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载沣为什么会被袁世凯称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0 06:37:00 来源:戏说三国

载沣是宣统皇帝溥仪的父亲,在溥仪继位时被慈禧任命为监国摄政王,与隆裕太后共同辅佐溥仪。由于隆裕太后在国政大事上向来没有主张,所以他成为宣统年间,实际的掌权人。

1911年10月10日,随着武昌起义爆发,革命风暴瞬间席卷中国。眼见各地纷纷独立,清廷更是岌岌可危。无力应付局面的载沣,只得把军政大权拱手让给曾被他罢斥回籍的袁世凯。同时解散皇族内阁,并辞去了监国摄政王的职务。

此时,载沣不过29岁,正是而立之年。然而他却不得不选择退休回家抱孩子。那么他退休后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

载沣为什么会被袁世凯称帝?

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下,隆裕太后颁布了《退位诏书》,宣统帝溥仪也退位下岗。

尽管清廷灭亡是大势所趋,但心有不甘的满族遗老们,却将责任归结到载沣和溥仪身上。骂他们父子庸碌无能,软弱窝囊,是葬送大清国的罪魁祸首。

载沣对这些声音不理不睬,闭门谢客,看书画画。还纳了侧福晋邓佳氏,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不过,完全说载沣游离于政治之外,也是不对的。

1912年8月24日,孙文突然莅临醇亲王府拜访载沣。

孙文的来访,一方面是赞扬载沣在辛亥革命时主动退位,是弥足珍贵的民族大义精神,同时还肯定了他不问政治不参与复辟的行为。

载沣和孙文相谈甚欢,并借机定下日期设宴招待孙文。

孙文亦在临走时,将一张亲笔签名照送给了载沣。

载沣之所以要宴请孙文,他还是从皇室长远利益考虑。原来自从隆裕太后和袁世凯签订了《清室优待条件》后,载沣就一直担心会不会一直实施下去,所以当孙文造访他时,他便盛情相邀,打算尽一步落实此事。

果然,在9月11日的宴会上,孙文虽没有发言,但在进餐的过程中,他表态,民国对于《清室优待条件》,会一直延续下去。

载沣为什么会被袁世凯称帝?

袁世凯任职大总统后,为了复辟称帝,他找到了有影响力的载沣。表示只要清室支持他称帝,他就将《清室优待条件》写入宪法。并且还主动提出待他举行登基大典后,即让女儿和溥仪完婚做皇后的建议。

袁世凯的建议,让载沣心花怒放。因为他一直都在寻求一个能让《清室优待条件》永不作废的办法,如果写入宪法,成为国法,也就永远不能废除了。

两人一拍即合,载沣作为清皇室的代表,很快给出一张拥护袁世凯称帝的公文。

只是袁世凯称帝仅83天,就在全国人民的讨伐中,忧惧身亡。他承诺的一切也就没有兑现的可能了。

黎元洪上台后,不死心的载沣又花重金运作,希望能“召开国会,速定宪法”,将《清室优待条件》写入其中。

在载沣的争取下,副总统冯国璋、议会长汤化龙等人都支持将《清室优待条件》写入宪法,以保障清皇室合法权益。

然而,由于张勋复辟,导致载沣的愿望功亏一篑。

载沣的担心很快就变成了现实。

1924年11月,西北军阀冯玉祥派兵入驻紫禁城,不光撕毁了《清室优待条件》,还把溥仪赶出了紫禁城。

载沣对此事极为惶恐,又害怕溥仪被人利用,所以他对溥仪管制得较严。但凡有人来拜访溥仪,他都加以阻拦。实在拦不住,他就在旁边守着,唯恐那些人撺掇溥仪做出什么不利的事来。

载沣为什么会被袁世凯称帝?

溥仪正是年轻气盛之时,再加上从小就不在载沣身边长大,所以对载沣的行为非常抵触。后来竟伺机逃出了醇亲王府,住到日本使馆去了。

载沣数次劝他回家,他都谢绝了。

后来溥仪又搬到日本人给他安排的天津张园。载沣无奈,多次去看望他,希望他不要与日本人走得太近,但劝说无效。不久溥仪在日本人的诱骗下,还是到伪满洲国做皇帝去了。

溥仪登基后,载沣认为日本人之所以扶持溥仪登基,一定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所以他对溥仪非常担心。

尽管溥仪一再写信来,要他去长春重享皇族生活,日本人也多次上门游说他举家搬迁长春,并给他下了职务任命书,都被他拒绝了。

为了劝说溥仪,载沣曾专门跑了一趟长春。遗憾的是,对于他的劝说,溥仪无动于衷。载沣见溥仪执拗,只得孤身回了北京。

此后抗战爆发,日本人又多次找到载沣,希望他能出任伪职,但都被他拒绝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载沣起先还担心新的政权建立后,会不会对他们这些皇族遗老们进行清算。然而他不久就发现,政府对他们不仅没有人身攻击,经济打压,反而对他们处处尊重,并在生活上给予了许多帮助。

