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皇后服饰,工艺与文化的结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1 10:0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当我们回望明朝,那个充满辉煌与传奇的时代,皇后的服饰同样展现了其独有的特点。

在明朝,皇后的服装种类繁多,如精致的衫、典雅的袄、飘逸的霞帔、贴身的背子、独特的比甲以及优雅的裙子等。这些衣物大多沿袭了唐宋时期的风格,以右衽为主,彰显了汉族的传统特色。皇后的服饰有严格的规定,根据场合的不同,分为礼服和常服两种。在宫廷的正式场合,皇后会佩戴华丽的凤冠,身着霞帔,展现其尊贵的身份。

明朝皇后服饰,工艺与文化的结合

图源网络

而在日常生活中,皇后的常服同样不失华丽。她们会佩戴龙凤珠翠冠,身穿红色大袖衣,搭配红罗长裙和红褙子。衣物的细节之处,更是展现了其精致的工艺。龙凤饰物点缀在首服特髻上,衣绣上则绣有织金龙凤纹,寓意着皇后的权威与尊贵。

而在这些华丽的衣物中,霞帔无疑是最为独特的一种。霞帔是一种形如两条彩练的服饰,它绕过皇后的头颈,披挂在胸前,下端则垂挂着一颗金玉坠子。这种服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出现,隋唐以后更是被人们赞美为美如彩霞。

