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国家都快要灭亡了,赵王为什么还非杀李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30 09:4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李牧与赵国命运之谜,自古便为人所津津乐道。

作为公认的良将,李牧却因国家危亡之时王室决策被斩,实在让人费解。

国家都快要灭亡了,赵王为什么还非杀李牧

是什么原因导致国家在危机时选择自相残杀,而非团结一致?

本篇文章将深度解析李牧与赵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这位名将为何成为了国家灾难的牺牲者。

在国家危难之际,为何要诛杀功绩显赫的李牧?

这个疑问将引导我们踏上一次历史迷雾的探索之旅,逐步揭示李牧背后的故事。

关于李牧的出生还有少年期的情况,史书记录的并不多,只知道成年后李牧,曾在赵幽缪王统治时期效力,被誉为廉颇和庞煖之后的赵国末代名将。

国家都快要灭亡了,赵王为什么还非杀李牧

他骑兵的运用能力,堪称一时无两,其战略战术水平更是超越同时期的王翦与白起。

尽管那时候的赵国,历经了“长平之战”及“邯郸之战”的重创后,已然步入衰落之途,然而面对强大秦国的步步紧逼,李牧依然凭借其过人的军事才能,指挥赵军先后两次击退敌军,为赵国的延续做出了巨大贡献。

根据史书记载李牧一生从未有败绩,如此战功赫赫又有哪些呢!

公元前243年,李牧成功收服燕国武遂和方城两处领地,为赵国的发展注入活力。

公元前233年,秦军分两路进攻赵国,北路被李牧截断,南路则遭遇惨败,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在此危机时刻,李牧再次挺身而出,率领雁门关守军在宜安重创秦军,仅剩桓齮带领少数人马逃脱。

国家都快要灭亡了,赵王为什么还非杀李牧

两年后,李牧在番吾抵御秦王嬴政亲自指挥的数十万大军,多次取得局部胜利,迫使秦军撤退。

公元前229年,赵国北方代地发生地震及饥荒,秦始皇趁此机会再次派遣大将王翦攻赵。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当年,秦军进攻赤丽、宜安等地,李牧率军反击,取得胜利后被封为武安君。

此后数年间,秦军屡攻番吾、代地等地,均遭到李牧抵抗。然而,王翦虽为名将,但在北路与李牧交战仍未能取胜,使得秦军双线挺进邯郸的计划落空。秦始皇深知若不能除去李牧,赵国难以攻克。

国家都快要灭亡了,赵王为什么还非杀李牧

于是,他指使密探潜入邯郸,贿赂赵国重臣郭开,到赵国,这名奸细便开始四处散播流言蜚语,说“李牧要造反,李牧已经和副将军司马尚勾结了秦军,一旦时机成熟,就将背叛赵国。”

赵王一听,火速就要收回李牧和副将军司马尚的兵权,让他们给个说法。

然而木讷不善言辞的李牧竟然没有解释,秉承着自己一心为国,问心无愧的态度拒不接受命令。

这一下子就激发了赵王的暴躁因子,反复施加压力逼迫李牧上交兵权。

国家都快要灭亡了,赵王为什么还非杀李牧

被“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思想侵蚀的李牧最终上交了兵权,离开驻地回朝复命,最终的结果就是:李牧被赐死。

李牧遇害后,赵国军队土崩瓦解,北境防务顿时脆弱无力,秦军趁此机会挥师南下,势如破竹。

赵军士气低落,全线溃退,此时的赵王迁已被困于宫内,整日沉湎于声色犬马,置政务于不顾。

百姓在绝望中目睹北方狼烟四起,盼望援救却无人问津。

三年之后,赵国彻底沦陷于秦军之手,赵王迁只得携家眷、亲信及财物流亡他国,留下故土的百姓饱受战乱灾难。

国家都快要灭亡了,赵王为什么还非杀李牧

赵王迁在异乡回首故土之际,是否悟出无民心注定灭亡,若君王不竭诚保护国民,也就失去君主之位的道理呢?亡国之主,终将后悔莫及!