载沣对政府的行为大为感激,于是也积极地投身于新北京建设的大潮中。他先是支持国家教育事业,将住了一辈子的醇亲王府和花园都半卖半送给了国立高级工业学校。随后他又将所藏多年的珍贵书籍全部赠送给了国家。

1950年8月,载沣在得知溥仪在抚顺战犯所里接受劳动改造后,长舒一口气。

1951年2月,老病缠身的载沣病重,医治无效,溘然而逝。

(参考资料:《末代摄政王载沣的最后两年》《载沣的晚年岁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0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载沣:从摄政王到普通公民的退休之路
...清朝上下人人讨伐,载沣无奈,只能将自己的权力移交给袁世凯,辞去了自己摄政王的职位。那年,载沣仅仅只有29岁,如今看来,他还正值壮年,无奈,只能赋闲在家,过起了退休的生活。二、
2023-09-24 00:23:00
溥仪的父亲,载沣最后去哪了
...,就成为了大清朝最后的实际统治者。载沣一直看不顺眼袁世凯,并且认识光绪的去世,就跟袁世凯有关,上位后,载沣便想立刻先除掉袁世凯,不过袁世凯在黎元洪的帮助下,最后仅仅是回到家乡
2024-04-08 19:49:00
载沣为什么不杀有野心的袁世凯
...可危的清政府的统治。载沣当上执政王首先要处理的就是袁世凯的问题。袁世凯是在戊戌变法中靠出卖维新派而发家的官僚,深受在位慈禧太后的信任和青睐。当时的袁世凯手握军政大权,位列军机
2023-07-05 20:39:00
清朝灭亡后,摄政王载沣为何销声匿迹了?
...了镇压革命党,载沣听取了八旗贵族们的意见,即不启用袁世凯,用满洲正白旗出身的荫昌率领北洋军前往湖北镇压起义军。然而大清灭亡在即,北洋军都不愿意为清室卖命。于是最终,载沣只得舔
2023-09-30 09:57:00
清朝时期权力滔天的官职,皇帝都比不上他
...握兵权,所以之后他就开始了打压那时手握北洋军大权的袁世凯,甚至还曾有斩杀袁世凯的心思。但那时袁世凯的势力已经发展得非常强大,且北洋军中有不少他的忠实大将如段祺瑞等,因此不可轻
2023-06-25 10:56:00
为何说起复袁世凯,成了压死清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摄政王载沣对峙的权力格局,两派斗争中,被踢出政局的袁世凯反而成了载沣拉拢的对象。辛亥革命背景下,袁世凯的复出并非列强对清朝的逼迫,而是清朝皇族权力斗争的结果。让载沣始料未及的
2024-05-06 17:01:00
载沣的三个严重错误,成为清朝覆灭的幕后推手
...去了民心,那么他的第二个错误就是自毁长城。他罢免了袁世凯,这位在慈禧时期备受重用的汉人大员。载沣和袁世凯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他始终认为袁世凯是戊戌变法失败的罪魁祸首。而且,袁
2024-04-20 12:18:00
诡异的灭亡:清朝的最后三年
...王上任了。载沣大权在握,当然得有人倒霉。这人,就是袁世凯。袁世凯。图源:网络载沣与袁世凯结怨,据说是源于袁世凯在戊戌变法时期“变节”,出卖过自己的哥哥光绪帝。不过,这大概只是
2023-09-04 15:53:00
慈禧太后去世后,权力归谁了
...方将军与督抚,朝廷对其约束力非常弱;二是北洋集团的袁世凯,由于慈禧不在,已经开始蠢蠢欲动。当然,这都是咸丰慈禧夫妇时期埋下的伏笔,当时太平天国崛起,富庶之地大片丧失。八旗、绿
2024-06-05 21:0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赴山海》的“莫寄托”酒杯竟藏在吉林
刚开播的电视剧《赴山海》中,由成毅饰演的萧秋水调制了一款“莫寄托”惊艳庄主,你可知道,萧秋水用来调酒的同款酒杯就藏在吉林省博物院
2025-09-12 22:29:00
暑假期间,我去五台山“乘凉”,途经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参观了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出现过的佛光寺。影片中好多背景都取材于山西的古建筑
2025-09-12 22:31:00
高足玻璃杯:丝绸之路上的太原
北齐玻璃杯(太原市博物馆藏)这件玻璃杯,如玉般温润。浑身透出绿色荧芒,轻薄而透亮。大而圆的腹,小而深绿的类似青铜豆的足
2025-09-12 22:31:00
戴用章:投笔从戎铸忠魂
从赣东乡村走出的热血青年,在国难当头之际以生命捍卫家国领空。他叫戴用章,一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空军英雄。其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2025-09-12 07:10:00
跟着诗仙李白去体味安徽山水奇踪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安徽省美术馆获悉,“山水多奇踪——李白在安徽诗作书法展”9月10日在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展,将持续至10月15日
2025-09-11 1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