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初年的松锦之战如果爆发于此时,皇太极还没来得及从沈阳赶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2 21:22:00 来源:戏说三国

正当李自成在潼关之战中即将被彻底消灭时,关外满清十余万大军围攻锦州,辽东告急。为此,崇祯皇帝下令洪承畴统帅吴三桂、白广恩、唐通、王朴、杨国柱、曹变蛟、马科、王廷臣等八总兵,步骑十三万,出关迎战清军,意图解除锦州之围,稳住宁锦防线。大军出关后,连连告捷,清军死伤惨重,多尔衮不断后撤。很遗憾,受众多因素影响,明军与胜利擦肩而过,锦州失陷,祖大寿、洪承畴投降,历时两年的松锦之战落下了帷幕。

如果仔细研究此次大战之经过,明军在兵力占优势之情况下,本有很大机会赢得最终胜利。但是,崇祯催战,主帅动摇,官兵畏战,以致形势逆转,九边精锐损失殆尽,大明再也无力对清军发起主动进攻。那么,如果“松锦大战”爆发在明朝的巅峰时期,结果会何如呢?要知道,当时也是清军战斗力最强之时。笔者看来,女真会被打得很惨,皇太极会选择逃跑,到山林里打猎。注:朱元璋、朱棣在位时,大明最牛。

明朝初年的松锦之战如果爆发于此时,皇太极还没来得及从沈阳赶来

其一、明初军队战斗力强大,横扫蒙古、女真不在话下。在历时两年多的松锦之战中,前期明军胜利,步步推进,多尔衮、济尔哈朗、多铎等不断后撤。不过,有意思的是,清军每次撤退之后,都能安心扎营,而丝毫不怕被明军偷袭。当时的史料记载:“清人兵马,死伤甚多,清军失利,几至溃败。”可以说,清军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强大,也不是所谓的“满万不可敌”。当时,明军的主要突击力量是依靠炮兵,但炮兵的推进必须得到步兵与骑兵的掩护,否则就是找死。如果单纯依靠炮兵,不可能取得胜利,因为无法追击,所以洪承畴的策略是步步为营,慢慢收拾清军,可惜崇祯一味催战,坏了大事。

明朝初年,军队战斗力相当强大,从收拾陈友谅、张士诚、明玉珍,再到北伐中原,屡次出征漠北,大明的军队战无不胜。如果“松锦之战”爆发于此时,不会出现清军撤退时还能安心扎营之现象,因为明军会直接展开追击,而且是用骑兵追击。如此一来,皇太极还没来得及从沈阳赶到战场,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估计就被活捉了。等到皇太极拖着大病之身赶到前线时,明军也会直接迎战,把清朝皇帝也抓住。当然,皇太极可能闻风而逃,不与明军交战,毕竟已成孤军,无异于自投罗网。明军获胜后,自然会乘胜追击,能否活捉皇太极,就看谁的速度快了。

明朝初年的松锦之战如果爆发于此时,皇太极还没来得及从沈阳赶来

其二、名将众多,实力碾压清军阵营。抛开军队的战斗力不谈,松锦大战时,双方在将领这一块,还是清军占有优势。多尔衮、豪格、多铎、阿济格等清将在总体实力上要强于洪承畴领导的八位总兵。当时,除曹变蛟外,其余人等几乎不敢和清军血战,否则突袭皇太极大营早就成功了。不过,明朝初年名将众多,善于指挥大军团作战的有徐达、冯胜、傅友德,敢于冲锋陷阵的有常遇春,善于使用火器的有沐英,善于长途奔袭的有李文忠、蓝玉等,善于利用水师的则是朱亮祖和廖永忠等。可以说,明初战将阵容堪称豪华,纵观他们的战绩以及所遇到的对手,多尔衮等人难以望其项背。如果由徐达来指挥松锦作战,常遇春充当前锋大将,胜利几乎没有悬念。