赵国的覆灭是战国晚期的必然趋势,当赵王迁被谗言蒙蔽,李牧反而遭受猜忌时,正义受到挑战;当百姓舍弃君主,国家亦将面临分裂危机,一个民族的兴衰固然仰赖英雄时代的壮举,但最终仍取决于君主的胸怀与度量。

国家都快要灭亡了,赵王为什么还非杀李牧

综上所述,赵国在英雄与君主的角逐中走向毁灭,给后人留下深刻教训。这既是李牧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赵国民族的悲剧。

当权力争夺超越信任,猜疑战胜仁爱,民族悲剧便难以避免。

对君主而言,最重要的教训便是不可轻信谗言,严禁暗箭伤人,时刻提防奸邪小人的诽谤。要明辨是非,广纳谏言,关心爱护百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30 15: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牧被陷害至死,白起被逼自杀,战国四大名将为何只有王翦善终?
廉颇、李牧、白起、王翦四人被合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战国七雄中,出名将最多的就是赵国和秦国这两个善战之国。廉颇是赵国名将,以勇气闻名,一生仕三代赵王,廉颇率领的赵军几乎吊打周围诸侯国
2023-07-07 11:18:00
为何说赵国的掘墓人是一个贪婪的卖国贼
...国的骑兵本来就很可怕,还迎来了一个战国最厉害的统帅李牧。在秦王嬴政亲政之时,秦国灭六国一统天下征战就开始了,被杀神白起打残的赵国依旧是秦国的第一目标,公元234年秦王派大将桓
2024-05-28 14:21:00
长平之战后李牧被杀的真相是什么
...。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其中,就李牧来说,无疑是长平之战后赵国的长城。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
2024-06-28 13:17:00
他为了一己私利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最终导致一个国家的灭亡
...向毁灭的。长平之战后赵国没有灭亡,完全是依赖廉颇、李牧二将。长平之战前期一直是赵国名将廉颇在指挥,廉颇为将时,面对相对优势的秦军,采取依托上党有利地形固守来抵御秦国军队的策略
2023-06-30 05:08:00
秦始皇灭赵为何花了七年时间
...犯,便举国之力与其对抗。在那个时候赵国有一位名将叫李牧,是个能征善战之人,虽然赵国实力不如秦国,可在李牧的带领下,抵挡住了秦国一次次的进攻。从公元前229年到公元前228年,
2024-04-30 22:55:00
王翦用了什么计策,才打败李牧攻灭赵国
...,秦王嬴政便派王翦率军攻打赵国,不过由于赵国有名将李牧坐镇,一直到公元前230年攻灭韩国时,秦军也未能攻破赵都邯郸,那么王翦最后是如何打败赵国的,他用了什么计策?接下来我们回
2023-06-09 11:13:00
长平之战后,廉颇、庞煖、李牧引领赵国短暂中兴
...期的秦军予以重创。对此,在笔者看来,就廉颇、庞煖、李牧这三位大将,直接推动了赵国的短暂中兴。一、廉颇首先,对于廉颇来说,在长平之战中被赵括替代。当然,这并不是说廉颇的能力不如
2024-01-20 20:48:00
历史上真正的郭开,又是怎样的呢
...“强大”,他一手构陷廉颇使其无法复起,又进谗言导致李牧被杀。可以说,赵国完全就是被郭开灭的。当然,这位恨得人牙痒的小人最终得到了应有的下场,秦王将郭开下令烹杀,这让观众大呼过
2024-07-20 15:32:00
中国历史抗击匈奴第一人李牧,为何惨遭反间悲惨而亡
思虑良久,还是决定写写李牧的事迹,因为前三篇写了白起、王翦、廉颇,索性李牧就一起奉上吧。贤明的帝王各有千秋,昏庸的君主千篇一律。战国四大名将李牧,北抗匈奴,南抵强秦,中国历史上抗
2024-05-13 21: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