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猪王”牧原股份,为何能生又会养?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5-29 11:17:00 来源:斑马消费

斑马消费 沈庹

在猪价整体低迷的大背景下,就连“猪王”牧原股份也顶不住了。2023年,公司一举亏损达42.63亿元。

年报披露后,交易所对牧原股份发出了“灵魂十八问”,要求公司明确是否存在流动性风险。

昨日,公司回复年报问询函,以长达50页的篇幅,逐一回答了交易所提出的各项疑问。

牧原家的母猪为何比别家的会生?同样长一斤肉,它家的猪为何比别家吃得少?对于外界关注的“能生,又会养”的问题,“猪王”并未在回复中详细披露。

“猪王”牧原股份,为何能生又会养?

有钱,流动性风险可控

在2023年度巨亏42.63亿元的情况下,牧原股份(002714.SZ)的总体负债也有了大幅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该年度末,公司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310.7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2.11%,较上年末增加7.75 个百分点。尤其是短期负债金额,同比大增60.91%至469.29亿元,另有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86.51亿元。

针对以上变动状况,交易所要求公司就相关问题作出分析和说明,并明确是否存在流动性风险。

在昨日披露的问询函回复中,牧原股份称,截至2023年末,公司有息负债合计761.37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为544.51亿元。针对上述短期借款和负债,公司制定了严密的资金规划,具有多重偿债资金来源。

报告期末,公司拥有货币资金194.29亿元,无受限情形的银行存款余额为136.65亿元,账面现金较为充足;

公司有价值419.31亿元的存货,主要为生猪等消耗性生物资产及原材料。生猪销售采取“钱货两清”的模式,具有较好的现金流创造能力,2023年月均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达99.07亿元。另外,公司还有价值93.15亿元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主要为种猪,也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

较强的外部融资能力,也是流动性的保障。截至2023年末,公司还有270.59亿元未使用银行授信;储备债券批文合计80亿元,另有50亿元债券议案,已通过公司审议。

控股股东也可在必要时为公司提供资金支持。2022年,公司股东大会已通过向控股股东借款的议案,额度不超过100亿元,有效期3年。截至2023年末,未使用额度为81亿元。

基于上述分析,牧原股份明确表示,公司债务结构和规模稳健,整体流动性风险可控。

能生又会养,为何?

与新希望、温氏股份等“公司+农户”的轻资产模式不同,牧原股份统一采用“全自养、全链条、智能化”养殖模式,成长为中国“猪王”。

模式所致,牧原股份的总资产投资大,早期发展速度稍慢,但对产业链总体可控,拥有相对较高的盈利水平。这也造就了,公司在顺周期时,可以实现非常丰厚的利润;在逆周期时,也可以通过整体的成本管控,争取比同行业公司更好的业绩表现。

以2023年为例,温氏股份的肉猪类业务毛利率为-3.74%,新希望(000876.SZ)猪产业毛利率为-7.25%,而牧原股份生猪业务的毛利率仍可高达2.92%。

对于以上明显的差异,牧原股份认为,这首先是模式的差异,所导致的养殖效率的不同。

相较之下,牧原股份的母猪生产能力就比较强,赢在了起跑线上。

2022年和2023年,能繁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PSY)这一指标,温氏股份分别为20和22.1;新希望为23和25;牧原股份为27和26.4。在这项指标上,能与牧原股份抗衡的,只有一直稳定在27的神农集团。

养猪是个技术活儿,能生,还要会养。生猪同样长一斤肉,投入的成本更低,就意味着更大的利润空间。

数据显示,在这方面,牧原股份也有远优于同行的表现。2022年和2023年,公司的完全养殖成本(元/公斤),分别为15.72和14.94,同期,温氏股份(300498.SZ)分别为17.20和16.60-16.80;新希望为16.70和15.80。

在对牧原股份的年报问询函中,交易所关注到了公司生猪养殖饲料结构与同行业存在差异,突出表现在豆粕。2022年,公司饲料中豆粕用量仅占7.3%,约为行业平均水平14.5%的一半;2023年,公司豆粕用量进一步降至5.7%。