明朝初年的松锦之战如果爆发于此时,皇太极还没来得及从沈阳赶来

其三、财政充足,可以打持久战。若用一个字来总结大明失败的原因,估计就是“钱”,也就是财政。就拿“松锦会战”来说,如果有充足的粮饷,崇祯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催促洪承畴出去与清军决战的。如此一来,洪承畴就可以实施他集中兵力,步步为营,再依托锦州城池击败清军的战略计划了。洪承畴前期胜利靠的就是这一招,只要部队不冒进,火器兵、步兵、车兵、骑兵相互配合,一步一步推进,清军必定吃不消。不过,明军粮饷不多,十几万大军消耗过大,以致崇祯只能催战,结果惨败。若是在明朝初年,军饷供应几乎不成问题,且不说国家财政状况如何,就凭当时运行良好的卫所制度(兵农合一),便足以给前线部队供应粮饷。所以,即便是打持久战,让洪承畴指挥,明朝都能耗死清军。

明朝初年的松锦之战如果爆发于此时,皇太极还没来得及从沈阳赶来

总而言之,松锦之战若是发生在明朝初年,胜利几乎没有悬念,碾压清军。崇祯若想赢得胜利,在军队野战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只能步步为营,为此便需要充足的粮饷供应。所以,明亡不能全归罪于崇祯,而是亡于“财政”。那么,为何当时大明会没钱呢?这问题更有意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2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1626年,皇太极还想跟崇祯议和
1626年,皇太极继位,一改努尔哈赤时期的做法,主张对明朝“议和”,跟崇祯搞好关系。1643年,皇太极病逝之前,清军一共4次进入中原,但皇太极还是希望跟崇祯议和,还答应“借师助剿
2023-08-22 06:04:00
历史上真实的皇太极是怎样的
一直以来,皇太极的形象都很正面,历史评价之高令人不可思议。《清史稿》中,将皇太极对待明朝的“国际交流”,比作“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明人不量强弱,自亡其国,无足论者。然帝交邻
2023-08-05 21:58:00
...糊涂的同时,辽东的战局也是一团糟。崇祯十三年三月,皇太极总结过往强攻锦州失利的经验,制定了长围久困、迫使锦州守军出降的作战计划。同年六月,郑亲王济尔哈朗、多罗贝勒多铎率军围攻
2024-07-23 17:39:00
明末名将刘肇基坚守扬州,最后与清军力战而亡
...与蒙古、清军作战,经验丰富,意志力也坚定。1634年,皇太极出兵攻打河套,追击蒙古林丹汗,顺便进攻宣府。刘肇基奉命出击,与后金在关外厮杀,让皇太极大开眼界。1635年,刘肇基
2023-06-02 05:17:00
金国凤率数十人与清军厮杀,父子三人阵亡沙场
金国凤,明末名将,以3千兵马击败皇太极十万大军。崇祯十二年(1639年),金国凤率数十人与清军厮杀,寡不敌众,与两个儿子一起阵亡沙场。1638年,清军分两路进攻中原,崇祯皇帝战和
2024-07-13 19:13:00
没有李自成、张献忠的起义,清军能否顺利入关?
...粮饷投入辽东战场,增强宁锦防线,估计洪承畴就可以在皇太极大军到来之前,击败多尔衮,然后以逸待劳,击退皇太极进攻,稳住防线。此外,没了农民军,估计卢象升不会被杨嗣昌坑死,孙传庭
2023-03-03 14:32:00
明清国运松锦大战爆发,曹文诏、曹变蛟就是其中优秀代表
明朝末期,关外的后金虎视眈眈,努尔哈赤、皇太极的骑兵优势很强,明朝军队败多胜少,沈阳、辽阳等重镇都丢失了,关内的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也趁机崛起。这个时候,一批优秀的明军将领横空
2023-06-10 08:05:00
洪承畴:明朝最后的蓟辽总督,清朝的开国功臣
...笔架岗,再率六万兵马贸然前行。结果却被早获知情报的皇太极横绝归路,夺了塔山之粮。随后,洪承畴的六万人马也很快处在了前被清军伏击,后有清军追赶的尴尬境地。再加上,此时洪承畴本没
2024-02-20 05:49:00
明朝女真兵为何只得挂帅,并站稳脚跟?
...当,依托坚城、大炮还击,力战不退,女真败走。次年,皇太极再次出动十余万大军进犯锦州、宁远,不过,八旗兵在冲向城池时,再一次被大炮阻击。无奈之下,皇太极假装撤退,引诱袁崇焕、满
2023-08-22 20: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