白居易在《霓裳羽衣舞歌》中便以“虹裳霞帔步摇冠”来形容其美丽。到了宋代,霞帔正式成为礼服的一部分,其刺绣纹样也会根据品级的高低而有所不同。

明朝皇后的服饰,不仅体现了其尊贵的身份和地位,也是对汉族服饰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发扬。它们以华美的外观、精细的工艺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1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对霞帔的颜色、图案和纹样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明朝还规定了霞帔要和凤冠一同使用,上到皇后下到九品文武官的妻子都可以使用,不过按照地位和品级,颜色、材料、花纹都有所不同。一
2024-03-05 19:20:00
红妆十里 礼乐千年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随着朝代更迭,婚礼的形式与礼仪既有承袭也有演变。明朝婚服。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进程中,婚服不仅是婚礼的华彩部分,更是礼制、审美与社会风貌的集中体现。其色彩与款式的变迁,也折射
2025-08-29 14:01:00
一个头冠镶100颗宝石,论泼天的华贵美学没人比得过老祖宗吧!
...帔不同的搭配都有哪些。皇后凤冠搭配皇后翟衣。翟衣为明朝皇后礼服,在受册、谒庙、朝会时穿着。是中国古代后妃命妇最高级别礼服。皇后燕居冠服,也是明代皇后常服,功能仅次于礼服。
2023-09-11 12:21:00
比较明清服饰的审美演变
...变化,而审美取向变化的背后则暗含了民族文化的因素。明朝是汉族人建立的朝代,朱元璋在建立之际,借鉴了很多宋朝的文化因素和典章制度,所以整个审美取向仍然是延续了前续王朝的关注之处
2023-03-15 22:25:00
明朝皇后在皇宫中穿得最多的衣裳长什么样
...代宫廷服饰(八)—皇后常服》一文中,为我们简单介绍了明朝皇后的常服。皇后常服制度经过了多次修订,洪武元年,定皇后燕居服双凤翊龙冠、诸色团衫、金玉带等,洪武四年改为龙凤珠翠冠、
2023-05-09 21:35:00
...,身穿团领衫,腰间束带。由此,官员头戴乌纱,便成为明朝的标配。据记载,为了以衣取人,明朝规定,官吏的衣服、帐幔不许用玄、黄、紫三色,不许织绣龙凤纹。民间男女不能用金绣、锦绮、
2023-09-30 00:10:00
了解汉服的历史沿革
...褙子等。7.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汉服发展的最后阶段。明朝时期的汉服特点是端庄、典雅,注重线条与比例。清朝时期的汉服特点是华丽、繁复,注重装饰与细节。明清两代的服饰制度更加严格
2024-11-06 18:53:00
《梦华录》中的凤冠霞帔是宋代奢侈品,平民女子仅婚嫁才许穿用
...号的妇女。在宋代,命妇分为内命妇和外命妇,内命妇在皇后之下有妃嫔和宫中女官,外命妇除了包括公主在内的皇室女性亲属,更多是指高官的母亲和妻子,比如宰相的母亲封国太夫人、宰相的妻
2023-07-04 12:46:00
...运行。从1522年到1566年,嘉靖这个年号一共使用45年,是明朝使用第二长的年号。他是明朝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毛主席曾在1964年5月评论嘉靖皇帝:“炼丹修道,昏庸老朽
2024-04-30 09: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就在明天!“国宝”级画展亮相福州!
就在明天!下午2点!到福州画院,赏丹青国宝!福州人千万别错过!由福州市委宣传部、浙江大学、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福州特展”将于11月23日在福州画院举行
2025-11-22 14:09:00
两只羊隔着围栏打架,一只羊假装进攻诱骗对面的羊撞栅栏。
2025-11-21 13:36:00
非遗吉林 | 满族旗袍制作技艺
吉林满族旗袍东辽满族旗袍制作技艺是中式服装制作技艺的代表之一,其分布地域相对广泛,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北京、天津、河北等北方主要满族居住地区
2025-11-21 14:25:00
三棱风帽俑
冬日的太原,寒潮骤至,北风凛冽,气温直逼零下。若穿越回1500年前的北齐晋阳,这刺骨寒风却是当地人们日常必须面对的考验
2025-11-21 18:33:00
五瘟神降服疫鬼图
今年年初,山西运城市盐湖区马家沟一处荒僻的冲沟断崖上,一孔不起眼的窑洞因文物保护员的偶然发现重见天日。这座被命名为马家沟瘟神庙的明清时期窑洞
2025-11-21 18:34:00
千年厨房重见天日
近日,在晋阳古城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处特殊的古代建筑遗迹。这座被称为“龟头屋”的建筑,据推测始建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十国时期
2025-11-21 18:34:00
元代太原民间的火葬
东山元墓出土的瓷钵(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据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的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五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显示
2025-11-21 18:34:00
双塔寺明清佛像
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双塔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初名永明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五台山高僧妙峰(福登)和尚奉敕续建
2025-11-21 18:34:00
潍坊:文化学者把脉状元文化
鲁网11月21日讯(记者 王玉龙)冬日的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桠,在青石板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状元胡同深处,一块块斑驳的砖石仿佛还在诉说着数百年前的科举佳话
2025-11-21 21:44:00
吴门文脉延绵,阳澄雅韵流转——“沈周茶画荟”第三辑举办
继阳澄湖畔两度雅集之后,近日,“沈周茶画荟”第三辑如期而至,由苏州市阳澄湖文化研究会组织邀请的昆山市以及相城区的10余位书画家齐聚湘城小学
2025-11-21 23:25:00
11月23日,“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福州特展”将在福州画院开幕,持续至明年2月10日。
2025-11-21 23:31:00
闽侯廷坪乡各村村干部为“宝藏山货”代言,你认识这些山货吗?
2025-11-20 11:25:00
鲁网11月2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邹城峄山。峄山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拥有多处著名楹联,既有源自秦代《峄山碑》的篆书集联
2025-11-20 13:55:00
鲁网11月20日讯靖海卫故城位于威海荣成市人和镇,是明代海防体系的重要遗存,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见证了抗倭历史与卫所文化的融合
2025-11-20 15:10:00
河南首批省级地名保护名录发布,有你家乡吗?
大河网讯 地名,是地理位置的标识,是乡愁的情感载体,更是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哪些地名能承载一方的千年记忆?近日,河南省民政厅正式发布《河南省第一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25-11-20 16: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