豆粕是生猪生长过程中重要的蛋白来源,牧原股份的猪是怎么做到,吃得少,还长得快的?公司在问询函的回复中,并未详细说明。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4月,牧原股份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为14.8,环比下降了0.3。公司表示,这主要得益于生产成绩改善和饲料成本下降。不过,公司各区域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当月,完全养殖成本控制在14以下的场线出栏量占比为30%左右。

全年,公司完全养殖成本的目标为14,希望年底能降至13。下降的空间,主要来源于生产效率的提升和饲料成本的下降。

夸口,1亿头也能养

自繁、自养的模式,决定了牧原股份想要扩大规模,只能加大投资修建养殖场。

截至2023年末,公司固定资产高达1121.50亿元,其中,821.32亿元为房屋、建筑物,占固定资产的比例为73.50%,其次为价值265.06亿元的机器设备,占比23.63%。

最近几年,牧原股份持续扩大产能,2021年-2023年,公司产能规模分别为7117.00万头、7430.00万头和7999.00万头,同期,出栏量分别为4026.32万头、6120.10万头和6381.60万头,对应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1.11%、85.99%和85.89%。

近两年,公司新增生猪养殖产能规模已处于放缓状态,由追求速度转为讲究质量,新增资本开支主要为养殖场的升级改造。今年的产能规模,会比上年有一定增长,全年预计生猪出栏量为6600万头至7200万头。

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牧原股份表示,生猪养殖行业在生产上具有较大的弹性,未来,随着生产成绩的改善,人员能力的加强,猪舍周转率的提升,当前公司已建成的猪场,足以支撑1亿头/年的出栏规模。

今年前4个月,牧原股份已累计销售生猪2146.1万头,1-2月、3月和4月,商品猪的销售价格分别为13.84元/公斤、14.24元/公斤和14.80元/公斤,呈现出稳步提升的态势。不过,仍无法实现养殖成本的覆盖。

