品,避免使用肥皂,不要搓澡,以免破坏皮肤屏障。沐浴后,轻轻拍干水分,以免毛巾摩擦加重湿疹。沐浴完后,使用润肤剂,推荐每周使用150~200克,沐浴后3~5分钟内使用效果最佳,涂抹时顺着毛发生长的方向涂抹,不要揉搓,做好全身涂抹,增加皮肤含水量。
如果发现是由于过敏诱发湿疹,建议尽可能避免接触各种过敏原。外出尽可能遮挡皮肤裸露,雾霾天减少外出。经常打扫,衣服除螨勤洗勤晒。最好不养宠物、不铺地毯、不养花草,尽量减少生活环境中的过敏原。
姜琳介绍,对于轻度湿疹,建议加用药物治疗;中度,药物治疗加湿包疗法控制急性症状;重度,需要系统治疗如免疫抑制剂,规范合理用药。糖皮质激素/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是外用治疗的常用药,家长不要谈激素色变,遵医嘱很重要。
湿疹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反复,基础治疗是保湿,建议每天使用润肤剂,一线用药是糖皮质激素,首选是中弱效制剂。病情严重反复的患儿,建议到正规医院就诊、遵照医嘱,接受系统治疗。早期、积极、规范治疗更有利于控制湿疹,让宝宝在舒适环境中成长。
通讯员 程守勤 刘敏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钱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4 05: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