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2.7亿元,同比增长8.57%;归母净利润-23.79亿元,比上年同期多亏损11.81亿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9 14: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牧原股份猪周期的穿越策略:行业持续去产能,成本能否不断下降
...迎来各自的坚守岁月。根据“生猪养殖一体化龙头”牧原股份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似乎在向外界传达着本轮漫长的猪周期给行业龙头带来不小冲击的信息。“猪周期”影响下,牧原的穿越低估
2024-04-12 12:50:00
牧原股份:生猪出栏量完成目标,能繁母猪存栏量稳步增加
2024年1月19日,海通国际发布研报点评牧原股份(002714)。事件:牧原股份发布生猪销售简报,2023年12月公司销售生猪663万头
2024-01-20 14:58:00
华统股份:2023年出栏超230万头,预计2024年继续增长
2024年1月12日,国信证券发布研报点评华统股份(002840)。事项:公司公告:2023年12月份,公司生猪销售数量230
2024-01-13 21:45:00
利好,“猪王”大赚178亿元
3月19日晚,中国“猪王”同时也是世界“猪王”的牧原股份年报出炉,在熬过2023年的寒冬后,2024年终于打了一个翻身仗
2025-03-20 06:47:00
猪价又降了!上市猪企10月销售简报集中出炉
...司生猪销量和收入普遍录得增长。比如行业龙头公司牧原股份近日披露的2024年10月份生猪销售简报显示,牧原股份2024年10月份销售生猪649
2024-11-10 07:50:00
农牧龙头正大股份IPO终止,此前拟募资150亿用于生猪产业链项目等
农牧龙头企业正大股份IPO终止。10月8日,上交所官网发布公告称,因公司和保荐人提交撤回申请文件,决定终止对正大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正大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沪市主板上
2023-10-09 12:48:00
华泰证券给予牧原股份买入评级,成本壁垒坚固、融资优势明显
2024年1月7日,华泰证券发布研报点评牧原股份(002714)。成本壁垒坚固、融资优势明显,维持“买入”评级行业现金流压力加剧,母猪产能去化有望加深,我们预计24Q2或有望出现
2024-01-07 11:40:00
上市猪企漫长“寒冬”:10家亏超247亿
随着温氏股份(300498.SZ)业绩预告的发布,主要生猪养殖类上市公司的成绩单全部出炉。在牧原股份(002714.SZ)近13年首次年报亏损的背景下,过去的一年全行业陷入亏损。
2024-02-05 01:03:00
立华股份:全国黄羽肉鸡龙头,多元化布局稳步增长
2024年1月16日,德邦证券发布研报点评立华股份(300761)。全国黄羽肉鸡龙头,多元化布局稳步增长。公司于1997年成立,在畜禽养殖企业在行业深耕多年,目前已形成以黄羽肉鸡
2024-01-16 22:30: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打造\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泥)为支持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让企业、科研机构有更加安心的研发创新环境,我市去年在全国率先打造推出具有普惠性
2025-09-04 09:40:00
姜凌波:短期调整仓位控制风险
周三,沪深两市小幅高开,震荡过后两市开始回落,早盘虽然出现反弹但随后再次转跌,午后两市在水下波动,指数多次尝试反攻但均未能翻红
2025-09-04 09:46:00
小米旗下基金入股超透镜产品研发公司迈塔兰斯
近日,深圳迈塔兰斯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小米旗下基金瀚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为股东,同时注册资本增加至1164.294万元
2025-09-04 10:00:00
光大同创成立科技公司,含电子元器件业务
近日,安徽光大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5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产品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
2025-09-04 10:00:00
赣锋锂业投资成立新公司,含电池制造业务
近日,深圳上街迅越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泓儿,经营范围包含:电池制造;试验机制造;居民日常生活服务;软件销售;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赣锋
2025-09-04 10:00:00
大地保险:原保费收入达300.8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8.7亿元
9月4日,大地保险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业。原保费收入达300.8亿元,同比增长7.1%;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8
2025-09-04 10:05:00
上海故事 | 时代之问,太保作答:“芳洲计划”五年探索破解“人生三件大事”
8月27日,上海。立秋后的热浪尚未褪去,一场围绕健康、养老、财富与未来美好生活的思想盛宴——“活力WU限Cityπ”中国太保寿险上海分公司芳洲计划五周年庆典暨《财富新贵的保险指南
2025-09-04 10:18:00
学“汇”避险,为企业跨境经营注入金融动能
面对汇率市场波动,企业如何树立“风险中性”理念?滨州市外汇局与中国银行携手,为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提供专业指引。聚焦主业,让经营更稳健,让未来更可控。
2025-09-04 10:38:00
胡立志赴云南中建西部建设有限公司调研指导工作
近日,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首席信息官胡立志赴云南中建西部建设有限公司调研指导工作。调研会上,云南中建西部建设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
2025-09-04 10:43:00
国匠金隅,与上海共序新章
摘要:全产业链澎湃力量,金隅重新定义“好房子”当国际地标建筑勾勒出上海的天际线,当建筑肌理承载文明的厚度,一个关于“好房子”的命题
2025-09-04 10:43:00
家乐福中国更名客优仕
近日,家乐福(中国)超市投资有限公司、家乐福(中国)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分别更名为客优仕(上海)投资有限公司、客优仕(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025-09-04 10:48:00
梅安森等成立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
近日,重庆赛弗特具身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智能机器人销售;人工智能双创服务平台
2025-09-04 10:48:00
非法占地,海南中油深南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被罚
近日,信用海南公示了海南中油深南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临高综执环保国土普罚决字﹝2024﹞第44号显示
2025-09-04 10:02:00
美股收盘:美法官裁决引谷歌苹果暴涨 纳指收升超1%
财联社9月4日讯(编辑 赵昊)周三(9月3日),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受谷歌和苹果强劲表现影响,纳指收涨超1%。截至收盘
2025-09-04 06:21:00
传化智联因出口违规被行政处罚
9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浦江海关发布关于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涉证行政处罚决定书(沪浦江关缉违字〔2025〕499号)
2025-09-04 0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